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农历打交道甚少的人,当七夕悄然到来的时候,不免感觉有些突然。七夕节,咋说来就来了呢?是的,农历上一页页揭过的传统节日,总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因为我们成年人在平常的日子里,关心的是身边的人,眼前的事,以及自己着手规划的未来。
现在,我们每天的工作日程都是用公元纪年安排的。什么时候发工资,什么时候有演唱会,什么时候有球赛直播,我们都不会考虑去用农历记事。当我们认认真真地去期待,去筹备一个节日的时候,这个节日要么是浪漫的“2.14”,要么是关乎长假的“五一”,“十一”等非传统节日。而真正年复一年的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些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端午,中秋,还有我们熟知却又很“山寨”的“三月三”,“七月半”等节日。他们能够历久不衰的传承下来,跟儿童对它们的热衷有莫大的关系,甚至居功至伟。
春节无需赘言,没有哪一个小孩子不期待的。如果谁说自己小时候不是整天眼巴巴的数着日子盼过年,那他不是早熟就是心理不健全。过年的时候,节日的主角无疑是那些豆蔻年华之下的孩子们。着新衣,穿新鞋,吃零食,领红包``````,貌似这几天是每一个小朋友一年当中手头最充裕,感觉最幸福的一段时光。然而那些已经为人父母,刚步入青年的人,似乎对春节已然没有了像小孩子那般的期待,甚至是有些厌倦了。的确,春节一到,就意味着工作要停摆,学习要缓期,收入要骤减,支出要狂飙。但是没有办法,父母们疼小孩,春节就传承下来了。
其他的节日也基本如此,小孩子喜欢吃粽子,尝月饼,品鸡蛋,对节日的理解也就局限在吃和玩上面。一旦到了该吃这些东西的节日,他理所当然的认为,端午是粽子节,中秋是月饼节,“三月三”是鸡蛋节。长辈不给吃,自然是说不过去的,况且小孩子之间攀比心理强,别的小孩子有得吃,自己却只能喝西北风,那还不在家里闹翻天?
小孩子嘛,玩火,玩水是天性,这有水有火的玩法又岂能放过?而清明,“七月半”是他们纵情水火的绝佳机会,所以清明流传了下来,上不得台面的“七月半”这种无中生有的节日也屁颠屁颠的延续下来了。
再看看那些如重阳节之类的传统节日,遍插茱萸,登高远望等活动,小孩子又这么可能会对它们来电?所以这些节日,近乎没落到鲜有人问津的程度了。对了,重阳节是几月几号?是不是为了纪念那个什么全真教的创始人王重阳来着?现在看来,一个节日的红火与否,跟他的习俗是否和小朋友的需求挂钩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而七夕节的不溫不火,也就似乎顺理成章了。
七夕节是哪类群体的节日,小孩子们可能并不清楚。但是他们知道,这一天,学校不放假(暑期培训),没有好吃的,没有好玩的,他们自然不会去理会牛郎啊织女啊什么的。少了吃喝玩,一切都是扯淡。
的确,没有了节日迷中的主力军助阵,七夕节自然只能满目萧索,只能成为某些商家的兴奋剂,以及一批批剩男剩女们打发无聊和空虚的噱头。所以,要想让七夕节扭转颓势,只能是寄希望于小孩子们一个个都性早熟,但是,这可能吗?
还有一点值得说明,中国情人节源自古老的神话中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经典爱情故事。不说其情节空洞让人不明就里,就连相会的版本也可谓是五花八门,莫衷一是。况且过节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实物作为寄托节日性质和内涵的东西,确实让人不知用什么方式去表达节日的祝福。正所谓人不能活在幻想当中,现在是市场经济,还是有一些实在点的东西作为交流好一些。现在流行相互送玫瑰花和巧克力表达爱情的方式还是西方情人节的那一套,如果没有这些舶来品,每对恋人在节日这天岂不是仅仅相互聆听对方讲一段牛郎织女的故事就没有下文了?或者假设有一对恋人,七夕这天,男生对女生发动情话冲击:“宝贝,我爱你,就像牛郎爱织女!”那女生可能只有这样说才能吻合节日的氛围:“我们会像牛郎织女那般相爱,所以,我们最好分隔两地,不准互发短信,不准不打电话,更不能玩qq视频,而且每年只见一次面,只有这样,才能找到七夕的感觉,才能重温经典的爱情故事。”
我的天,倘若真是这样,这节日,不过也罢。
-全文完-
▷ 进入╰晨风微寒→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