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作为民办小学,在近千人的村子,竟然找不出一个符合要求的老师来,真是令人感慨!
其实,仅从学历文化上来说,这么大的村子,曾在普定县旧政府任过职的秀才有之;解放前普定中学毕业者有之;“文革”前普定中学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皆有之。然而,几个屈指可数的人当中,却没有一个“成份”过关的。作为当时选人用人一票否决的“成份”,让村里的领导深感头痛。一边放着可用之才而不能用。一边还要舍近求远,通过亲戚朋友和上级组织到处寻求“民办老师”。
作为聘请来“民办老师”,先是吃派饭。之后又改成“学粮”制。虽然那时的“待遇”,也基本上算是维持生存的需要。但那时,文化知识的普遍缺乏,对知识的尊重、对老师的尊重,父老乡亲朴实的言行,足以让老师深感职业的高尚与荣幸。而老师的那份敬业的责任与爱心,点点滴滴,不但滋润着一颗颗幼子的心灵,而且像清清泉水,荡漾在父老乡亲的心里。当然,在今天想来,作为民办老师,如果不兢兢业业地以爱心育人,让父老乡亲满意,就用可能会丢掉饭碗。
那时,因为成份的限制,“民办老师”也稀缺得很,但到我们村的民办老师,在我的印象中,总是那样的和蔼可亲、尽心尽职。在他们心里,既然为人之师,教书育人就得尽职尽责,就得视学子为自己的儿女,用爱心育人。否则就对不起天地良心,就会有愧于心。
尽管如此,当村里“地主”、“富农”的帽子被摘了之后,教得好好的民办教师还是隐身而退了。代之而来的是村里有文化的老秀才和文革前的初、高中毕业生了。村里的几个被历史压抑了多年的“知识分子”一旦得到解放和重用后,真可谓激情迸发。虽然年岁不饶人,最年轻的也步入中年。但他们对于知识,像久渴之人遇上甘泉,拼命地吸吮,以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在不断的学习中,他们给我们的村小学带来的一个连一个的突破。在学校得到上级重视,教学环境不断得到改变的同时,他们也逐个地“民”转“公”了。工资待遇大幅度提高了,他们的尽职尽责得到了欣慰的回报。
紧接着,教师实行职称评比。为了职称,他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竞争。
最优秀的老师,通过几年的奋斗,自己的教学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教出的学生上了区(乡)县中学的人数在增多。自己的教学经验也得到了上级的总结和推广。父老乡亲们对其责任与爱心都交口称赞。
可是,当这样的老师评上了“小教”高级职称后,同样是跟班到小学毕业,竟然连续出现了抹“光头”的现象。这让父老乡亲们感到吃惊地问:嗨!咋搞的呢?为什么会这样?人们看到这样的结果,对这样的老师,似乎像一夜间变了个人似的不敢相信。其实,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仔细想来,并不奇怪。因为人的身价是以物化的待遇、职称的高低、社会地位的高下、物质财富的拥有量等来评判的。而知识文化修养、职业责任、教育所需要的爱心等却“退居二线”了。
-全文完-
▷ 进入灵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