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八月鹊桥仙)走近长城一盏心灯

发表于-2009年08月18日 上午11:27评论-1条

我循着孟姜女的足迹奔向长城,一路上,她的哭声一直在我的耳边回荡,我迫切想知道这位江南柔弱女子是用什么来打动“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大地。

我是在五月的早晨登上长城的。此时的江南已是春和日丽,但北方的天空虽然明媚却难以抵御从大漠吹来的阵阵寒风,令人瑟瑟发冷,亦如当年坚固的长城总是难以抵御匈奴蒙古的铁骑。

顺着山谷远远望去,巍峨的燕山连绵起伏,苍翠辽阔,散发着熠熠生机:青色的山、绿色的树、兰色的天,层次分明,浑然一体,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在这万山丛中一条灰色沿着山顶蜿蜒而上直插云霄——这就是长城。

雄伟的长城终于展现在我的眼前,它宛如一条巨龙静卧在崇山峻岭之巅,时隐时现,连绵不断。其宏伟气势、精湛工艺、固若金汤,令人叹为观止。难怪当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发出感叹:“只有伟大的民族才能创作出如此伟大的奇迹”。我们难以想象,在物质匮乏科技落后的古代社会,人们靠什么来完成如此庞大而艰巨的工程?可惜历史不能重现,我们再也见不到那万人齐聚打磨夯歌的热闹景象和千军万马刀光剑影的战争场面。但长城是不会寂寞的,如今它正呈现出另外一种热闹:五湖四海慕名而来的游客蜂拥而至,络绎不绝,好一派友好祥和、欣欣向荣的景象。历史总是这样具有讽刺意味,就是这堵当年将中原大地与北方大漠隔断千年不相往来的城墙,如今却成了各族人民友好交往的场所。

这一点当年的秦始皇、汉武帝都没有想到,就连600年前的明太祖恐怕也没有想到。他们想到的只是自家的江山永固万寿无疆。为了他们的“家业”,一群群年富力强的民工逼迫从四面八方赶来,一群接着一群,跌跌撞撞,有来无回,犹如走进一个永不见底的魔窟,最终走进了中国千年的文明史,成就了这项世界上最庞大的军事防御体系和中古时代“苛政猛于虎”的杰出代表工程。古老的燕赵大地上演了一幕幕悲欢离合,多少父母失去儿子、妻子失去丈夫、儿女失去父亲。而再多“慷慨悲歌之士”又有何用呢?除了高歌几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博得几句虚名外,还不及江南的一个柔弱女子放声一哭。

这一哭好歹在一千多年之后引起了一个人的注意,他决定不再修造长城,并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守国之道,惟在修法养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也。”说得多好啊!千古兴亡事,得失在人心。纵然再坚固的长城也不过能挡住外来之敌,却挡不住人心的向背。如过不是这位英明的康熙大帝,不知道长城还将修建到何时,还将埋葬多少劳动人民的鲜血和生命。

手摸着那一块块饱经风雨冲刷的青砖,我仿佛听到一声声来自远古凄厉的哭声,闻到一股股血腥的气味。是啊,这每一块砖都是一个生命、一颗文明的种子。如果说长城的雄伟是一种文明,那么孟姜女的哭声何尝不是一种文明呢?它所带给人们的震撼和教训绝不亚于一座长城。历史的步伐总是以一种文明颠覆另一种文明的轨迹前进,每一种文明的外衣下面掩盖的都是野蛮与残忍。但真正的文明是颠覆不了的,它总是在荆棘密布的荒野或不见天日的黑夜发射出微弱的光亮,指引着那些富有正义和良知的人们奔向自由与光明。长城,无疑是中国人心中一只高举着的火把,时刻引领和告诫着国人:人们啊,你们可要警惕啊!(捷克《绞刑架下的报告》)

逝者如斯。长城辉煌而悲壮的历史早已远离我们而去。那些哭声和气味只不过是我的幻觉。我所看到的长城其实不过就是一座城墙、一处景观、一个交友场所,怎么也不像是一座吃人工具、一件战争武器、一堵民族隔墙。我坚信长城是永久的,更是唯一的。

于是,我替那些惨死长眠于长城脚下的千千万万民工感到欣慰,他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孟姜女的声音没有白哭,而我也没有白来。

走近长城,走近长城的历史,我终于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决定把这种感觉带回江南去,去告慰那颗沉冤千年的灵魂。

(注:孟姜女的故乡即作者的老家)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一盏心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澌涵毓点评:

作品构思严密,首尾呼应,以孟姜女为线索,抒写了自己走上长城的所见所闻,触景生情,沉浸滚滚的历史长河,如释重负。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谢您带来的美文和对散文版面的支持,问候秋安!at:2009年08月18日 晚上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