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一时无聊,上街闲逛,无意中,路过一家舞厅,禁不住好奇,便走了进去。
劲爆的音乐震得人耳发麻,闪烁的霓虹灯耀得人眼都睁不开了。就在那五彩斑斓的光柱下,人头挤挤。一些穿着暴露的舞女们毫不知耻地在男人们面前搔首弄姿,拉拉扯扯。她们中,有三十岁以上,腰粗膀圆的妇女,也有十七八岁的妙龄女孩子。
有人曾告诉我,在这种场合,只要花上十块钱,便可以和其中任何一个女人跳一曲“黑灯舞。”所谓的黑灯舞,就是在灯光全熄之时,和那些舞女们搂搂抱抱,可以随意摸遍她们身上任何一处。
正在好奇地张望着,灯光一下子熄灭了,在那一瞬间,我清楚地看到有好几对男女搂抱着滑入舞池中。接着,眼前便一下子黑了下来。借着身边那许多一闪一闪的烟头,隐约可见许多人影在黑暗中晃动。
过了大约有五六分钟,灯光再次亮了起来,那些男男女女又手拉手退出来。许多男人开始把手伸进兜里,掏钱给对方。而那些女孩子则心安理得地接过钱,又开始去纠缠下一个男人。
这就是所谓的卖笑生活吗?好像和文人们笔下的不太一样哦!我暗暗纳闷,脑中再次浮现出历代文人们描写风尘女子们的诗句。最喜欢的,当然是晏几道的两首《浣溪沙》------
(一)闲弄筝弦懒系裙。铅华消尽见天真。眼波低处事还新。
怅恨不逢如意酒。寻思难值有情人。可怜虚度琐窗春。
一个妙龄女孩儿,懒系衣裙,不施铅华,百无聊赖地坐在窗前,拨弄着秦筝,不时地回头,望着窗外那纷纷洒洒的落花。但见她双眉轻蹙,粉黛低垂,满腹忧伤的样子。她正在惆怅着,往日卖笑生涯里的点点滴滴,此刻都突然浮上心头,惹得她越来越悲伤。
好恨!每日陪着文人墨客,达官富贾们饮酒做乐,红颜一天天地老去,就像那枝头的花朵,将要凋零。可惜,阅人无数,竟没有一个人真正关心自己,怜爱自己。千般思量,万般寻思,就是想不明白,想找一个有情人,托付终身,远离苦海,就那么难呀?可怜大好年华就只能这样虚掷!所谓的爱情,男女欢爱,终只是春梦秋云无觅处。
(二)日日双眉斗画长。行云飞絮共轻狂。不将心嫁冶游郎。
溅酒滴残歌扇字,弄花熏得舞衣香。一春弹泪说凄凉。
和前一首相比,这一首意思相近,而境界则更胜一筹。
还是那个妙龄女孩儿,每一天,都会千方百计地,把自己打扮得千娇百媚,压倒群芳。为了讨得客人们欢心,还故意把自己伪装得放荡不羁,风情万种,和其它女孩儿争风吃醋。外表看起来,她的确已是个堕落女子,无可救药,但又谁知道她心里的苦楚。所有的一言一行,都是被迫的,并非出自自己本意。这也是卖笑生活所必要的,作为歌女的生存法则。
其实,在她心里,早已恨透了那些寻花作乐,逼着自己每天遭受污辱的男人们!他们虽然可以凭借金钱,轻松地得到她的人,却永远也得不到她的心。
每日里,手持歌扇,舞低杨柳,歌尽桃花,又谁知,这一切都是在苦中作乐,为他人做嫁衣裳!在暗夜无人时,终只能对着寒窗,偷拭泪痕。纵使每日锦衣玉食,又有何趣?
在唐宋众多文人中,擅写歌女生活,流连青楼的大有人在。如元慎、杜牧、柳永、周邦彦,连晏几道的父亲晏殊,也以此类艳词著名。然而,他们大多对歌女只抱着狎玩的态度,和普通嫖客的寻花问柳没有本质区别。一些文人甚至有意迫害那些不幸的歌女。
著名诗人白居易有个好友张建封,娶了个才貌双绝的歌女关盼盼为妾。后来,建封病死,关盼盼独居燕子楼十余年不嫁。白居易听说此事后,竟题诗一首,托人送与关盼盼。诗曰:“黄金不惜买娥眉,拣得如花四五枚;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那意思就是,当初你丈夫那么宠你爱你,千金买一笑,如今他死了,你为何不随他于地下。
盼盼见到诗后,大哭一场,悲愤之下,决定以死明志。开始绝食,随身的老仆含泪苦苦相劝,许多知情的文人也纷纷以诗劝解,终不能挽回关盼盼已定的决心。十天之后,这位如花似玉、能歌善舞的一代丽人,终于香消玉殒于燕子楼上。弥留之际,她勉强支撑着虚弱的身体,提笔写下:
儿童不识冲天物,漫把青泥汗雪毫。
在关盼盼眼中,鼎鼎大名的白居易这时已成了一个幼稚的儿童,那里能识得她冰清玉洁的贞情呢!
另一则迫害歌女的案子,发生在著名大儒朱熹身上。
南宋初年,身为地方官的朱熹和另一同僚严仲友不和,两人相互攻诘对方。后来,为打倒对手,朱熹竟然将与唐仲友有来往的一个名妓严蕊抓了起来,逼她承认和唐仲友有私情。没想到严蕊花骨朵般的身子,却如铁打的一般,任人严刑拷打,只是不屈。
后来,这官司一直打到了皇帝面前,风波才算平息。后来,蒙岳飞的后代岳霖开恩,严蕊被释放。当岳霖命她做诗一首以明志时,她提笔写出了那首著名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 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
还有个故事,据说著名文毫苏东坡有一次,看中了友人的一匹马。友人提出让他用家里的一名歌女来交换。于是,东坡先生很爽快地答应了,并叫出了那名女子,交付对方。不幸的是,那个女孩子竟然不从,一气之下撞死在墙上,用碧血捍卫了自己做为人的尊严。
从上面几则故事可以看出,封建文人们大都是满嘴的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他们之所以狎玩歌女,只是出于动物的生理需求。在他们眼里,根本不把她们当人看,必要时可以交换,可以打骂,可以逼死。
可是,在那么多文人中,仍然有个叫晏几道的,却始终在关注、同情歌儿舞女们。终生潦倒,生活的坎坷和磨难,使他更认清了这社会的黑暗,人生的艰难,因此,他对那些和自己同样际遇的不幸女儿们抱以深深的同情和理解。他歌颂她们,怀念她们,为她们写了几百首缠绵的诗词。他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回忆中度过,不停地回忆,回忆少年时和歌女们在一起的那些短暂的快乐生涯,将她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连同名字都融入了自己的词中。
“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一首又一首优美的小山词就这样诞生了……
在中国词史上,晏几道的名字也许很不响亮,也没多少人知道他,但他那些哀感顽艳,缠绵凄美的《小山词》,却是千古之下,任何人无法超越的!
喜欢本文的朋友,请继续阅读蝶衣作品,地址:http://yanyu.love/novel/630314.html
-全文完-
▷ 进入绿染蝶衣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