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除却巫山也是云绿染蝶衣

发表于-2009年09月09日 上午10:56评论-1条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元稹的这首诗,前两句我们时常可以见到,早已成了一句俗语。小时候,每每看到这两句诗,我都很不解,总想知道它到底是什么意思,里面蕴藏着怎样的故事。长大后,接触了网络,这才弄清楚了,原来这诗是作者思念亡妻的作品。短短四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妻子忠贞不二的感情,描写了自己对亡妻的痴情迷恋,难以忘怀。即使再美丽的女子,在他眼中看起来,也比不上他心目中的那位意中人,就像经历过沧海水、巫山云的人不再以其他地方的水为水,云为云一样。

读了这首诗,大家也许会认为,这元稹定是个风流才子,痴情男儿。只可惜,猜对了一半,元稹风流多才是真,但绝不是痴情汉子。在他的一生中,不知阅尽了多少人间美色。

家喻户晓的戏曲《西厢记》,据说就是根据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改编的。在戏里,美貌温柔的大家小姐崔莺莺,在足智多谋的红娘帮助下,历尽艰辛,终于嫁给了多情才子张生,有情人终成眷属。

然而,元稹原著《会真记》里可并不是这样写的。在书里,张生对大家闺秀崔莺莺,先是赤luo裸地调戏,再是处心积虑地占有,最后则是狠心地抛弃。甚至把她写给自己的情书拿给一伙狐朋狗友们看。有人笑他负心,他反而发了一篇长篇大论,把莺莺比作妖怪,和红颜祸国的褒姒、妲己相提并论。总而言之,他对自己的行为心安理得,毫无愧疚。

一年后,莺莺嫁了人,张生也娶了亲。有一次,张生路过莺莺住的地方,忽然想起当初和她的风流韵事,竟向她丈夫提出,想要见她。结果,莺莺始终不肯相见,只送了他一首诗以断绝关系,诗曰:“弃置今何道,当时且自亲。还将旧时意,怜取眼前人。”

张生见诗,彻底失望,从此和莺莺断绝了来往。这件事传开后,当时的那帮文人们竟没有一个人责备张生,反赞许张生是善于弥补过失的人。

其实,据后人考证,所谓的张生,其实就是作者自己。元慎在少年时,曾与唐永年县尉崔鹏之女有过一段交往,他们的故事,便和《莺莺传》一书中所述相类似。后来,元慎终于科举得中,做了个芝麻官,以其文才卓著,被新任京兆尹韦夏卿所赏识,且与韦门子弟交游,从而得知韦夏卿之女韦丛尚未许配与人。于是,善于钻营的元稹意识到这是一个走门路、攀高枝的绝好机会,于是又对那位豪门千金展开追逐,终于娶了韦丛为妻。韦氏本是长安望族,出身高门的韦丛也是才貌双全。但她并不势利贪婪,没有嫌弃过元稹。相反,她勤俭持家,任劳任怨,和元稹的生活虽不宽裕,却也温馨甜蜜。

那一段日子,也许是元慎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可是造化弄人,元稹温香软玉抱在怀里还没几年,老婆便因操劳过度,香消玉殒,年仅27岁。此时的的元稹已升任监察御史,飞黄腾达了,幸福的生活就要开始,爱妻却突然走了。死了老婆,而且还是曾患难与共的美女老婆,元慎自然无比悲痛,哭鼻子抹眼泪,如丧妣考,写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诗。据说,在历代诗人中,元稹写给老婆的诗是最多的,有三十多首。还流传下来一些名句,如:“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

哭完了,抹干了眼泪,日子还是要过,何况自己还年轻,又是国家高级干部,又有钱又有才,前途一片光明,犯不着为了一个女人寻死觅活的。元慎口上虽不言,心里也明白这个道理。

埋了心爱的老婆,他立即检点行装,上任去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俗话说的好,天涯何处无芳草,就怕你没银子。而我们的元大哥,又有才又有钱又有官做,想不风流,那真是对不起老祖宗了。

终于,老婆死了几个月后,元稹熬不住了,在江陵,即王昭君的故乡,娶了个美眉做妾。同时,继续假惺惺地写着诗,表达对老婆的思念之情。“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就是这时写成的。

有了女人,不用再忍受单身之苦了。可是,对风流诗人来说,这还远远不够。后来,在四川,元稹竟又迷恋上了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名妓薛涛。当时的薛涛,已四十余岁,余娘半老,风韵犹佳,何况本身也是一位能歌善诗的才女。干柴遇上烈火,想不燃烧是不可能的。

当时的薛涛,可是文人们的大众情人,和著名诗人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韦皋等人都有唱酬交往。薛涛与众男士的周旋流连,让韦皋吃醋了。韦皋发怒,一纸贬书送到她面前,将她贬往偏远的松州。

然而,元稹的风流韵事并没有就此中止。在妻子死了三年后,他在江南又结识了大家闺秀裴淑,二人一见钟情,很快缔结良缘。

又有了老婆的元稹,还是不满足于一妻一妾的平静生活。几年后,元稹改任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这时,他与薛涛分别已经十年了,已过不惑之年的他忽然旧情萌发,颇有意想把多年未见的薛涛(其时已年过半百)接过来“叙旧”,恰巧,他遇见了浙东名妓刘采春。刘采春,伶工周季崇之妻,当年也40左右,风姿绰约,正随着其夫在浙东演出。刘采春擅长唱歌,不但高歌声彻云霄,而且余音绕梁不绝,真有“半入江风半入云”的深趣。元稹立刻被刘采春迷住了,将薛涛抛在脑后。

采春的诗咏,虽不及薛涛,然而采春容华绝世,光采照人,一代歌伎,能诗善赋,多才多艺。元稹迷恋新欢,忘弃旧好,与采春如胶似漆,还恬不知耻地说:“她诗才虽不如涛,但容貌佚丽,非涛所能比也。”

元稹留滞浙江七年,一次因酒兴大发,题诗东武栾:“因循未归得,不是恋鲈鱼。”同僚卢简求看到该诗,开玩笑说:“丞相虽不为鲈鱼,为好镜湖春色耳!”可见元稹与采春二人当时的暖昧关系。

一代风流浪子,一生混迹花丛,却竟然可以写出那么多缠绵悱恻的情诗,流传千古,真是可悲可叹!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绿染蝶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燎原百击点评:

文字并不能全部反应一个人的品德,这样的例子多了,无须再论证。文字若沦为掩饰人性的工具,确乎可悲可叹!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生活是平淡的,犹如蓝天下碧蓝的湖水。生活也可以是诗,在一路的奔腾中高歌。只要用心对待,每个日子都幸福。朋友周末愉快!at:2009年09月20日 清晨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