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看到学者们这样一种观点:在中国,只要粮价肉价不涨,通货膨胀就不会发生。
目前,肉价粮价和蛋价又开始上涨,其实严格说,又开始回复到原来的水平,于是关于是否控制粮价肉价的争论又在学界和舆论界开始。
我所在的地方是四川省北川县,昨晚我特意就猪的问题找房东队长聊天——
问:你们生产队现在养猪的农民还有多少?
队长:我们队好像一家都没有养猪的了。
问:为什么不养?
队长:划不来,不如买便宜。
问:10块钱一斤(这边是习惯市斤制)还便宜?
队长:当然了。现在苞谷卖8毛,再加上饲料,一头猪养出来,连劳动力工钱还挣不到。我老婆今天去做小工,还 收入50元呢,都可以买两斤半猪肉了,你说哪个划算?
我所在的生产队,地震中受到损失较小,而全队的可耕种土地,目前有三分之一荒芜着。队长告诉我,现在还在土地上劳作的人,都在40岁以上,更多的是50岁以上的老人。年轻人,尤其20岁左右的,他们队里没有一个在土地上耕作,要么出远门打工,要么在附近作临工。
我所看到的事实是,由于粮价太低,农民普遍不愿种地,由于肉价太低,基本放弃养猪。事实上,我周围的农民,平时吃的肉,都是从市场上买的肉,市场上的肉,来自养猪场。
由于国家政策,多年来形成的农副产品低卖贱卖,使我国的粮价肉价长期违背价值规律。这样做的结果,城市居民享受了低物价的好处,国家有效地控制了一次次的通货膨胀,而广大的农民,却长期受到不公正的悖离价值规律的低收入待遇。可以说,我们多年来经济发展的背后,都有广大农民作出的牺牲。当然,这个牺牲,对于农民来说,是无奈的,因为它是政策性的。
在农民们为国家防止通货膨胀付出巨大损失的同时,我们的贫富差距却绝对意义的在继续加大。我以为,这就是目前我们社会最大的不公正。我们不能只从电视上看那些少得可怜的“新农村”和城镇化,要知道,中国的农村太广大,人口太多。
金融危机以来,都知道扩大内需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长远之策。而扩大内需中,最具持续性的就是百姓消费。中国农民在百姓中的比例,应该是最大群体吧?让最广大的农民富起来,才是最持久最巨大的消费。
我们现在不是从政策上想办法藏富于民和藏富于农,只是靠国家重点工程拉动,何来可持续?
关于家电下乡,我们再问问队长:
问:你们队,有几家享受了家电下乡好政策的?
队长:好像只有两家?
问:为什么?
队长:再便宜的东西,都要钱呵!
我不是经济学家,但我了解现在的农民,他们确实太不富裕,太缺钱了。在中石油的员工们花20亿购买价值200万一套的个人住宅时,我们不妨作个对比:队长这个生产队,灾后重建的全部个人投入,都还没有达到中石油员工一家人的购房投入,200万人民币。
我只想问问专家,问问制定政策的决策者,中国农民,到底在每一次通胀来临之前,为国家付出了什么?为富人们付出了什么?
-全文完-
▷ 进入致龄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