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寻找瓦雷金诺汉中树洞

发表于-2009年08月28日 晚上9:55评论-5条

青岛是一座风光旖旎的海滨城市,素以“红墙绿瓦,碧海蓝天”享誉中外,如珍珠一般散落海滨的欧式别墅为这座北方名城涂抹上了浓重的异国情调。一律的石材墙体,尖顶圆窗,都是很有些来历的。其中的某一座,蒋介石、宋美龄夫妇曾经住过,后来的主人是林彪,而它最初的主人却是白俄,即“十月革命”后逃亡远东的俄国贵族、资本家或是战败的白军将领。不仅青岛,哈尔滨、大连、上海、巴黎、伦敦都遍布了这些失败者流浪的足迹——一群失去祖国的落魄之人。他们有的是闻风而逃,有的是被苏维埃政权驱逐出境,不管怎么样,总比留在国内被新政权以革命的名义清洗掉要好得多。

仅就字面意义而言,“革命”似乎总粘带着浓重的不可遏止的激情——改变命运。说起来豪迈坚定,总不免让人热血沸腾,但其背后却隐藏着一幕幕人间悲剧。那种旨在消灭一个阶级的肉体或改造其灵魂的暴力革命,往往充满了咸腥味。无耻事件披着革命的外衣,以革命的名义可以疯狂地打砸抢烧,天天都在进行刑事犯罪,任意剥夺他人生命和财产却无人敢问。地主、富农、资本家、手工业者累世积聚的财富突然被宣布为非法,一夜之间变成无家可归的穷人,稍有反抗就肉体消灭。文盲懒汉无赖二流子摇身一变成了主人,革命使国人集体丧失意识能力。革命就意味着流血、荒谬、饥饿、动荡不安、失范无序,以及新一轮的道德沦丧。

俄历1917年十月,一些不愿意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沙皇水兵在托洛茨基的鼓动下倒戈,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向沙皇的冬宫开炮,一场类似巴黎公社骚乱的十月革命以无产阶级登上俄国历史舞台而宣告胜利(尽管托洛茨基后来也反对十月革命,尽管那些水兵后来也造了十月革命的反)。对于这场对每个俄国人甚至全世界人都显得无比惊心动魄的暴力革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军医的尤里?安德烈耶维奇?日瓦戈是衷心欢迎的,他曾说:“多么高超的外科手术啊!一下子就巧妙地割掉了发臭多年的溃疡!直截了当地对习惯于让人们顶礼膜拜的几百年来的非正义作了判决……这是空前的壮举,是历史上的奇迹。”日瓦戈医生还以实际行动表明自己对新政权的拥护。他打报告到兵役局,两个星期后鄂木斯克的军校录取了他,他成了一名军医。当他所在的医院里不少人辞职的时候,他坚决地留了下来,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期待自己很快成为统治阶级的一分子。

可是,对于一位有着独立的思考和判断能力的俄国旧知识分子来说,要想成为新的统治阶级的一员很难很难!日瓦戈很快地发现:“医院里已经开始分化。对那些迟钝得让医生感到愤懑的四平八稳的人来说,他显得是个危险分子;在那些政治上走得很远的人看来,他的色彩还不够红。他就是落到这样一种不上不下的处境,他对这部分人显得落后,对另一部分人又难以接近。”更为严重的事件,是十月革命后的莫斯科粮食及日用品供应奇缺,日瓦戈一家根本无法维持正常的基本的生活。为了不至于全家饿死,他们举家迁往乌拉尔,在一个叫瓦雷金诺的村子里过起了自给自足的隐居生活。

日瓦戈是西伯利亚一个富商的儿子,但很早便被父亲抛弃,同母亲相依为命,十岁又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做过神甫又是高级知识分子的舅舅尼古拉把他寄养在自己的朋友格罗梅科教授家里,他和教授的女儿冬妮娅青梅竹马,大学毕业后和冬妮娅结为恩爱的夫妻。冬妮娅的外祖父克吕格尔是西伯利亚著名的地主兼企业家,他开着许多工厂,拥有大片的森林和土地,瓦雷金诺是他的领地。革命到来的时候,克吕格尔仓皇逃往国外,瓦雷金诺成了一座巨大的荒园。然而,格罗梅科一家,早在上一代就和敛财的欲望分了手。回到瓦雷金诺,只是想找一块地方种菜、种粮食,远离莫斯科那要人命的饥饿。格罗梅科教授对昔日克吕格尔在瓦雷金诺领地的管家,现在瓦雷金诺的实际主人米库利钦说:“我们只要倒塌的空房子里的一个角落。要菜园旁边谁也不要的白白荒芜的一小块土地。别人看不见的时候,再从树林子里拉一车劈柴。”

日瓦戈一家是在那年的初春时节到达瓦雷金诺的。不久草木便披上了绿装,特别是米库利钦房子后面的那条叫作舒契玛的山谷,野樱、赤杨、胡桃更是一片碧绿。几夜之后夜莺开始歌唱。春天的最初信息是解冻。就像过谢肉节似的,空气中散发着薄油饼和伏特加酒味。太阳在树林里无精打采地眯缝着油光光的小眼睛,睡意朦胧的树林半避着睫毛似的松针,水洼在中午泛着油腻腻的光。大自然在打瞌睡,伸懒腰,翻了一个身又睡着了。春天的瓦雷金诺该有多美啊!那年的秋天干燥、暖和。他们在雨季和严寒到来前把土豆挖了出来。除了还清米库利钦的之外,他们还收获了二十袋土豆。相对于那些还在忍饥挨饿嗷嗷待哺的莫斯科市民来说,日瓦戈医生简直是个遭人嫉恨的富翁了。不,这还不够。所有的土豆都收藏在地窖里,那里还有冬妮娅腌的两桶黄瓜和两桶酸白菜。新鲜的卷心菜一对对地系在一起挂在房梁上。准备过冬的胡萝卜埋在沙子里。沙子里还埋着收获相当多的萝卜、甜菜、芜青,而阁楼上还堆放着不少豌豆和青豆。日瓦戈医生一家的选择是对的,远离热闹而饥饿的首都,来到富庶却祥和的西伯利亚,瓦雷金诺在那个动荡不安的世界简直是一个奇迹!

在宛若世外桃源般的瓦雷金诺村,惊恐不安的日瓦戈一家度过了一段富足而平静的日子。医生每天写札记,和岳父格罗梅科教授一起在宽大的书房里阅读原来主人来不及搬走的书,他们还探讨哲学问题,以及普希金。冬妮娅居然又怀孕了,这让医生很高兴。在瓦雷金诺,医生隐瞒了自己的职业技能,他没给任何一个村民看过病,他俨然成了一个农夫,只操心自己种的粮食和蔬菜,整天的地里劳作,喂饱肚子延续生命成了一个俄国旧知识分子家庭最大的人生追求。农闲时节,日瓦戈医生会骑了马去很远的尤里亚金市图书馆看书,在那里,他邂逅了儿时的伙伴,作军医时的老搭档拉拉。医生经常借了去尤里亚金图书馆看书的由头,去了那座带雕像房子对面的拉拉的家里和拉拉幽会,并且双双坠入爱河。这样激情的充实的岁月似乎可以一直进行下去了,可是某一天,在从拉拉家返回瓦雷金诺的路上,日瓦戈医生被当地的红军游击队绑架了——他的身份暴露了,游击队缺一名军医。游击队的领导恰好的米库利钦的儿子,一个性情古怪夜夜失眠的年轻人,晚上要医生陪他睡在帐篷里,医生连逃跑的机会也没有。他三次试图从游击队里逃走,但三次都被抓回来。

战斗很激烈,白军和红军比赛残酷,你报复我,我报复你,使暴行成倍增加。鲜血使日瓦戈医生呕吐,涌进他的喉咙,溅到他的头上,浸满他的眼睛。一位被白军砍去手脚的游击队员气息奄奄地爬回营地,向战友们讲他在白军令人发指的酷刑:“他们把人活活煮死,活剥皮,揪住你的衣领把你拖进死牢。你往四外一摸——囚笼。囚笼里装四十多个人,人人只穿一条裤衩。不知什么时候打开囚笼,把你抓出去。抓着谁算谁。都脸朝外站着,像宰小鸡似的,抓住哪只算哪只。真的。有的绞死,有的枪毙,有的审讯。把你打得浑身没有一块好肉,往伤口上撒盐,用开水浇。你呕吐或者大小便,就叫你吃掉。至于孩子和妇女,噢,上帝呀!”

日瓦戈医生是托尔斯泰主义的忠实信徒,他从小在知识分子的环境中长大,受过良好的教育。上大学后读过许多哲学、历史和文学著作,再加上宗教的影响,使他童年时代的同情心发展成强烈的博爱精神。他是个正直、诚实的旧知识分子,他喜欢思考,对任何现象都能独立判断。他对桑杰维亚托夫说:“我是非常赞成革命的,可是我现在觉得,用暴力是什么也得不到的。应该以善为善……”残酷的暴力让医生目不忍睹,对革命开始绝望。

寻着机会,日瓦戈医生历经艰险逃回尤里亚金市。这时的日瓦戈医生是一个瘦弱不堪的流浪汉,肩上挎着一个背包,手里握着一根木棍,满脸深棕色的胡子已经发白了。他走了很久,一半路都是沿着铁路线走的。白军丢下的火车成了沿途抢劫的土匪的堡垒,躲藏的刑事犯和政治难民的避难所,成了死于严寒和斑症伤寒者的公墓。行路人一见行路人就躲;两人相遇,一个杀死另一个,为了自己不被对方杀死。还出现了个别人吃人的现象。人类的法则失灵了。兽性发作。人又梦见了史前的穴居时代。

日瓦戈再一次来到那座带雕像房子的对面,可是拉拉却不在了。拉拉听说日瓦戈医生出现在尤里亚金,以为他要去瓦雷金诺,便带着女儿卡坚卡去那找他了。从拉拉留下的字条里,日瓦戈知道了他的家人的下落:“他们到了莫斯科。冬妮娅生了个女儿。”后来才知道,格罗梅科教授一家被苏维埃政府驱逐出境,冬妮娅带着两个孩子和她父亲一起到了巴黎,从此再没有和丈夫日瓦戈医生见过面。日瓦戈不得已暂时和拉拉母女生活在一起,他想回莫斯科去找家人,但路途遥远艰险几不可能,拉拉对医生说:“你必须回到自己亲人身边去。我多一天也不留你。但你看见周围的形势了吧。咱们刚并入苏维埃俄国,马上便被它的崩溃所吞没。……一个自杀的西伯利亚百万富翁的儿子,妻子又是当地地主兼工厂主的女儿。在游击队里呆过,又逃跑了。不管怎么说,这是脱离革命部队,是开小差。”医生和他的家人都成了为新政权所不容的人。拉拉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她的丈夫安季波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俄国军官,后被敌人俘虏。十月革命后他逃了出来,隐姓埋名参加了红军,成为一名出色的红军指挥员,战功卓著却因做过旧军官的经历始终不被上级领导所信任。他明知道妻子就在尤里亚金却不敢相认,眼看母女俩过着艰难的生活,却无能为力,只好托人暗中照应。

尤里亚金的阶级斗争形势越来越严峻,日瓦戈和拉拉的安全期过去了,他们这样的阶级异己分子必然要遭到逮捕。拉拉说:“无法逃脱,也无处可逃。但可以躲到隐蔽的地方,退居次要地位。比如上瓦雷金诺去。我仔细考虑过瓦雷金诺的房子。那是个非常偏僻的地方,那里一切都荒芜了。我们在那儿不碍任何人的眼,不像在这。”医生还是想回莫斯科寻找家人的下落,但后来收到的一封冬妮娅转托拉拉交给他的信让他彻底绝望了!那封信是冬妮娅寄到拉拉家的,写信的时候,妻子还不知道丈夫是否活着,只知道他在某一个黄昏,在本该回家的路上神秘地失踪了。因为她父亲和伯父的事受牵连,更因为她的外祖父克吕格尔,冬妮娅一家成了不受欢迎的人,包括医生。苏维埃政权要驱逐他们一家出境,他们的目的地很可能是巴黎,那是医生小时候到过的,冬妮娅的父亲、伯父接受教育的地方。骨肉分离的时刻,冬妮娅绝望地说:“让外给你画个十字,为了我们无休止的分离,为了各种考验和茫然的相见,为了你将走过的十分漫长的黑暗道路。……再见啦,该结束了。他们催我了。就像发出了拖我上刑场的信号。尤拉,尤拉!”日瓦戈医生悲痛于绝,昏倒在沙发上。

科马罗夫斯基的到来也促使日瓦戈医生和他的情人拉拉最终做出了重返瓦雷金诺的决定。阴险的律师和无耻的政客科马罗夫斯基毁了拉拉的一生。拉拉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和拉拉的母亲公开来往,他是拉拉的母亲的情人。在拉拉的母亲去世后,科马罗夫斯基以帮助拉拉的名义长期霸占了她,那时她还是个中学生。拉拉和安季波夫结婚后才暂时摆脱了那个流氓的纠缠,可那个流氓竟然失魂落魄地找到尤里亚金来。他劝拉拉和他一起去远东,他要就任远东共和国的司法部长。拉拉为了摆脱他就和日瓦戈悄悄去了瓦雷金诺。

一个灰暗的冬天的早上,他们离开了尤里亚金。天黑以前雪橇飞驰进入瓦雷金诺,停在日瓦戈一家住过的房子前。他们像强盗似的冲进屋子,一部分家具还完好无损。在荒无人迹的瓦雷金诺,没有人能把开头的破坏完成到底。米库利钦逃走了,他们住进了昔日管家的房子里。当晚他们用洗衣服剩下的热水痛痛快快地洗了个澡。到了深夜一点钟,一直装着睡着了的拉拉真的睡着了。冬天的瓦雷金诺清冷安谧,日瓦戈医生的周围是一片充满幸福、散发出甜蜜的生活气息的宁静。灯光在白纸上投下一片悠闲的黄影,在墨水瓶的瓶口上洒了几滴金点。窗外的微微发蓝的冬天的寒夜。医生看见枕着雪白枕头熟睡的拉拉和她的女儿卡坚卡,洁净的床单,洁净的房间,她们两人洁净的轮廓,同洁净的冬夜、白雪、星星和月牙融合成一股意义相等的热浪。它穿过医生的心底,使他兴高采烈,并由于感到身心洋洋得意的洁净而哭泣。有一处洁净的居所,有一段平静的不被外界打扰的生活,有情人在身边陪伴,这是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里多么奢侈的享受啊!但愿这样和平宁静的日子能长久。

可是,狼来了!“四只狼并排站着,嘴脸朝着房子,扬起头,对着月亮或米库利钦住宅窗户反射的银光嗥叫。”在这里,狼的出现隐喻了日瓦戈周围无时不在的威胁,疯狂的逮捕、清洗、肉体消灭。他一整天都在回想的狼已经不是月光下雪地上的狼了,而是变成有关狼的主题,变成敌对力量的代表,这种敌对力量一心想要毁灭医生和拉拉,或者把他们挤出瓦雷金诺。

那狼是科马罗夫斯基。他带来了一些坏消息:拉拉的丈夫,化名为斯特列尼科夫的人被捕了,判处极刑,判决已经执行;尤里亚金的铁道线上停着正在生火的远东政府的专列,给他这个未来的司法部长和他的正在邀请的助手留了座位。科马罗夫斯基要拉拉和她一起走,惊恐无助的拉拉请求医生的帮助。在科马罗夫斯基的请求下,医生假意答应和拉拉一起离开瓦雷金诺,让拉拉随科马罗夫斯基坐雪橇先走,他随后就到,拉拉这才答应走。实际上,那个无耻的政客连哄带骗地把拉拉挟持到了远东,让拉拉做了他的妻子,他的政治生命的牺牲品。后来远东共和国被苏俄打败,科马罗夫斯基逃亡国外。拉拉一回到莫斯科便被关进劳动营,女儿卡坚卡也成了无人照看的孤儿,她的悲剧是恶棍科马罗夫斯基一手造成的。

日瓦戈一个人留在了瓦雷金诺。他马上就后悔了:“我干了什么?我干了什么?我把她送走了,舍弃了,让步了。”他渐渐地丧失了理智,酗酒发疯。他天天只写关于拉拉的札记,沉浸在痛苦的回忆中。这时候,拉拉的丈夫,化名斯特列尼科夫的那个红军指挥员也来到了瓦雷金诺。他是被人出卖后,红军要逮捕他,他才被迫逃到这来的。他想临死前见妻子女儿一面,历尽难以想像的艰辛和千百次的冒险,穿过西伯利亚来到瓦雷金诺。可是竟不能够,斯特列尼科夫和自己挚爱一生的家人擦肩而过。对身处险境的人来说,瓦雷金诺无疑成了他们最后的避难所。那天晚上,两个男人彻夜长谈,说起他们共同热爱的女人,说起他们非常熟悉的那个女人的一举手一投足。可这时候,拉拉已经成了一个虚幻的影子离他们远去了。极度的恐惧和绝望,使得斯特列尼科夫第二天早上在雪地里开枪自杀。他和妻子六年的离别,六年难以想象的忍耐。他想在赢得全部的自由后,再全部属于自己的妻子和女儿,那时候他的双手便被解开了。可是他的打算都落空了,他们将抓住他,不让他分辩,朝他扑过来,又喊又骂地堵住他的嘴。

瓦雷金诺的幸福时光是非常短暂的,那个理想中的避难所并不能替主人遮挡迎面袭来的所有的劫难,在那场规模空前的大革命中,全苏俄的任何一个地方,近在莫斯科,远在西伯利亚都不能幸免于难。除非他们身处国外,比如巴黎,比如青岛。日瓦戈医生在新经济政策开始的时候回到莫斯科,那是苏联历史上最难于捉摸和虚假的时期之一。他比从游击队回到尤里亚金的时候还要瘦弱,还要孤僻,脸上的胡子也更多。从瓦雷金诺到莫斯科,一大半的路是医生用双腿走过来的。日瓦戈后来和一个工人的女儿结了婚,那个女人很爱他,为他生了两个女儿。可是医生一直拒绝出去工作,在他的同父异母的弟弟的劝说下,他好不容易答应去一家医院上班。遗憾的是,医生在上班的第一天,由于突发心脏病死在赶往医院的人行道上。

《日瓦戈医生》的结局很悲惨,它没有通常的反映大革命的文学作品的饱满的激情和颂扬,相反,它借助一个俄国旧知识分子的命运,反映了十月革命存在的许多问题和困惑,并且引发我们深沉的思考。作者帕斯捷尔纳克借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医生的口表达了自己对十月革命的看法:“我想,集体化是一个错误,一种不成功的措施,可又不能承认错误。为了掩饰失败,就得采取一切恐吓手段让人们失去思考和议论能力,强迫他们看到并不存在的东西,极力证明与事实相反的东西。由此而产生叶若夫的前所未闻的残忍,由此而公布并不打算实行的宪法,举行违背选举原则的选举。但是当战争爆发后,它的现实的恐怖、现实的危险和现实死亡的威胁同不人道的谎言统治相比,给人们带来了轻松,因为它限制了僵化的语言的魅力。”

以这样的革命观和战争观是很难通过前苏联意识形态检查的,《日瓦戈医生》自1956年诞生之日起长期在苏联遭到批判,作者的命运并不比那个可怜的医生好多少。即使《日瓦戈医生》在西方很受欢迎并获得1958年诺贝尔文学奖,帕斯捷尔纳克也迫于压力不得不公开声名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鉴于我所从属的社会对这种荣誉的用意所作的解释,我必须拒绝这份已经决定授予我的、不应获得的奖金。希勿因我自愿拒绝而不快。”

帕斯捷尔纳克用了八年时间写成了一部经典的世界文学名著,《日瓦戈医生》是继《战争与和平》之后前方位反映俄罗斯民族,尤其是知识分子命运的一部史诗性的力作,是一部充满人道主义光辉的深沉厚重的小说,体现了作者对那一段历史的深沉思考。对比时下国内写作者的浮躁、轻薄,以一年写两三部长篇的速度,又缺乏对现实的远距离大角度的重现,媚俗和一味歌颂迎合的丧失判断能力的写作,只会产生越来越多的速朽的文学垃圾。一个为文学而生的人,要想使自己的作品不朽,要想赢得长久的尊重,必得如帕氏一样,独立思考,只凭良知,还要耐得住寂寞。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汉中树洞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静月清荷点评:

一个为文学而生的人,要想使自己的作品不朽,要想赢得长久的尊重,必得如帕氏一样,独立思考,只凭良知,还要耐得住寂寞。
《日瓦戈医生》关于这部书的来龙去脉,学界多有介绍,此不赘。总之是如雷贯耳。然而一旦捧读,感觉如何呢,大概又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吧”。
以往阅读诺贝尔文学奖著作的经验告诉我,越是博大精深的著作,对我越是如隔靴搔痒。徒唤奈何!
然而读此书情形稍好,虽然不明白的地方仍很多。
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读后感,就是:应该用全人类的利益代替阶级的利益;在一个国家内,则是用全民族的利益代替政党的利益。
我以为,每一个自以为是知识分子的中国人,读读此书都有好处。即使一时不理解,时间长了,就会理解的。看了你的这篇文章,我倒是对《日瓦戈医生》明白了许多,赶明儿,会找来再细读!

静月清荷点评:

或许我解读的还不及作者的万分之一,但是,能力所及也只有如此了,请见谅!

文章评论共[5]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对散文版面的支持,问候秋安!at:2009年08月28日 晚上10:38

静月清荷-评论

很难懂的文字,我解读的不及大哥的万分之一,不足的地方,请谅解!at:2009年08月28日 晚上10:50

西子xizi-评论

问好树洞,周末快乐!at:2009年08月29日 上午10:29

心无垠-评论

简析一部经典的巨著就是很了不得了,而且是那样的脉络清晰,事例精要。读品本文增知长见,在对文学创作中那总严谨真然的态度当发扬光大~~~欣赏佳作。问好了汉中树洞朋友!at:2009年08月29日 下午6:26

美泉-评论

敬佩朋友能把名著解读到如此境界,欣赏了。问好汉中!at:2009年08月30日 上午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