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这首绘制人口的山歌,就是唱的我的老家,革命老根据地的腹地,蒙山脚下的那几个小村子。那用乳汁救伤员的红嫂明德英就住在我们后面的村子里。我曾和她一个本家孙女同学,也去过她老人家的家,几间新盖的房子。老人家那时也精神矍铄,待我很是热情。在今天建国六十周年的日子里,写点什么东西,来补充一下【红嫂】电影里的遗漏,和来缅怀她老人家。
【1】送郎参军
我们附近几个村子里的老人家,几乎全都参加过那些烽火岁月里的那些事情。水中架桥,也有我们村里的人。做军鞋、收门板、摊煎饼、虽然几乎家家都吃不饱饭,但煎饼摊得还是就像一座小山一样的高。我的一个本家老奶奶,就是其中一个,那时和我老爷爷才结婚一天,村里的青壮年全都跟着上了前线支前。年轻一点的就都披红戴花的涌耀参军,在那时是很光荣的事情,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我太奶奶就一个儿子,虽不识一字,但识大体,在老爷爷结婚的第二天,就带上结婚时唯一的白花土洋布棉被,和老奶奶一起把自己的儿子也送到了前线。那时结过婚的,部队考虑照还得顾家人,一般就派去支前,不留。太奶奶全家就瞒着,填表格的时候就填了没结婚。这也为以后老奶奶的命运埋下了伏笔,老奶奶为此守了一辈子,这是后话。
【2】救护伤员
在我们村西,有一座孤坟,上小学的时候,每逢清明,老师领我们去扫过几次墓,献个用松枝自编的花篮。我二大爷是支前模范,生前每月都从乡里领五元钱。对社会和党的恩情,感激了一辈子。他就给我讲过这座坟的故事,那时日本鬼子进村,来搜查一个被俺村汉奸出卖的八路军伤病员,我太奶奶的家住的比较僻静,村干部就把八路军藏在了我太奶奶家。我们老家旧社会都兴冲棺,就是人还在世的时候,为自己准备好一副棺材,放在堂屋里,冲冲晦气,俗称冲棺。鬼子进村的时候,我老奶奶就把伤员藏在家中的棺材里,几个鬼子搜到太奶奶家,一阵乱翻,看到堂屋里的棺材,也许觉的晦气,就气急败坏地走了,可由于那时缺医少药,加上鬼子的折腾,最后伤病员也没逃过鬼门关。为这事太奶奶全家和全村人愧疚了好多年,除了报告上级,谁都不再提起。所以到了解放后,就把那个汉奸吊在村西的老槐树上,全村人轮流着打,打死了就埋在了村东得乱葬岗子里了。
【3】支前
打孟良崮的时侯,我们村里就驻扎了一波一波的部队,一会是八路军的兵,把固顶的74师围了起来,一会是国门党的兵,又在八路军后面围了一圈,接着又是八路军的兵又在国门党的后面把他们又围了起来。围的是里三层外三层。国民党兵来的时候,我老奶奶就和村里人就像对付鬼子那样,坚壁清野。国民党兵一走。人们就像变戏法似的,开锅做饭,到处收集门板和棉被。这个打仗用门板,书里、电影里、电视里、和宣传材料里都没提过。但这的的确确是真的,我二大爷和村里的老人不止说了一次。那仗打得漫天大雾,大晴的天,根本看不见太阳,到处烟雾弥漫,两边的士兵,一倒一大片,敌人的炮火太猛,就像刮风,根本攻不动,战士们就用棉被浇上水,裹在门板上,几个战士抬着门板往上强攻,打了几天几夜,村里除了孩子,连老人也都上了前线,送水、送饭、帮着运送伤员。我小学老师也讲过多次,那时我老师还小,就躲在家里,夜里就听着头顶上的子弹声嗖嗖的,一夜不停,直到战斗结束。
【4】探亲
我老爷爷上了部队后,过了一年,我老奶奶就生了一个儿子,并从此终生未嫁,一直在老家等了一辈子,她老人家的儿子,今年已经六七十了吧,我每次回老家遇见他,都喊招喜大爷爷,听村里到我家做客的人讲,我老爷爷解放后一直没回家,不知生死。直到几年前,村里开进了一辆轿车,由乡里人陪着,老爷爷回了一趟老家,原以为老奶奶不在人世或以改嫁,没想到,家还是那个家,老奶奶领着儿子,在这里等了他一辈子。老爷爷在浙江已另成了家,早已儿孙一大群了。只是唏嘘不已,在家中坐了一回,放了点钱走了。直到今天,就再也没有回来。我老奶奶早已作古多年,我不明白他们老人家的恩恩怨怨,只是心中有无限感慨,如今祖国都已六十华诞。我那远在浙江的老爷爷,是否还依然健在?别人为你守候了一生,你能否让你的儿孙们再见上一面?
-全文完-
▷ 进入山人老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