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有景德,北有彭城”这个关于陶瓷的俗语,自古流传很广,足见彭城这个位于河北省南部的小镇在中国乃至世界陶瓷史上的地位。但很少有人知道,紧依彭城,有一对璀灿的历史文化明珠----响堂寺,一南一北,遥相呼应。中国古代建筑选址是很讲究风水的,而背山面水无疑是风水文化的要件。南响堂背倚石鼓山,面向滏阳河,占尽山水之灵气,自然也给这座宝寺增加了些许神秘之感。
几位同行的朋友也是初次游访,大家兴味很浓,不一会儿,就来到门楣上书有“南响堂”的寺门前。南响堂正门朝南,跨进门洞,眼前是一块方正院落,青砖铺地,古朴幽闲,恍若另一个世界。院落中间有两棵古树,一松一槐,松树粗有合抱,斜干云霄。槐树则屈曲缠绕,绞于松树身上,酷似蛇盘龙绕,名曰“槐抱松”。问及有何讲究,导游小姐也答不上来。我端详着大树,心里琢磨:或许当年佛门第子,苦守孤灯,难耐寂寞,故意弄出这么一个硕大的畸形盆景,聊寄情趣吧。亭亭而立在小院东北角的是一株“无名树”。据说,1959年周总理和郭沫若来南响堂参观时,问及从员和其他在场人员,无一能说出树的名称,周总理即兴命之为“无名树”。
院落的正北方,是一座几丈高的大雄宝殿,斗拱飞檐,倒也气派,只是不知是因为寺内没有僧尼,使得香火零落,还是缺少香火,使得僧尼远走他乡,总之是少了一分活力,多了几分幽然。沿着院落东南角拾级而上,便到了响堂寺的精华所在---石窟群。石窟依山而凿,上下两层,大小七座。
这些石窟倒也有些年头了,原来这里有许多宫室,始建于北齐,为北齐时期著名的皇家寺院。据导游介绍,这里还有一段典故。相传东魏大将军高澄,表面上把他的父系北齐献武王高欢葬在漳水西岸,以掩人耳目,暗地里却在石窟旁边凿了一个墓穴,把高欢的棺木放进后填平了,然后杀掉了所有的工匠灭口。北齐王朝灭亡后,一个知道这事的工匠儿子,为了报父仇,偷偷打开石穴,把高欢陪葬的金银财宝盗走逃跑了。
首先进入的是下层的华严洞。原来是听说过《华严经》的,好象属佛经之一,也不知这华严洞与此有什么关系。洞的深广均在七八米左右,当间是一座四米见方的石柱,柱体正前面和左右侧雕有坐姿石佛,一丈多高的石佛雕得栩栩如生,又是居高临下,威严得摄人心魄。站在洞中,脚猛一用力,就听得嘭嘭作响,就想,这可能就是响堂的由来了吧。同行的朋友指着洞壁上两处硕大的凹痕告诉我,原先这洞壁是一侧如锣,一侧如鼓的,用力拍打,则锣鼓齐鸣。只是更朝换代,游人多了,把洞壁都快凿穿了。听他这么介绍,不由联想到寺后的石鼓山。山为石鼓,寺为响堂,这之间还真有些不言而喻的联系。听说石鼓山是因为山的形状酷似大鼓,它发出鸣声后,世道会发生巨大变动。真是如此,还是万年不响的好。
与华严洞相邻的是般若洞。洞壁上满刻经文,字体绢秀飘逸,透着道骨仙风。因为年代太久,洞壁被磨得光滑如镜,有的字迹已模糊不清,斑斑驳驳。站在洞中,感觉倒更象是在寻迹探古。
出了般若洞,上层便是空灵洞、阿弥陀洞、如来洞、力士洞和千佛洞,每个洞都雕得十分精致,但最壮观的当数如来洞。可能是释加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的缘故吧,此洞又深又广,宽绰亮堂。如来佛盘腿坐在莲花座上,一手竖立前胸,一在手放于膝上,好象还在给弟子讲经说法。石窟顶板的中央浮雕着一蓬莲花,莲花周围雕饰着十多个飞天神女,若在云中浮,若在水中游,个个体态轻盈,娇艳洒脱,极为华丽。
缺憾也是一种美。许多石窟中的石佛或无头,或无手,残缺不全,更加彰显了一种历史的沧桑感。但后来才得知这些残缺的部分都是被盗而走,许多已被英国、日本等的博物馆收藏。
折回寺门时,已是夕阳西下。遥望远山,轻云漫卷,雾气迷朦,大自然也象是作了一次远行后拖着一身疲倦回到家中。回头看寺门的两旁,有一幅对联倒正是此情此景此感的绝妙写照。上联是“瑞烟袅袅大寺高阁照山际”,下联是“晚风瑟瑟响堂钟声入梦寒”。想必所说的瑞烟指的就是那迷朦的山雾吧,而钟声可能再也无人敲响。
-全文完-
▷ 进入南北回归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