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集长篇电视连续剧《闯关东[中篇]》在北京卫视演出已接件尾声,将以虎子之死结束剧情。
闯关东,是华北向东北大规模移民的特定名称,其中尤以山东人居多。这个移民过程,从清初持续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数百万关内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被迫移民到东北垦荒置业谋生。所以“闯关东”是带有个人奋斗发家致富的信念,艰苦卓绝地与命运抗争的强烈色彩。
《闯关东[中]》是《闯关东》的续集,但它只在时间上接续之外,其他与《闯关东》全无瓜葛。前20集还“闯”出了主题之外,“闯”去草原“熬鹰”、“闯”去深山“挖参”、“闯”去冰河“江上飞”。不是说这些传奇性很浓郁的民俗元素不能用,而是用得很生硬,有裂缝,不是浑然天成地融合在剧情中,给观众的感觉是这些民俗元素是硬装上去的。天星不是二百五,怎会为了一个虚无缥缈极不可靠的信息就冒险跑进长白山?不就是为了“参帮”的需要吗?
编剧花费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饶有兴味地展现“熬鹰”的技巧、参帮的组织和“江上飞”的险象环生。这三条主线的剧情都是独立成篇,它们之间没有一丝联系,也就游离于整个剧情之外。
宋家四姊弟真正说得上闯关东的只有大姊天好和三妹天月,她们在山东大院里的那场戏,可以说是整部戏的败笔,太假了,废话又特多。
焦大婶连杀三个日本兵、贾云海(刘佩琦饰)连砍三个日本兵,小学生高喊不做亡国奴等情节虚假得离谱。山东大院里侃大山的镜头是无话找话,那种突出爱国情怀的表现也太蹩脚太做作了,毫无真实感。
编剧高满堂说,20集以后,真正的大戏才拉开帏幕,四姐弟团圆,三个连襟先后出场,剧情进入大戏的高[chao]。话是这样说,但这个高[chao]和闯关东有什么关系呢?这以后的大量篇幅是在演绎与日军的斗争上,日本投降后又转到国共的斗争上,这些为国捐躯的抗战情节和个人求生存的闯关东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界,那片名又何必冠以“闯关东”?
第一部《闯关东》是说朱姓一家的奋斗史,所以有浓重的乡土气息;《闯关东[中]》说的是宋家姊弟的革命史,就没有了这种乡土气,也就失去了闯关东文化内涵。
闯关东的文化内涵是艰苦创业,《闯关东[中篇]》有哪点艰苦创业的影子?天星、虎子流浪漂泊后当了兵;天月嫁给了富家子、国民党谍工周和光;要不是庞奶奶给了天好一笔钱买了田地房子得以安身,还不知她漂到哪儿呢?
女子闯关东缺少男人独有的煞气,而这种煞气又是闯关东人以命相搏不可或缺的一种气势。
《闯关东[中]》整个剧情比较拉杂,不紧凑,是“熬鹰”、“参帮”、“江上飞”、“山东大院”和“抗日”这几个可以独立成篇的小剧拼成一个“大拼盘”,如改剧名叫《宋氏姐弟传奇》或是《宋家姐弟东北抗日》更适合剧情。
但这部续集演员的演技绝不逊于第一部,演天好的王茜华内柔外刚,感情细腻;演天星的苗圃,个性鲜明,极有张力。还有那个反派角色裘春海(刘涛饰)阴险、善变的嘴脸表演得淋漓尽致。
著名文学作品中写续集的大有人在,《红楼梦》有人写续集,《西游记》有人写续集,徒显露出一条狗尾巴而已。近年来,影视圈也兴起“续集时代”。《康熙微服私访记》拍了五部,《还珠格格》拍了三部,有那部续集超过第一部?《闯关东》的演出获得成功,于是跟着又来个“中篇”,有“中”必还有“下”,这样一直续下去,狗尾巴就越续越长也就越细,细到最后成为一条鼠尾巴才罢手。
是在制造精品,还是制造赝本?(2009?9?11?)
-全文完-
▷ 进入康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