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吊燕长城
红山飞雪
登上高高的山顶,拨开一丛又一丛没膝的荒草,我在连绵的山脊寻找那湮没在岁月风尘中的燕长城。
站在山顶极目四望,茫茫原野一派苍翠,红墙碧瓦的村舍点缀其间,如同碧草蓝天中的朵朵红花;纵横交通的公路,公路上穿梭往来的车辆,则是一首乐谱上跃动的音符。北侧的阴河迤逦而来,绕过山脚与南侧的老哈河交汇,然后又滚滚向东流去。带走了千年往事,却留下了那些承载着千年往事的残垣,孤堡。
山顶上,一片荒草连天,遮住了那些顽石瓦砾。又矮又细的野花在山风中挣扎,纤细的茎叶诉说着塞外土地的贫瘠和生存的艰难。浅黄淡紫的花朵不时从荒草中探出头来,做一个妩媚的笑。在天空中盘旋的鹰隼们,便是这里最生动的风景。
顺着山脊望去,一条蜿蜒而去的丛丛土堆,在荒草的掩映下,时隐时现。那,就是我苦苦寻找的燕长城吗?
据《史记?匈奴列传》载:“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此乃燕国北界的屏障,是战国时期最后修筑的一道长城。
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豪杰并起。是一个思想与智慧,谋略与诡术高度成熟的时期。在那个特定的历史舞台上,风云际会,激昂撞击着没落,诡术考验着谋略。阡陌大道掀起的滚滚黄尘,淹没了一个个奔走呼号的身影。血雨腥风的战场上,响彻着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剽悍善战的燕国,在名将乐毅的率领下,以倾国之兵,集五国之力,伐齐,大胜。疆域迅速扩大,国力日渐强盛。
我脚下的这条“赤南长城”大概就修建于那个时期。这条全长600余里的长城,西起河北围场县中部的夹皮川边墙村,由此东行,入喀喇沁旗南境。又东行,进入赤峰市美丽河乡,东过老哈河,而后进入辽宁建平。史册的字迹依稀,可长城的风采却荡然无存。抚读风中的荒草,荒草下的遗迹,不禁有些悲凉。
历史的硝烟渐渐消散,望着燕长城的遗迹,我不禁沉思。燕长城,赵长城,秦长城到明长城。我们的先人们为什么那么热衷于修筑长城呢?在崇山峻岭之间,如此浩大的工程,到底价值几何呢?天上白云悠悠,萋萋芳草中的残垣碎石,任风吹雨打,默然无语。
“御敌于国门之外”,这也许是那个时候统治者的共识。神州大地诸侯林立,弱肉强食,互为敌友,领土瞬息之间就可能易主。修城筑墙,也许是保全领土最为有效的办法。想一想汉字中的“国”字。将四周围起来,一个“王”坐中央,那就是“国”了。“王”需要安全,就要用城墙将四周围起来,能够主宰这一方土地的即为王者。由此,可以解释历代君王为什么不惜举国之力修筑长城的原因了。
昔日那巍巍高墙化作今日断壁残垣,任风吹雨打满目荒草;昨日之屏障成为今日之废墟。这是时间的杰作,是任何人都不愿看到又是任何人都可以预见到的。我们这么醉心于昔日繁华的发现,并非想证明什么,只是了解我们的昨天,以走好未来的路。
现在,我终于靠近了你的身边。燕长城,你静静地卧在荒草和瓦砾之中,对着辽天胡地,聆听着日夜不息山风,你是否听见那遥远的胡笳和悠悠的羌笛?
沧海桑田,岁月将先人的丰功伟绩消磨殆尽,只留下了这不老的荒山和残垣断壁供人们凭吊。
后人们为了追寻先人的足迹,亦在荒凉和荒芜中苦苦寻觅…
向风挥泪,述文以记矣。
-全文完-
▷ 进入红山飞雪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