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初出《元曲选·儿女团圆》,也相传是宋江杀了阎婆惜“落难”投靠柴进,武松见后发出了如此感慨。有道是,多娇的花儿不会百日美丽,多顺的人生也不会千日延续,人无法永远健壮昌盛,花朵无法永远盛开不凋。比喻世事不能永远美好。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读起来和理解起来都是十分容易的,只是要用这样的话来起到警示人们的作用恐怕就困难了。不是这句话没有警示的作用,而是我们很难发挥它应有的价值,用哲学术语讲就是“内因是第一位的,外因是第二位的,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说来容易做来难。尤其在当今社会,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重视精神领域和物质领域的人成了反差。这也难怪,精神领域投资大而见效慢,物质领域投资少却见效快。于是,很多人急功近利,只进不退,眼前的就是今后的,得到的就是永恒的,成功与失败也就无从谈起。“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更何况国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将眼光放长远一点没有什么不好。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如果我们拥有一个好的环境,是沾沾自喜,还是居安思危?晋朝才子江淹,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但当他成为朝廷的紫光禄大夫时,就被眼前的舒适、安逸、恭维所陶醉,最终再也没有写出好的文章,给后人留下“江郎才尽”的笑谈。与其相反,晋朝武将周处,在天下安定时他闲着没事,就每天早晚把家里一堆砖搬出搬进,有人不解问他原因,他说:即使是在太平时期,也不能掉以轻心,要经常舒展筋骨,以防止在战时身体僵化。后来北方少数民族攻打晋朝,他沥血奋战,立下汗马功劳,最终马革裹尸而还。又如,当年唐太宗即位后大兴治国之道,任用贤才,励精图治,成就贞观之治后仍发奋图强,为大唐的兴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他的继承者躺玄宗却却相反,被大唐盛世冲昏了头脑,宠幸嫔妃,安逸享受,不思其政,使江山陷于内忧外患之中,最终葬送于“安史之乱”。清朝的统治阶层更是如此,前期在良好的形势面前保持清醒头脑,夺取了明朝的统治地位,建立了强大的封建王朝,至后却以“天朝上国”自居,骄傲自大,固步自封,直至灭亡,是我国近代甚至是有史以来的悲剧,给后人留下了莫大的启迪。前车之鉴,“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是否值得我们今人去思考?
“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人的行生和花的生长都往往也如此,在绝望中诞生,在绚烂处结束,当你感觉到前途一片光明的时候,却又截然而止,成了最美的注脚。相同的声音,相同的脸孔,相同的地方,不同的是,各自身上的光色不一样了。当初风光无限,今日残花败柳;当初春风笑容,今日泪水满面者比比皆是。其实,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夕旦福,有很多的事往往不太完美,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平衡的。当一个人经历了多半的人生日子后,可能总是有好多感慨,很多事实会告诉你,事情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几十年光阴,转眼即逝,一切不必去强其所求,强其所难,自己和自己过不去,自己和别人过不去。每个人的路都是自己走出来的,每个人的幸福和快乐都是自己去争取的,无论生活好与不好,都要继续下去,前尘往事过去也就过去了,不要为昨天耿耿于怀,昨天已成为过去,历史无法改变;不要为明天忧心重重,明天是奋斗的未来。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是对得意的人的忠告,也是对失意人的激励。《儒林外史》中有句话:“有人辞官归故里,有人漏夜赶科举”,虽人各有志,但不要自我无为与鄙视,争取该你争取的,放弃该你放弃的。我想,人的一生,不同的境界产生不同的结果,惟有依靠自己去思考与奋斗。
-全文完-
▷ 进入是默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