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遥举白酒祭先祖朱昌盛

发表于-2009年09月03日 凌晨0:45评论-1条

据说老家湘江河水都沸腾了,咆哮的滔浪,宛如一条仰天长啸的巨蟒!向云端游去。顽强的太阳起早摸黑地绷红着脸,似乎余怒未消!把田间劳作的百姓背部剥落一层层粗皮,镀上一层乌红,看家狗依偎在泥人的裤裆,与主人一道喘气,舌头似乎拉长了,多半垂在外面。爱人说孩子这几天军训,烤得象个非洲哥们,学校操场上空的太阳卷走他天真的笑容,窗外防盗笼于半夜也“高烧”不退!

时间如过眼云烟!转眼七月半鬼节悄悄来临。少年时代都是在乡下度过的,每当鬼节,天空总会弥漫一种浮云低垂,凄风苦雨的悲凉。说是迎接先人从忘忧河彼岸魂兮归来,老天爷特地撑起阴森的排场。“七月半,放牛伢子伴田背”,冷风吹来,感觉自己一下回到了久远的童年,依偎在野外的稻草堆前。绵绵细雨,宛若阴阳团聚的忧伤!重重烟幕,恰如互倾情怀的唠叨!在这日头如火的季节,先祖山遥水远从天国而来,是否亦有舟车忙碌,长途跋涉之苦?

可爱的家园,是人杰地灵的摇篮!起伏的群峰,正如礼仪之邦的合唱!湘江奔腾,演绎湖湘文化的璀璨!千古百年,喊出一声声悠扬!

老家的鬼节历来庄严与隆重,一般从农历七月初七至七月十五,传说先祖从初七回来,十五回去。老家的风俗是死在野外的人不可以回自己家堂屋,只能搭棚在野外治丧,所以短命鬼与寻短路的冤魂都只好在野外徘徊。

阴阳同理。乡下供鬼每天都要置新鲜菜与酒水,大方桌摆在神位下,正上方与左右各摆一条高木凳,九套碗筷之类,下面一方空着,一般后裔烧纸钱,奠酒,还要很有礼貌地敬酒,劝菜,装饭,更茶,一般要叩请十三代先祖,许久后,再请前辈散座,非常敬重,在这十多天里,大人不打小孩,夫妻不可吵嘴,要保持安静与和睦,以慰前辈在家安逸舒适,不带走烦恼与忧虑。

我出生在破落的书香门第,一座大庄园沧桑而古老,几十口烟囱就一条正大门,男婚女嫁,会议与丧事都在这里举行,几百年来,一直称作祖堂,几十万人从这里发源出去,在本庄园老死的都在这里盖棺,入土为安。

七月半期间,乡下晚上很小有走夜路的,怕丢魂魄,因为这时候许许多多的冤魂归来,无处安身,到处找替身,比如:“打摆子的,饿死的,冻死的,跌死的,毒蛇咬死的,乱棍打死的,落水的,吊死的,枪打的,炮轰的,抽筋剥皮的,未长胎毛的,绞尸的,火烧的,活埋的,车压的,丐帮队伍的,左,右派的,死于监狱的,做长工的......等,不胜枚举;当今又有:赌博的,玩三匹的,买马的,变相传销的,买六he*c*的,贪污腐化的,自杀的,得癌症的,流落街头的,信天游的,偷鸡摸狗的,强行霸市的……这些冤鬼,面目狰狞而又可怜兮兮!所以天黑前,大人都把小孩召唤在身边,有的烧点纸钱在外面给这些冤鬼,据说偶尔可以听到争夺打斗声,老家的道士与和尚道义高的话,可以出面帮冤鬼们劝架和调解,也带点“银洋”打发他们远走。

记得小时候,每当鬼节,母亲总是守我入睡才离开,在床边摆一把刀或斧头之类的铁器,传说铁器可以避邪,烧一些纸钱给先祖们保佑,不要在半夜逗醒娃娃,莫吓着孩子。一些迷信的观念的确催人紧张与惶恐,实际睡着后什么也不知道了。

鬼门关开放之季,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大家的心情特别沉重,更加怀念离世的亲人,父母,爷爷奶奶,以及亲戚朋友,同伴与乡邻,老师与同学的背影一并浮现,甚至在医院,殡仪馆,火葬场,野外车祸现场的画面卷入眼底如银幕放映,呼之即出,唤人慈悲。人啊!为功名利禄累死,被生老病死忙碌!

有鬼的传说历史悠久,争论不休。从小耳朵里就收听一段真实的活鬼传说,上世纪七十年代,也是鬼节的时候,祖堂门前的大晒谷场,用新鲜牛粪涂刷得象柏油地,晚上的稻谷堆上用石灰封印,由三位胆大的老人守夜,月朗星稀的夜空下,凉风习习,小乡村沉睡得宛如一只静止的摇篮!林间无名鸟轻吟浅唱,似悦耳的催眠曲,把三位疲倦的老人带入梦乡,宛若三只并列的“大”字陶醉在暖绵绵的稻草堆上,沉睡于天然氧吧里!用大澡帕遮挡露水,许久后,庄老伯被一黑长袍老者拖醒起来,并当面指责他们为什么这七月半躺在祖堂门口,说是先祖们正在举行重要会议,他是站岗的,以防外面那些孤魂野鬼偷听,庄老伯睁开眼后,放眼望去,祖堂门口穿黑衣长袍者,进进出出,络绎不绝,高的矮的,男男女女,胖瘦不一,槽门外,一色的短褂打扮,是一些轿夫与马夫,都在用长烟斗吸着旱烟,许许多多的官轿与马匹停留在村口,尤其那位老夫子手捧一本古线装书在授课似的,之乎者也,抑扬顿挫,庄老伯一眼就认识好多熟识的面孔,吓得一声惊呼,倒醒了另外两位老人,连闹钟般的公鸡也被吵醒了,此起彼伏,互相传唤,一声铜锣划破黑夜长空,寂静的农庄顿时沸腾了,男的穿裤衩,女的抱衣裳,夺门而出,飞奔而来,有部分壮汉已经向村口跑去,以为是偷谷的盗贼,说实话,那时候人命不值钱,而稻谷是“洋参”!祖上相传,这座庄园历史上没有盗贼,只是在“大自然的风暴”中遭受过一次无辜的“洗劫”!

庄老伯苏醒后,心有余悸地向大家讲述耳闻目睹的真实场面,几天后,就被老客鬼带走了。

故乡流传一句:“獐叫鬼喊,不死也得上板”的方言,每当夜晚,山上传来野狗的呜咽声与生魂的哭泣声(绝对不是人为的),越急的话,周围必然在近几天有人死去。连报信的乌鸦也带点神秘传言。耳闻目睹这些现实的发生,总是说不清楚,不得不以文字记载。

就说人死后,入棺在堂,有的阴魂会附在活人身上,照旧是死者生前的姿态,口音与腔调,活人的身体被死人的魂灵占据,如同一具鲜活的道具!自言自语,有问必答,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这是不争的事实!

湘西人赶尸的传说布满迷信色彩,科学论证应该是谣传。而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神奇的谜团无法解析。假如科技飞跃发展,人类逐渐进步,相信总有一天人将拥有神的本领,通天入地,出神入化!到时候病魔与灾难都与人类无关多好!

夜幕降下来,昆明街头的灯光如一抹浅淡的嫣红涂抹在灰暗的云端!绵绵细雨,漫不经心地淋浴着柳枝,轻舞的柳丝黯然神伤般泪水淋漓,凝咽一滴一滴,一串又一串的哀怨!盘龙江沿岸燃烧起一堆堆纸钱,烟幕缭绕,火光冲天,烛泪与人们的泪水流淌,映红了各位殷勤祈祷的表情,半弯的身子,与柳林,火焰排成长龙,倒映在盘龙江里晃荡,如同鬼斧神工的动感水墨画,尤其那长龙般的火焰仍在水里燃烧,漂浮,跳跃!不禁想起“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的诗句。

多小寒夜,总是在断断续续的残梦里隐现故园衡州,竹篱茅舍,陌上青青的老家,和手足情深的乡邻,一直在灵魂的深处招摇着游子还乡的旗幡!

父母相濡以沫一辈子,从泥泞中来,入泥泞里去,魂兮遨游天堂!劳作一辈子的草桥上游应该有更多的牵挂与怀念,在这还乡的节日,早就回来了吧。久别归来,总会呼儿唤孙,肯定会带来诸多的唠叨与天堂上美妙的神话。孩儿不孝,尚未复古您生前的旧居,但老屋的一砖一瓦,亭台楼阁都深深铭刻在犬子的脑海,二位哥哥都盖了新房,您二老生前的衣服与用具都收藏在他们家里,我们永远不会抛弃,双亲大人就先去他们家安歇吧,兄嫂早已准备好蔬菜淡饭,浊酒热茶。趁夜深人静,请去县城走走,我家客厅正上方悬挂有双亲大人的遗像,现在治安不太好,恳请严父慈母叮嘱你们的孙儿们:“拉好门,打开窗,苦读书,小上网”。

不孝儿远在他乡,心寄清风,遥望故土,诚惶诚恐,泪水流淌,举一杯白酒遥祭先祖与生我养我的爹娘!不尽敬意,还望笑纳,欲倾心事,托梦长谈。

09年农历七月初十晚深夜于昆明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朱昌盛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叶风沙粒点评:

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了当地鬼节的一些的风俗习惯和奇谈怪事,真真假假却随时光一样掩埋在文字里
而在文字的深刻处却是对先人深深的尊敬和怀念,如果世间真有灵魂,那么这可以成为连接阴阳两隔的一份情感寄托吧
喜欢这样随意地文字,散而不乱,而在细腻的文字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

文章评论共[1]个
澌涵毓-评论

这样的文字,让人开阔视野,祝福秋安at:2009年09月03日 中午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