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太平天国时期,民间酒令中 ,有一种叫做“百姓,洋人,官”,流传甚广(实际上,现在也在流传),其所由产生的社会依据是:清政府腐败无能,在洋鬼子面前卑躬屈膝,一副奴才像。凡为朝廷命官者,均怕洋人
而洋人趾高气扬而又无法无天,视中国的若粪土,但却害怕老百姓,勘称“老鼠见了猫”似的胆战心惊。因为“义和团”、“小刀会”等民间武装,着实叫洋鬼子们望而生畏。
而百姓呢,天不怕,地不怕,却独独怕官。理由无它:官们,掌握这百姓生杀大权;谓之“人心似铁,官法如炉”的,专门用以对付老百姓,不得不怕的。
这就有了一种循环降伏的图示:
百姓怕官
官怕洋人 洋人怕百姓
拿现代的话来说,真有一点搞笑。
(我的电脑打不出箭头来,想来读者诸君会理解的。)箭头代表一种权威与制约。
说出来就是这样一句通俗的话:“百姓怕官,官怕洋人,洋人怕百姓”。
用在酒令中,则说出“官”的,赢于说出“百姓”的;而输于说出“洋人”的;
说出“洋人”的,赢于说出“官”的,而输于说出’百姓”的;而说出“百姓”的, 则赢于说出“洋人”的,却输于说出“官”的。
输者罚酒,不在话下。
俱往矣,“太平天国”早已成为历史旧事,被人遗忘了。
但那旧日的酒令却流传了下来。迄今,在城市乡村,饭店酒家时有所闻。令人感觉既好笑又有趣。
细下一想,这酒令不特于往昔应运而生,就是在今天,也还真有几分道理:
百姓若不怕官,这天下还有太平日子可过么?
——可见,“百姓怕官”,变相也就是一种极通俗的法制观念。
至于“官怕洋人”和“洋人怕百姓”,许就别有一番新的含意了:
如今,国际社会还有一些“人权楷模”的经济大国,做出气势汹汹的模样,真想像昔日对待清王朝那样来对待中国政府,“官”,说什么也不能“怕洋人”吧?
——看来,“官怕洋人”,或许恰是一种象征性的警示和呼吁,表现出民众对国家民族大事的关切与维护之情。
而“洋人怕百姓”,也异曲而工同地体现出了一种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坚韧的国民性格:昔日洋人怕百姓,如今,洋人则不独不怕百姓,简直在百姓面前还有点翘尾巴了,那算干啥?!
不过回头一想:又何苦要“你怕我,我怕他,他又怕你呢?”
如今,无论国际国内,缓和、和谐和稳定,对话、理解和换位思考都是人心所向的公共话题;也是势在必行的发展趋势。洋人也罢,官也罢,百姓也罢,重要的并不是谁怕谁,而是谁也不要怕谁,谁也不用怕谁。
理解、合作与团结,会造就一个和平的、安定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
若真要是弄出个谁怕谁来,许这世界便将真正的永无宁日也说不准的。
但愿百姓不要怕官;官不要怕洋人;洋人也不不要怕百姓!
善哉善哉!
——倘若真能如此,毛泽东所谓“环球同此凉热”和中国的强盛,就果真是指日可待而且毫无疑问的了!
月光书屋文稿 杂文
-全文完-
▷ 进入马贵毅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