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父——魏老师
在我人生的里程中,我的叔父是一位可爱和可敬的长辈, 也是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在我儿童代记忆起,就对叔父充满了尊敬和倚赖的心里,这次回家突然感觉叔父时老了,背依然有点驼,但很精神。
心灵中想写点文字,也安慰和开拓生活的足迹,牢记先辈对生活的珍惜和对家庭付出的心血和操劳,也算给自己以后生活的鞭策和激励。
岁月的沧桑刻在老人脸上有许多关于他和我们家的回忆,感谢我有这位善良坚强的老人,希望他快乐和健康。
我家的农活,记忆中我的叔父干的比较多,那时我也比较小,爸爸在外工作,妈妈一直身体不好,我的大姐,二姐们还小,当然家里也有其他几位叔叔的帮助,我们村上大多人姓康,有一户姓韩的,是我小学老师,也是唯一的喊他韩老师,我从小学一年级一直到五年级都是他带我们的班主任,童年的许多往事和记忆有与韩老师有关,当然我们家里的大事情;六十年代,全国闹饥荒,粮食比较重要,比如秋天要到山上去收割玉米,并把玉米背到家里,然后粉碎后,吃玉米珍子,也就是玉米稀饭了,是难得的一次佳肴,记得那时候春节前要搞一次地主富农批斗会,让贫农代表发言,批斗地主对他们生活压迫的“经历”,然后村上有大锅,煮的用玉米杆粉碎的猪吃的料,再加一点粗粮,比如红薯,玉米,糠料的三合一,让全村人都来吃,感受今天生活来的不易,不望阶级苦,忆苦思甜饭,是每年大年三十时的必修课,全村老少都得这样,现在想起来,是60年代政治色彩的中国农村落后,左倾“大跃进”时期的现实写照,也是给我小学时代的灰色童年的记忆。
叔父很爱劳动,也爱干农活,家里家外都打扫得很干净,秋天里要管理玉米的锄草和拔苗,一去地里就是三四个小时,秋天天气热,温度三十多度,三伏天,也不怕热和流汗,自己家干完了,也要给我家做物玉米;夏天收割小麦时候,一个人一天能割一亩小麦,那时机械化程度不高,全靠体力干,割完小麦要“粉碎碾场,扬场,凉晒小麦”,合格入库才算夏天小麦收获结束,看来很简单的动作,但年轻人现在干不了,比如扬场、晒选等活儿,需要有点技术呢!
八十年代后,家里生活富裕了,叔父老了,但有堂弟们干体力活,叔父因为是66年的高中毕业生,因为文化大革命,没有实现大学梦,成为一生的遗憾,大概是1978年跑到教师队伍里,先是代理老师,由民办到转正为正式教师,在带小学老师期间,以顽强的毅力,去宝鸡暑假培训,听课,自学拿到大专毕业,并对子女学习和后辈发奋读书上做出了榜样。1989年退休了,现在依然爱劳动,把家里和地里处理得有绪有头,整天快乐而生活着,每次我一回家,就知道叔父每年工资在涨,幸福和快乐都写在脸上,也感谢国家对教师行业的重视!婶子老对我说,其实国家比儿子好啊,对你叔父每年涨工资呢,要不是叔父的退休工资,我们要喝西北风去了,我不知道心里是感动还是泪水呢!
-全文完-
▷ 进入梦江南依旧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