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柳絮如棉
安徽北部,在准北地区南部边缘的沱河岸边,是一大块黑粘土所积成的平原之地。朝北一百里是黄土,朝南六十里是沙土,惟独这块方圆百里的平块是块黑粘土。一般说来,黑土在东北地区最为常见,可是这是竟不知也是黑土。因此,受土质的影响,这里所种的庄稼便与临区不同,特别是秋季的庄稼。秋季,南北都种水稻,惟此地不宜种水稻,说是黑土是漏土,容易漏水。所以,在这里的秋季几乎是看不到水稻的影子的,更看不到那金灿灿的一望无垠的高矮匀称的壮观景象。
这里的秋季农作物的各类繁多,最常见的是玉米和大豆,其次是花生和芝麻,另外的象甘薯、高粱、棉花等自用作物也能稀稀朗朗地见着。玉米的产量高,又是粮食作物里面的黄金,因此种得人较多。以前人们总是单独种植,现在是跟大豆一起种植,即大豆地里套玉米,这样,两种高矮的作物可以互补。大豆的根深,可以为玉米带来更多地土里养料,而玉米叶大,能为大豆提供饱量的阳光,这样的套种模式,为农民们增添了不少的收入,所以这样套种的人就多了起来,到现在几乎是家家都如此。花生,这是正宗的经济作物,它的产量高,而且卖价也高,可是种的人却越来越少了。我少年时期,几乎每家都要种上四五亩地的花生,可现在,有的户家根本不种,即便种了,也就亩把地则以,这主要还是想把收花生的时间节省下来,到外地多赚一些置业的花销钱。芝麻说是大面积的种,但因是跟大豆或花生一起套种,种植零散它其实也跟自用作物差不多。芝麻下来后,大部分还是卖,小部分是留着榨香油的。香油固然是香的,可是多了也就不香了,乡民们每年只用上四五斤,平常调个小菜便罢了。像甘薯、高粱、棉花之类的自已留用的作物,自然不是大面积种殖,一般是在一些沟沿旁、开荒地种上一两片罢了。以前那些沟沿旁和所谓的“荒地”,其实就是旧时代留下的杂木林,后来,经过公家提倡和指导,人们便都扛起了铁锹、瓜勾去将那些闲置的荒地开了,这样一家一户也就拥用亩把地的小块地,有的分三四块,有的有四五块,这样零星小地,聚在一起,也能为家里补给一些自用的作物。甘薯留冬天烧粥或是喂猪,高粱用来机喂牛的饲料,其穗头还可扎刷把,笤帚,棉花自然是用来套被用的。对于秋作物种类如此多的地方,其秋季自然是多彩多姿的,无论是从作物的颜色上,还是从他们的外形上都可以如此来形容。高高矮矮,参差不齐,一到秋天这个成熟的季节到来,绿的黄的白的红的紫的都出来了,说是五颜六色也不为过。
现在是新时代的了,人们的理念也在不断地提升,可是不管怎样,农民暂时还是需要种田的。无论农闲时,他们到哪里去打工赚钱,无论他走的有多远,但到了秋收的时候,都还是要回家的。一年之计在于春,可是这“计”的结果便在这秋天,谁又想让自己撒得种子残落一地呢?土地亲还是钱亲?真正的农民还是要说土地亲的。农民虽然身分略显“卑微”了些,可是他们的功劳也是伟大的——工人、商人、政员、知识分子……哪个人能不吃粮食呢?农民辛苦地劳作一生,自己能吃多少粮食,又能带走多少粮食?他们生产出来的粮食大部分不都还是给非农之人提供了。他们在外面可能会受到冷眼和鄙言的刺激,可一旦他们回到了农村,不由地就自信百辈。如果到秋收的时节,你到农村走一趟,一定不少听见乡民们互相问候的话语——“杠子哥,你在上海怎么样?啥时候回来的?”“能咋样哩,不还是老样子,走南闯北的,还是家里好啊,这不,我昨晚就赶回来收了。”“就是,就是,俺也刚来家没几天。广州现在也不好混,俺收完庄稼不想出去了,在家里好好地过个冬天,明年再去外地转转。”,“不出去,怎么赚钱?”“嗨,现在钱真他娘个难赚哦!我看还不如抱这几亩啃到老算喽!嘿嘿嘿嘿!”“哈哈,有理。你叫徐有理,真得没错哩。”……当然,你还会听见这样的声音:“小莲啊,你那厂给你买保险了么?”“买了,可是生病去拿药还不能报,跟没买的一个样。”“看,那还不如在家好哩。我那天去镇里拿药,三块五毛钱的药,还报了一块多呢。”“我就说家里好,可俺家那口子偏偏说外地好,说人家城市的楼多高,人家的城市的女人穿得多好。可你说,‘人家’最终还是人家的,我们在那里算个什么,照我看连孙子都不如哩!”“嘻嘻,莲妹,你真逗!”“我靠,逗个什么哟,在外面都混够了。”“啧啧啧,你个女人家说这样的话。羞不羞臊不臊哩!”“怕个鸟,跟他们学的。文明城市里这样的话多着哩,什么她妈的,什么我操你老娘……听起来可难听了,我晕!”“难听?难听你也得听。哈哈哈……笑死我了。”——是啊,原本是低头不见抬头见,一天不见也见三回的邻里,现在只能在秋天的时候,才能见上一两面,不说不笑,还成世道?别看平日里,各走东西,分闯南北,可一旦打起背包,归乡的时候,那心里美着呢,一股股暖流教人的心里舒服着呢。所以说啊,这秋天不仅是庄稼的成熟和丰收,更是乡情的成熟和丰收,干点庄稼活自然是累的,可是一见到那些亲和的面孔,不由心里就高兴,这心里一高兴啊,干起活来也就不累了。
以前家里没有农机的时候,收一个秋季要两个多月才能清闲。最难收的就是花生,那一两亩地的花生要一垵一垵地拔起,手都勒出老茧不说,还要等它在地里晒干后运到家里的场上再一株一株地摔,可是在摔花生之前,还要花上几天的时间到地里把掉落在地表面的花生捡起,再用镢头将掉在地表下面的花生刨出来,这样算下来,收花生自然是最浪费工时的了。秋收的时节最长,不如夏收。夏收一般就一个星期就完全可心净湖了,可这秋收就跟一个婆婆妈妈的女人一个样,动作慢的要死。特别在以前没有拖拉机和一些辅助机械的时候,更是慢上加慢,倘若再遇上秋洪,那可就更加糟糕了。幸好,现在都是机械化了,不仅有拖拉机,还有玉米脱粒机,花生浅耕机,大豆收割机等等,一家有个十多亩地的,不出一个月也就基本上扫尾了。如果再遇上及时的而非晦气的秋雨,那么冬小麦也都种上了。现在代化的农业,已经慢慢地将那些原始的农耕时代甩在时代的背后去了。你如果在秋天去农村转上一转,此时的农村似乎比城市还是热闹,那些机器的轰鸣声,早已经打破那沉睡般的乡村,早已让那死寂般的宁静悄然消失,这为一直单调的农村增添了一些躁声的美。就好比一首田园交响乐里,忽然加上一串定音鼓,起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华丽的乐章也就在此时诞生。
我大概是一个偏好秋天的人。秋天的气候宜人,天高气爽,云淡风轻,更美的是那凉风过后的萧萧落叶。白杨树的心形叶子,刺槐卵形叶,梧桐树的掌形叶……都在这个季节里飒然落下,偶尔是纷纷扬扬,偶尔孤自飘零,偶尔在空中周旋,偶尔在地面翻转,看着她们摆的情景,直教人赏心悦目,惬间无比。秋天那悄悄的脚步,总是在不惊不慌,不急不躁从夏的后门朝冬的前门走去,这期间的三个月路程,给乡村增添了不少光彩。除了丰收和落叶之外,再就是秋天的小动物们。蛐蛐总是在人静机歇的夜晚,唱着亘古不变的歌谣。它应当算是秋季里最好的歌手,甚至连初秋的寒蝉都望尘莫及。寒蝉的声音虽然美,但它的声音之美与蛐蛐之歌是有极大差别的。蝉的歌声总似那些流行歌手的怪嚎,而蛐蛐所作的音乐,则是典雅的柔婉的,这好比古典乐曲,更似一篇篇《潄玉词》里面的词韵。蛐蛐不如寒蝉那样哗众取宠,处在高高的树上,让人举目而视,它总是躲藏在草丛之中,默默地为人民奉献美丽动听的乐曲。当然,我不排除有很多的人去说寒蝉的优点,自己也不能完全否认它的缺点,只是在相比之下,它的歌声略次于蛐蛐罢了。不过,有些时候,我也会喜欢寒蝉那餐风饮露的高洁气质。除了这两个乐手之外,还有一些美丽的舞者,比如秋日黄昏里的蜻蜓们,它们可是美丽的舞者,成群结队地舞蹈于夕阳之中,那自然无装饰的光线,那纤巧的云霞总是能及时地给它们充当幕景,使它们的舞姿愈发自信和优美了。另外,象翔于云端的雁队、蹓蹿田间的野兔、跃于水面的鱼虾、落在河岸的羊群、驰于阡陌的野鸡……这些不都是秋天里的一道又一道的美景么?一个意象也许就能成为一幅定格的画面,一首值得朗诵的诗歌,一支可以插上音乐翅膀的工整词。面对美好的秋天,我的心里总会暗涌着一些激动,这激动便如一汪湖水,有时澎湃,有时悠然,有时惬意,有时甜美。
秋天的美好远不止此,她那具有神秘色彩的美教人赞也赞不完,歌也歌不了。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无论是海内还是海外,无论是诗人还是画家,无论是工人还是农民,他们面对秋天多少总是要说两句颂扬的话的,只不过,其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可是,也不难发现,有些人却容易悲愁。比如说秋天是一个惨淡的季节,是生命走上末路的季节。她不比春天那样景象盎然,不如夏天那样生机勃勃,她就像一个年数已高的少女,再也没有年少时期的妩媚妖娆、娇艳柔丽,再也没有年少时期那样充满朝气与活力。这也许就因为秋天的落叶和那清晨的冰霜有关联吧。柳宗元曾写:“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这句诗词足见作者对秋的感伤,纵然是借喻也好。宋朝宰相寇准也写:“峰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在秋天这个季节里,诗人见秋景而生沉思嗟叹。其实,写悲秋之诗并不是仅这两首,另有一些词句和诗歌都表达了人们对秋天这残败的景象产生惋惜和感叹。这正验证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双面性的。再加上人们的心情和个人理解与感受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感觉和看法。倘若正在恋爱中的人们,忽然在秋天感情破裂,并受到沉重的思想打击,那么也许在将来他们会悲秋;再如一个兴盛的家庭,在一个秋天遭受一次在转变,忽然落拓不堪,家人一定会将自己的遭遇与自然景物的遭遇相联系,从而也会悲秋……这都是受主观因素决定的。
对待秋天,我们要客观地去看待。即使是今秋去了,明天还有逢春的机会,何必因此而悲伤呢。这正与乡村之秋有关联的。前面说是秋天的唱丰收,可是丰收唱完呢?收完种完之后,留的留,走的走。打工打累的和一些家里不能脱身的乡民们,自然是要留下来的。那些打工正打得起劲的人和一些没出过门的人,自然也是要走的,这样以来,热闹的秋天,不由地就变得冷落了起来。那么,乡民们都会因此面感到落漠和悲伤么?有可能是有一点,但不会太多。聚散如萍,我能理解这其中的道理。今年去了,明年一定还能再聚的嘛,人间多少离合聚散都是没有规律的。在这一个秋季,我们只要享受到丰收的愉悦,享受到自然的美,人情的美,也就不会再计较小小的离散和分别了。还是那句话,我是一个偏好秋天的人,喜欢她的一切,喜欢她的所有。即使在这个秋天没有所谓的采菱的女子,没有“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高傲菊花,没有“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的高雅之美,秋天还是有更多的魅力的。因此,我们要去发现她的美,尤其是乡村的秋天之美。
2009年9月1日
-全文完-
▷ 进入柳絮如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