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农历6月24日,是生活在大山里的彝族同胞传统的火把节。——题记
残夏初秋,大山仍然青翠碧绿。
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里的彝族,在这个季节里,欢天喜地的迎来了本民族的盛大节日——火把节。
火把,顾名思义,是用山上的松木劈成一米左右条状的木柴,中间夹上松脂或松明子(松树通红的部分,极易燃火,称为“松明子”),再用藤条扎成的。
平时,在大山之中,村子里亲戚朋友相互来往,没有照明工具,是点着火把,走着山路去的,路较长的,还要带上准备好的备用火把,手中的燃完后,重新接上。
火把节,就是用火把组成的节日。
56个民族56朵花,彝族这朵花,就经年累月的盛开在大山之中。
看看他们的习俗,确实与众不同。
他们的思想,单纯得如同一张白纸,不论年龄,不管男女,在无忧无虑的欢乐中度过一生。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没有长远的观念,只知道快乐今宵。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辛苦苦的劳作,快快乐乐的生活。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块吃,有事大家帮,这是他们祖先传下来的习俗。
“要玩要耍趁(“趁”是抓住此刻之意)年轻,莫等而日(“而日”以后、将来之意)老去了……”,他们说。于是,在乐中苦,在苦中乐,“有一天过一天,快活胜过活神仙”,彝家人就永远不知道什么是烦恼忧愁。
如果有一天你到了彝家山寨,就敞开心扉和他们交往。他们知道恩怨分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给他们一点好,他们可以为你付出一切乃至生命,要是有意招惹了他们,你就可能被古老火药枪盯上。
他们的热情,像熊熊燃烧的火把,走进山寨的任何一家,他们总要把最好的食物拿出来招待客人,他们知道,来的都是客。
煮一块腊肉被火塘(“火塘”当地彝族每家在房屋的堂屋里就地挖一个土炕,春夏秋冬用从不熄灭的柴火燃着叫火塘)的烟熏得香喷喷的腊肉,主人家数数吃饭的人,有几个人就切成几块,不论大人小孩。
来呀,干了这碗酒!主人端起用大土碗盛上的当地自己酿制的“小锅酒”,大嗓门的敬酒。于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你的心像他们一样,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
关于火,有彝族的传说。
蛮荒的上古时代,天地一片混沌。
大森林莽莽苍苍,一望无际。数万种动物很惬意的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原始的生态里。
陡峭的悬崖下,一个宽敞的山洞。一个部落的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他们,长发凌乱,身子乌黑,全身上下,只有腰间系着色彩斑斓的兽皮。
电光闪闪,雷鸣声声,从朦胧的天际,飘下一团火球。
大森林瞬间起火,火借风势,风借火威,残酷的灾难,把动物们追得狂蹦乱跳,逃跑不急的,小命葬身火海。
大火烧了几天几夜,硝烟散尽,住在山洞里的人们,感叹着出来寻找食物。大地一篇焦土,满目疮痍,这灾难呀,叫我们以后如何生活。
首领,你闻到了吗?一阵阵香味,引人食欲。是的,是肉香哦,他们欣喜若狂,寻着香味找去。看到了,在冒着青烟的山石上,有一具梅花鹿的尸体,香味,原来来自于这里。
好饿哦,吃吃看吧,只要能填饱肚子,首领说,并带头撕下一块黑乎乎的鹿肉,无可奈何的放进嘴里。真好吃,比我们平时吃的新鲜生肉,好吃多了。
众人一拥而上,转瞬鹿尸被风卷残云。几个小孩子,还在津津有味的吸吮着鹿骨头。
从此,他们天天望着天火,什么时候来为他们烧肉。经年累月,一代代洞人死了,一个个小洞人长大,听祖宗们讲,人间最好吃的是烧熟的肉。但就没有人吃过几次。
我们能制造火吗?小洞人问姥爷,不知道,试试看吧。名字也许就叫做燧人氏的姥爷说。
于是,他找来石子,相互摩擦,找来山茅草,不断搓揉,找来枯木,用棍子不断钻探。不知道又过了多少年,姥爷已经白发苍苍,终于有一天,枯木上的山茅草冒出了一丝青烟。
没有人考证,发明钻木取火的是北京山顶洞人,还是云南的元谋猿人,反正是古人。
从此,在云贵川的少数民族,尤其是彝族中,有了火种,有了火把,有了火把节。
农历6月24日,彝族隆重的火把节。
这“彝族火把节”,是国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被国内外称作是“东方的情人节”。传承千古的火把节,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火把节的传说感人至深。
大唐盛世,叫南蛮的西南边陲,星罗棋布分布着六个部落,称为“六诏”,地处最南端的部落就叫南诏。南诏的族长叫皮逻阁,智慧过人。
为了扩张地界,皮逻阁设下圈套,邀约其他五诏首领前来喝酒。其中有一个部落的族长夫人叫慈善,规劝丈夫,不要前往。丈夫不相信同住山中多少年,和睦相处的部族会害自己,于是,和其他四个部落的首领欣然前往。
果然,皮逻阁居心叵测,把五个首领烧死在聚会的松明楼上。慈善夫人悲痛欲绝,严词拒绝了皮逻阁想娶她为妻的梦想,在农历的6月24日这一天,很贞洁的自刎。
后人敬佩她的高洁,从此,在每年的这一天,举行隆重的火把聚会,意为照亮慈善夫人通往天堂的路。
生活在大山的人们,每到这个节日,路再遥远,走几天几夜,爬山涉水,也要走到聚会的场所,参加火把节。
节日里,彝族人欢天喜地,像汉人过大年。
男女老少,虔诚的爬到最高的山峰,接火种,点火把。然后经过几天几夜,把火把传递到聚会的场所。
聚会的场所,一般是在山坳间比较平坦宽阔的草皮上,正中央,用粗大的木柴架成硕大的大火把,火种传来以后,在夜色朦胧中,由主持的头人点燃。
冲天的大火,瞬间映红了半边天。
手执小火把的人们,一声“哦嚯”(“哦嚯”为呼喊声调),来自十里八乡的人们,身着黑底百花,缀满银饰品的节日服装,一窝蜂的涌入,弹起三弦,唱起山歌,跳起舞蹈,围着大火把尽情狂欢。
篝火熊熊,映照着喜笑颜开的人们。
弹起“三弦”(彝族自己用圆木或者粗大的竹子制作而而成的土乐器,有三根用纤细牛皮制成的弦),吹起用真葫芦和竹管制成的葫芦笙。不论多少人,不管多少圈,人们围着熊熊燃烧的“大火把”,手挽着手,用民族语言唱着山歌,尽情狂欢。
唱山歌喽哎……
高亢嘹亮的山歌声从狂欢的火把节里传来,震撼在夜色下的群山之间。
“阿表妹(哥)!阿表妹(哥)!你要来呢嘎(“呢嘎”为当地方言,“好不好”之意),你不来就说不来的话呀,莫让阿妹(哥)我空等着……”。
吃下了原汁原味的“汤锅”(当地的特色小吃),喝醉了自酿的“小锅酒”,彝族小伙和姑娘,尽情欢唱。
火把节,山歌的节!狂欢的节!醉人的节!
-全文完-
▷ 进入美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