月光书屋文稿 随笔
“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马贵毅
倘论史实,也真实史实;若称笑谈,亦似无不可:当年,曾国藩先生作战之于太平军,委实勘称屡战屡败,不在话下。
但无论如何,“军情”还是要上报的。
幸乎哉,曾兄幕僚某臣,玩文字极富先天异秉,公然就别有见地:易奏章中“屡战屡败”一词而为“屡败屡战”。
结果如何呢?曰大喜——朝廷以为:曾氏不但无罪,反而有功。
妙哉!
无独有偶:李鸿章先生荣任“督直隶”时,袁世凯同志方为“候补道”。
因李氏“洋务运动”失慎,与东洋鬼子欠和,袁兄不悦,竟成劾文一章待奏。
幸倾闻慈禧太后对李公甚为赏识,遂改劾文为荐章,将原文中 “胆大妄为”一词,以“胆大有为”取而代之,上奏后,不独太后可心,李公大喜,便是袁总本人也因祸得福,仍不在话下。
呜呼!国文之妙趣无穷者,简直就令人惊讶万般!同一词汇、同一话语甚或同一文字,若稍事考究,稍加调整,便别有洞天,另具奇效……然悲耶?幸耶?优耶?劣耶?说不准的。
这就少不了一番“多此一举”的探究。
的确,“屡战屡败”者,勘称“常败将军”。是当以军法论处的!
但,“屡败屡战”,许就不好忽视其虽“屡败”但却“屡战”之英勇胆魄及刚烈壮举了。
有,“胆大妄为”也罢,“胆大有为”也罢,终不外概论他人之举动,并诠释他人所由举动之机要。但二者若加置换,则顿然气象万千、意趣盎然:该举动者,横说,大可谓之“谋反”或“犯上作乱”;而竖看,则又可称“忠臣”或“颇有建树”——其“可塑性”与“可变性”之特、之巨、之无与伦比,纵是昔日“孙行者”的“七十二变术”和现代美国“孩之宝变形金刚”也望尘莫及,自愧弗如了!
然泽,事实终归应当是事实,既“说”不掉,也“改”不了的。
在“奏章”上绞尽脑汁下功夫,动手脚,那是欺君之臣传统的拿手好戏。旨在瞒上诳下,欺世盗名,极不光彩也极无聊而又极无耻的。
而在事实上花心血,动脑筋,下力气,心无旁骛,脚踏实地,义正词严者,才是实干家和真忠良的好本色和好秉性——为的是实事求是地有所作为,清正廉洁,克己奉公,既取悦于上司,又树威于下属,更忠实于民众,无愧于职守,堂堂正正而又可歌可泣的。
总而言之,“屡战屡败”或“屡败屡战”也罢,“胆大妄为”或“胆大有为”也罢,“奏章”上的言辞,毕竟只是“奏章上的言辞”——总是真伪难辩,莫衷一是的。重要的是:直窥其真实举动与实际效果究竟如之何?这才是货真价实可信可靠的。
因为,说到底“欺君”,固然极不光彩兼罪该万死 ,然“被欺之君”甚而“屡屡被欺之君”,又当是何光景?真是不说也罢!
而但凡人间尚有骗子——三五年,七八载,短时间内不可能消失——则必然就会有上当受骗被蒙蔽遭戏弄的人。这倒是一桩抹杀不了的事实。也勘称一种定理——当今文武百官,是以小心为妙,明察为妙,公鉴为妙!
-全文完-
▷ 进入马贵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