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没长耳朵,听不懂会议
河南省平顶山、三门峡九月八日接连发生两起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截至十日,已造成五十七人死亡,十四人受伤,仍有三十五名矿工被困。
“安全生产几乎逢会必讲,为什么遏制不住事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在此间怒斥一些企业见利忘义、草菅人命,并表示绝不容忍一些部门、一些地方官员的官僚主义,或者以权谋私,或者官商勾结,给民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
郭庚茂在九日晚间河南紧急召开的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表示,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河南省委省政府反复强调,也为此花费了很大精力。认真分析,此次安全生产事故的教训和症结起码有三条:一是非法违规生产;二是安全措施落实不力;三是监管失灵。
“要上下一致,痛下决心!”郭庚茂说,对以上情况,必须加以深入研究并着力解决,必须坚决遏制事故高发的苗头,否则,无法对民众交待,无法对国家交待,无法对河南的历史交待。(以上来自9月11日《中国新闻网》)
这么大的事故发生以后,河南省最高行政长官是必须发表一番言论的,借此以表达态度、立场、决心和魄力,等等。
但是,不管怎么声色俱厉,50多条鲜活的生命,是永远离这个世界而去了。他们带给了一大批人的撕心裂肺,但是,是否同时会带给另一批人的刻骨铭心呢?
如果是首案,我相信河南省长的“痛下决心”,相信50多条生命会带给河南官员们的“刻骨铭心”。可是,我们已经见过了太多的特大事故,也见识了太多的誓言,结果却是在这些“誓言”的背后,上演着一次接一次的事故轮回。这是为什么?
“安全生产几乎逢会必讲,为什么遏制不住事故?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啊,开了这么多会,嗓子喊嘶了,桌子拍痛了,为什么事故偏偏还是与我作对?这句铿锵的表白,其实是足以感天动地的,群众和上级领导听了,也许还会觉得河南的官员们委实在安全生产上不遗余力了。可惜,事故没有耳朵,没有眼睛,它听不懂会议,也看不懂文件,因此,也就不能责怪它没有遵照领导们的指示而行了。
“河南省省长郭庚茂在此间怒斥一些企业见利忘义、草菅人命,并表示绝不容忍一些部门、一些地方官员的官僚主义,或者以权谋私,或者官商勾结,给民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害。”这个分析应该是很有深度的,但是,光是分析分析、研究研究够吗?看准了事情,只能说明头脑尚清醒,但看准了不去做,不去解决,其结果与浑浑噩噩毫无区别。
根治顽疾是需要付出心血付出代价的。薄熙来之所以能获得掌声,是因为他不仅想了、讲了,更重要的是做了。你说“一些地方官员的官僚主义,或者以权谋私,或者官商勾结”是真的吗?是套用的习惯语言还是确有真凭实据?如果有真凭实据,他们叫什么名字?怎么就不能象“文强”那样把他给抓了?
满足于会议,停留在口头,事故永远不会罢休。
-全文完-
▷ 进入楚天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