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新旅与淮剧及民歌 (散文)金矿

发表于-2009年09月15日 下午4:28评论-2条

新旅与淮剧及民歌 (散文)

金 矿

以前都说淮剧起源盐阜,2009年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承认淮安也是淮剧重要的发源地,被称为西路淮剧,淮安人很是欣慰。早年从老淮安出发的新旅抗战文艺团体一帮人,后来都成了较为著名的艺术家。多少年来,他们对淮剧发源地的故乡一直有着很深厚的感情。

1941年新旅从广西桂林,转道湛江、香港、上海等地,来到新四军军部所在地苏北盐城。新四军政委刘少奇、代军长陈毅在会见新旅团员时,就提到新旅应该多演一点家乡地方戏淮北调。这样对苏北农村的抗日宣传有好处。

新旅接受了新四军领导的指令,将苏北流行的地方戏淮剧搬上宣传抗日的文艺舞台。由于新旅后来团员多来自四面八方,讲话有多种方言。学习淮地方言比较困难,他们只好很刻苦地向地方乡亲求教。著名作家茹志鹃老师当时就是新旅的小演员,她有这样的回忆:在演出驻地绿草荡边的曾吾庄,白天参加劳动,傍晚向老百姓学唱民歌小调。很多同志迅速学会了本地方言,语言一通感情就容易融洽了。他们还向当地民间艺人学习淮剧演唱技巧,很快由歌舞转向淮剧歌剧表演(淮剧与歌剧联姻),在那里固晋集的大土台演过地方剧“甲申记”,看戏的老百姓把土台围得里三层外三层。茹老的女儿作家王安忆还在2008年特地到这里寻觅母亲战斗的足迹,寻找淮地乡情的温暖。

淮剧是两淮的地方戏,新旅成员黄其明和程茹辛都是淮剧家乡人,善于创作,他们就运用淮剧形式,创作了《照减不误》、《路遥知马力》《渔滨河边》等演出剧本。《渔滨河边》就是淮安的抗战题材,在两淮以及淮剧有辐射影响的盐阜、三泰地区集镇乡村演出很受当地老百姓欢迎,收到宣传抗战的效果,后来已经是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xi]的程茹辛先生对这一段经历就曾比较清晰地回忆过。

1944年春,时任新旅团长的左林,在新四军一师师部驻地宝应泾河庄,会到曾在新旅工作过的曹维东,曹维东提到苏中行署文教处在泾河庄召开初等教育工作会议,请左林他们在会议期间配合演出。左林就答应让新旅的一个演出分队演出淮剧《眼前报》,左林同志是这个戏的导演,编排只有三四个晚上,演员们就很快进入角色。排练成功后是先演给当地老百姓看,然后服务会议。演员在表演时都很认真投入,演出非常成功。剧情里有穷苦农民受压迫苦难的感人场面,泾河庄曾看过这出戏的郝老太太,说她当时看戏时心里好难受,眼泪止不住往下流。

1944年初秋,车桥战役胜利后,新四军抗大九分校举行毕业典礼。淮安县文工团(在淮安活动的新旅支队)被接受邀请,配合抗大九分校晚会演出,这次演出的是淮剧《照减不误》;此剧确切而又深刻地反映了盐阜根据地广大佃农按照政府减税减息法令同地主进行据理力争的斗争事实。新旅张早同志当时既是这个戏的导演又是演员。演出时,坐在台下的有一师首长粟裕、钟期光、苏中行署主任管文蔚等观看演出,对演出感到很满意,后来在上海歌剧院工作的艺术家张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回到新安母校时曾向小朋友们讲述了这段往事。

本来淮安运西白马湖一代乡土民歌就很是有名,湖荡中渔村进驻有新四军四师文化工作队,在淮安活动的新旅支队曾多次派团员到这里参与交流活动,他们和文化工作队曾联袂演唱。新旅团员韩益峰、海明唱了乡土抗战民歌《小放牛》:“什么人为抗战遵守命令,什么人在江苏准备投降嘛依呀嗨。新四军为抗战遵守命令,韩德勤在江苏准备投降嘛依呀嗨。……”还有《减租减息歌》:“贫富互助,农村和睦,实行减租减息嘛依呀嗨……。”而文化工作队晓星同志带领当地青年民歌手演唱了乡土民歌“学习新文化”和“日本鬼子长不了”等,气氛很是热烈。“学习新文化”是反映妇女文化翻身的内容,接着新旅女团员海明也即兴口头创作了民歌《五劝妇女》:“一劝妇女兴剪发,又省梳来又省扎,不要乱头发;二劝妇女兴放脚,又能跑来又上操,鬼子逃不了;三劝妇女兴识字,又能读书又看报,慢慢往上跃;四劝……。”

如今南闸民歌出了名,当年文化工作队在白马湖渔村教唱抗战民歌,一些地方高寿老人还记忆犹新,今年八十五岁的赵广桥老人还讲起了新旅与文化工作队的故事,说人家从淮安城里来的花剧队,那个小姑娘唱的可好听呢,和我们家工作队干部一个接一个地唱,那一次唱了半大天。没有想到新旅与我们南闸民歌还有那么一段姻缘,南闸民歌也曾有这样一段鲜活的记忆和光彩的荣耀……。

赐教处: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南闸文化站

邮箱:jinkuang2008@163.com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金矿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审核:澌涵毓
☆ 编辑点评 ☆
澌涵毓点评:

问行底蕴深厚,讲述了新旅与淮剧及民歌之间的某种姻缘
见解独到,欣赏。

文章评论共[2]个
澌涵毓-评论

\(^o^)/~欣赏佳作at:2009年09月15日 下午5:36

桃蓝蓝-评论

曾有一段时间,我的mp3里都是豫剧、越剧、粤剧、黄梅戏曲……对于淮剧没有什么研究,京剧是最为厉害的,就那么一个词就唱上一大段了,去北京的时候,站街头听一老太太唱京剧,我就佩服得不行。粤剧是我们广州人的骄傲,一段粤曲唱出千古风流。豫剧,好像某次在报纸上一著名人士力推的。可我终究深刻不起来。黄梅戏最出名的。我们同学之间传唱不已的也就是那一段夫妻双双把家还。O(∩_∩)O~今天听您的发掘,还真是受教不少啊。谢谢了。at:2009年09月15日 晚上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