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大时代需要鲁迅么西山隐智

发表于-2009年08月22日 凌晨3:17评论-8条

近来发现不少文章针对中小学教科书下架鲁迅杂文的评论,天涯、烟雨红尘、青藤、好心情、红袖添香等网站都零星可见,其中xiouyu的《鲁迅,“我”拿什么拯救你》;心灵苦渡的《鲁迅先生真该活到今天》;90后张斌的《鲁迅,他们害怕了!他们害怕了!》,都是继本人作品《我的前辈鲁迅》和《续评韩寒是当代鲁迅》之后杰作。虽然视觉不同,但观点基本一致,就像网友评论的那样:“现在好多人想借批鲁迅来出名,直言赞鲁迅的实在不多了。”

我困惑的问:“这个时代需要鲁迅么?”

《热风》编集时,鲁迅对当时令人窒息的社会现状感到"寒冽",以"热风"命名集子,正反映了鲁迅主张深刻批判社会,促醒人们去改革社会的强烈愿望。

现在,很多人梦回唐朝“开元盛世”而沾沾自喜;甚至有“教授”在“媒体报告”上疯狂鼓吹“中国绝大部分人口已经步入小康生活”。美国深陷金融风暴,“专家”又跳出来高喊:“中国可以拯救世界经济!”,西方很快回应:“倡议世界出现美国和中国统领的g2格局”!我冷汗直冒,好在温家宝总理还在西方访问,在记者会上当场就否定此说。

我们很感谢温总理,这才是务实的人民好总理,一语点醒梦中人啊!

中国经济如果仅仅用数据来说话,如2009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1%,2009年5月份cpi下降1.4%ppi下降7.2%,2009年4月份cpi同比下降1.5%ppi同比下降6.6%,一季gdp增6.1%cpi降0.6%,一季度企业景气指105.6,2009年2月cpi、ppi双降,2009年1月cpi增长1.0%,2008年我国gdp增长9.0%,2008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10.4%cpi上涨7.9%,07年gdp增11.4%cpi增4.8%。

也许老百姓不会看这“股票”似的玩意,涨涨跌跌,充满风险。如今通货膨胀,经济下滑,金融危机,还有畸形发展需要进行调整的房地产。于是从上到下,从信贷针对中小企业大幅度放宽政策,由此可见政府对经济复苏所做的不懈努力。

难道这不是一种良好的经济改革吗?鲁迅(对于《热风》)曾解释说:"无情的冷嘲和有情的讽刺相去本不及一张纸,对于周围的感受和反应,又大概是‘如鱼饮水冷暖自知‘的,终结这句“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就是最好写照。只有充分认识自己不足,才能去改正。谁指出这种不足呢?当然是这些冷暖自知的鱼啦!!鲁迅能做好这条鱼,我们何尝不能呢?

可怕就可怕有的鱼不知“冷暖”,并且将自己的“暖”残忍的强加于鱼。对于这些痛苦的鱼,正好鲁迅有文《华盖集》应对,“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痛苦的鱼也只能“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如同“放一点可恶的东西在他面前,使他有时不舒服","得到一点呕吐”------即鲁迅名篇《坟》!

大家变成一江腥臭腐烂的死鱼,埋没于坟里,“长此以往鱼将不鱼”了,只会贻害后世啊。

那些疑鲁、推鲁、倒鲁、弃鲁、甚至要恨鲁的做法,未免有些“过河拆桥”!

1927年,蒋介石叛变革命,大肆屠杀共[chan*]党人,犯下了累累罪行。当时目睹了敌人暴行的鲁迅先生愤然命笔,写下了这样一首诗:"这半年我又看见了许多血和许多泪/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泪揩了,血消了/屠伯们逍遥复逍遥/用钢刀的,用软刀的/然而我只有‘杂感‘而已/连‘杂感‘也被‘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时/我于是只有‘而已‘‘而已‘。"后来他就将写于这一年的杂文集命名为《而已集》,把自己"那些吞吞吐吐、没有胆子直说的话,都载在《而已集》里",表达了他对国民党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极大愤慨和决心用手中的笔同他们斗争到底的决心。

今天有人害怕鲁迅,就害怕鲁迅的那篇《伪自由书》,鲁迅尖锐指出:"《自由谈》并非同人杂志,‘自由‘更当然是一句反话。"即以鲁迅的文章而论,凡针砭时事,揭露黑暗的,要么被删节,要么被禁止。名集为《伪自由书》,意思是并无言论的自由,这正是对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的有力揭露。

现在是经济强国和平发展时期,不需要暴力革命,但需要鲁迅的精神,需要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繁荣的现代化大国。如果歪解了鲁迅,害怕了鲁迅,抛弃了鲁迅,说明内心有鬼。如同贪官见到纪检,心里总是很虚。

当今教育飞跃发展,高中生大学生比比皆是,能看懂的文章也比比皆是,如果写出来满腔热血的爱国热忱遭到盖帽,就有些可笑了。

实不知“愤青”是谁弄出来的贬义词,美国及西方弄不出这样的词!中国人四大发明之后,就喜欢“发明”帽子,怎样的帽子适合哪类人,他们就绞尽脑汁去发明。难怪电灯、电话、电视、电脑等等都是外国人的发明专利。

不写了,否则有人要在我头上发明了。但是总得提醒一句:“鲁迅永远活在国人心中,社会进步需要他。”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西山隐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心灵苦渡点评:

深刻的文字!说的没错!“鲁迅永远活在国人心中,社会进步需要他。”

文章评论共[8]个
龙萍儿-评论

中国永远需要鲁迅精神,丢弃了鲁迅的文字,是中国的悲哀。问好朋友。at:2009年08月22日 早上8:56

鲁速-评论

《鲁迅全集》我通读了一遍,如今正看第二遍。鲁迅的文章对我的印象是:一是思想内容深刻。鲁迅的思想不是许多人认为的晦涩,而是深刻。从早期的几篇文言文可以看出,鲁迅对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哲学非常精通,他刚开始研究尼采、叔本华、康德、黑格尔、达尔文等人的哲学,后来研究马克思和列宁的哲学,所以他的思想非常深刻,是当代作家难以比拟的。二是知识非常广博。不管是外国还是中国的,不管是中国现代的还是古代的,他都能信手拈来。鲁迅的文章如《坟》中的好多杂文,都是日常事件说起的,如照相、胡须、看镜、牙齿等,但是联系非常广泛,这没有广博的知识做后盾,决然不能写出如此深刻而精到的文章。三是艺术精巧高超。鲁迅不但对各种修辞手法运用娴熟,而且对当时从国外引进(据说是林语堂先生引进的)的幽默讽刺手法得心应手,所以他的文章读起来既幽默又发人深思。他的杂文并不全是投枪匕首式的,有好多杂文都是委婉说理的,即使有些所谓尖酸、刻薄的杂文,他都是严密论证的,没有一篇是胡搅蛮缠的。这使得他的杂文很有生命力。四是语言精练。有人说鲁迅的语言“文白夹杂、诘屈聱牙”,文白夹杂是事实,但这不是缺点,而恰恰是优点,毛泽东曾说:“半文半古味道长。”文白夹杂比单纯的白话文不仅文学性高,而且显得语言十分精练。所谓的诘屈聱牙,就近于污蔑了。鲁迅的语言最适合写杂文,到现在好多大家还沿用,并不是如刘仰先生所说毛泽东的语言沿用下来了,鲁迅的语言没有沿用下来,其实都潜移默化地沿用下来了。at:2009年08月22日 上午10:38

西山隐智-回复我的第一篇《论韩寒是现代鲁迅》着重分析鲁迅的伟大贡献。我发现有一股子“文人”什么都敢批,什么都去怀疑,连鲁迅都给他们拉出来“文革”。我想问问这些人“谁说鲁迅是神”?是你们把鲁迅戴上面具,然后又去摧毁面具,现在的人为了“名利”二字,什么都要破口大骂,显得自己很有“本事”,真的很无语。 鲁速真正领会鲁迅的“深刻”,有不少人认为鲁迅”肤浅”,就会直白的骂人,说鲁迅不及梁实秋、胡适等等,我想他们是“散文粉丝”吧,一个文人的用途如果仅仅在于散文,我想不如花点钱去游山玩水好了,写得再好的散文,怎么能身临其境去感受呢? 现在网络文学百家争鸣,贪官拉出一个又一个,博文成千上万的在“痛批”,我们看看这些“博文作者”,多数是草根啊,他们站在社会最基层,发出最真实的声音,如此之多的“鲁迅”,社会不进步怎么行?! 我还是那句话“文有所用”才是作家,很多自诩为作家的,只能算是给自己的家而作!!他可以铺开华丽的画卷的换取锦衣玉食,但是对大多数劳苦人民来说,大家为什么会喜欢鲁迅,也就是这个浅显的道理。 鲁迅的文章,我也看了多年,但还是看不够,因为鲁迅如鲁速先生说的那样“深刻”,要研究学习的很多。 at:2009年08月22日 上午10:59

正斜-评论

没有鲁迅和水浒的时代是软弱的。拒绝鲁迅和水浒的时代是即将毁灭的时代。想想也是如果只接受赞美不接受批评的时代能强盛吗。一个找不出胡搞胡来人的时代能不毁灭吗。。。。。。。at:2009年08月22日 上午11:33

西山隐智-评论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at:2009年08月22日 上午11:36

半斤-评论

我们不需要成为鲁迅式的人物,但我们需要学习和吸引鲁迅式的精神!好文,拜读了。问好朋友。at:2009年08月23日 下午6:13

西山隐智-评论

标题------ 大时代需要鲁迅么 开头----- 我困惑的问:“这个时代需要鲁迅么?”中间----- 现在是经济强国和平发展时期,不需要暴力革命,但需要鲁迅的精神,需要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繁荣的现代化大国。如果歪解了鲁迅,害怕了鲁迅,抛弃了鲁迅,说明内心有鬼。 结尾------ 鲁迅永远活在国人的心中,社会进步需要他!”【我想这样可以既可以贯穿全篇,还可以避免重复,标题不仅含有文中多层意思,还明知故问,不以个人观点强加于读者,让读者读完全篇而得出结论】  想不到好心情网有人不明白。 呵呵,浅谈,让大家见笑之。 at:2009年08月25日 凌晨0:33

西山隐智-评论

标题------ 大时代需要鲁迅么 开头----- 我困惑的问:“这个时代需要鲁迅么?”中间----- 现在是经济强国和平发展时期,不需要暴力革命,但需要鲁迅的精神,需要共同努力建设和谐繁荣的现代化大国。如果歪解了鲁迅,害怕了鲁迅,抛弃了鲁迅,说明内心有鬼。 结尾------ 鲁迅永远活在国人的心中,社会进步需要他!”【我想这样可以既可以贯穿全篇,还可以避免重复,标题不仅含有文中多层意思,还明知故问,不以个人观点强加于读者,让读者读完全篇而得出结论】  想不到好心情网有人不明白。 呵呵,浅谈,让大家见笑之。 at:2009年08月25日 凌晨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