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戏说酸文人之二画梅花的女人

发表于-2009年08月21日 凌晨0:07评论-2条

(文/廖又蓉)

一直没搞懂,文人为什么被帖上了“酸”的标签。翻了翻字典,发现《新华字典》中对“酸”字的解释为:旧时讽刺文化人的迂腐,“穷酸”、“寒酸”皆指文人的贫苦和不大方。可是还是没想通贫苦和不大方跟“酸”有什么关系。

最近看了一个典故,茅塞顿开,发现这“酸文人”还真跟醋有关系。“酸文人”这个带有贬义的称呼,就是由“醋子”、“酸子”演化而来的。

文人为什么就那么酸,原来酸文人的祖宗是卖醋的。哈哈,老家在一个叫“酸沟”的地方,这个隋唐时期新郑市东门外一里处的“醋沟”,便是“酸文人”的故乡。即现在河南省郑州新郑的东郊。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役水(即潮河)自阳丘亭东流,经山氏城北,又东北为酢(同醋)沟。唐代李济翁所撰《资暇录》说:“世称士流为醋大,言其峭醋而冠四民之首……又云郑有醋沟,其沟东尤多甲族,以甲乙叙之故曰醋大。”继而又说这些人“衣冠俨然,黎遮望之有不可犯之色,如醋之酸而难饮也。故又谓子酸子。”

暂时不要管这些之乎者也的“酸味”,我们先来看看这段话的意思:

实际上这段话大体意思是说,唐代前后,新郑东郊有许多读书人,虽有知识,但穷苦潦倒,难入仕途,为生活计,只好酿醋卖醋。这些人用驴驮醋,到城区叫卖。因衣冠楚楚,不同于一般商人,也不同于平民百姓,老百姓觉得他们俨然不可接近,就象他们卖的醋一样酸得难喝。于是人们叫他们为“醋子”,俗称“酸文人”。他们的住地,有一小而浅的沟壑,于是人们称之为“醋沟”。这就是称文人为醋子、酸子的出处。由此,“酸”就成为了旧时不得志的读书人的标签,“酸文人”、“酸秀才”、“酸儒腐丁”也约定尘俗,成了潦倒文人的代名词。

明代的时候,醋沟因临近役河(即潮河),遇到河水泛滥,经常被淹没。久而久之,这个有着特殊含义的“醋沟”,在清代的时候就完全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

“醋沟”虽然消失了,但中国的文人却永远被打上了“酸”的印记。 带有明显历史烙印的“醋沟”,是古代凌辱、奚落文人的见证。古时没走上仕途的读书人社会地位之低下,由此可见一斑。

“醋沟”里的文人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他们上进入不了权力社会,下又不能融入民间社会,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其实“从古到今的大部分读书人的处境又和何尝不是如此呢?

所以那些酸不拉唧、满嘴之乎者也的酸文人经常是古时艺人嘲弄的角色、老百姓挪榆的对象。他们认为,酸文人最典型的毛病就是卖弄文墨,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揣度别人心思,评价他人道德,然后发点酸酸的感慨。整天想着的就是“红袖添香,伏案夜读”的美事,时不时还搞点小才子的风流。“酸文人”在民间故事和戏曲中往往被塑造成狡诈、怯懦、迂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肩不能担担、手不能提篮的被嘲讽的男人角色。

睿智、多思、善辩的酸文人当然也有招来对付的啦。

于是,穷要面子活受罪的“酸文人”干脆给自己穿上了厚厚的甲壳。标榜“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们视富贵如烟云,视权势如粪土,不为五斗米折腰。钱和权在逃避现实、孤芳自赏的酸文人眼里成了肮脏的东西?他们开始对那些当官的、有钱的、卖菜种地的,一律不屑一顾,呵呵。

如今,“酸文人”已被广泛化,其义更深更广。读书人的地位也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然而,这三个社会阶层的矛盾冲突仍在继续着。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画梅花的女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紫云山人点评:

意味和暗讽相结合的文字。

文章评论共[2]个
燎原百击-评论

发稿应注意排版规范,期待更好。at:2009年08月21日 晚上9:16

半斤-评论

如何才能叫文人少点酸味呢?问好朋友。at:2009年08月22日 凌晨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