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仓房,最近要租给他们做理发生意。就在前几天,我和家人在收拾仓房的时候,我无意间从仓房吊铺上面的鱼缸里发现一塑料袋类似扑克牌那样的东西。当我和妈妈把这个包裹拿出仓房后,把它刚打开就立即能闻到一股浓重的发霉的味道。后来,妈妈对我说,晓雨,看,这就是过去用来换取食品的的粮票。虽然当时妈妈向我讲述这段来历的时候非常的漫不经心,但听者有心的我却对这包“垃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曾经,外婆在世的时候还隐约地对我说过,这一张张小小的粮票还救活她一大家子的性命呢!
外婆和外公生了五个子女,那时候我的外公是供销社的职员,而我的外婆却是地地道道的家庭主妇。虽然说,外公是一个人顶起家里的那数张嘴,但是勤劳肯干的外公还是让家人们过上了“丰衣足食”的日子,外人们也纷纷来羡慕这户人家里有个伟大的“臂膀”。可是噩耗终于来临了,就在外公40多岁那年因患癌症而去世了,而家里最大的孩子才不到15岁。怎么办?外公就是外婆天啊,当外公去世后,尚没有工作的外婆每天除了是以泪洗面,就是哭天喊地到处去找工作。还好的是,当时在镇政府任职的姥姥爷(我外公的弟弟)实在看不下去我的外婆家如此举步维艰的生活,于是就把自己的粮票分给外婆一些。并且,她还帮我的外婆找了一份工作!
其实,我对粮票的认识极为模糊,只因我一个80后的人根本无法体会到,过去那个艰难岁月的困苦。但当我修复那些已不成样子粮票的时候,那一张张发霉而又粘软皱折的粮票就如同无数张黑白的老照片,里面记录的就是一次次悲惨而又锲而不舍的“战争”场面!“豆票”、“布票”、“鞋票”、“米票”……我每修补一张这些过去用来交换生活用品的票据,都是对我的内心不小的警醒,我真的无法去想象过去的资源匮乏到了只能用这些票据去交换,可现在丰衣足食的我们,甚至是不满于现状而去寻找铺张与浪费。这就是心灵的差距,这一张张粮票就是对我们这代人的一种无比的讽刺!
改革开放60年,我们是赶上的好时候。出门有汽车,进门有电脑,而我外婆的那个年代又拥有过什么呢?说句不好听的,我们这代人就是踩在外婆那个年代里人的肩膀向上攀爬,等到我们登上那座“山峰”之后,看看甘愿给我们当人梯的那代人,早已被我们累弯了腰只剩下喘气的力气。而他们那辈子的人又抱怨过了什么?可我们这代人却似乎不解情的抱怨道:奶奶,你做的包子真难吃,盐和酱油放少了!
我上网查过,某些粮票还有望升值。我觉得,这些在现在早已淘汰了的票据们之所以要升值,是因为让子孙后代们去记住老辈子人的生活是怎样的艰难与困苦,也好继往开来一步一个脚印地努力。无论这些粮票最后会升到多高的价值,我都不会把他们变为金钱,而我要留给我的子孙后代们,让他们知道现在的富裕生活,是祖祖辈辈们努力的不易!
-全文完-
▷ 进入九月晓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