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木林在好心情文学网站上发表的第十篇“杂文”的题目是《思想观点和事实反差》。
先拷贝其文内容。
————————————————————
《思想观点和事实反差》
类别:局外观史 作者:杜木林 日期:2009-2-20 18:10:23
今天,与一位文友进行了面对面的会晤。尽管会晤、就餐、交流不到两个小时,但是,这次会晤,让我有了这样一个命题,那就是一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事实上的反差的认识问题。
我记得一位知名文友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好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但是,一个坏人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的。这是在闲聊中聊出的一个结论。其中的道理却十分深刻。仅举一例,在大革命时期,蒋介石也讲革命,毛泽东也讲革命,讲来讲去,蒋介石成了反革命,而毛泽东的革命思想被中国广大民众所接受,中国革命才得以成功。蒋介石的理论,在大陆无人一瞥,毛泽东思想集成五卷,13亿人家喻户晓。
对一个人的印象不能光凭想象,凭空想象往往会与事实形成很大反差。为什么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感叹:啊?原来是这个样子呀!这个感叹就是想象和事实出现了反差所产生的。
我与这位文友进行了多次交流,文字、语音、视频,给我的印象,应该是沉稳、斯文、冷静,可是见面之后,出乎我的预料,文友除了具备潜在的气质以外,还有积极、乐观的一面,人近中年,朝气蓬勃。
于是,我想到了一个我提出的文如其人观点。这个观点,在文友们的讨论中,看法是不一样的。有的文友说,文字表现出来的只是美好的一面,而另一面与文字表现不会相吻合。是的,由于认识上的差异,所以导致与事实上的反差,这种现象时有发生,而且很普遍。
文如其人,文与人反差,文与人吻合,两种看法究竟区别在哪呢?这主要是对文如其人四个字的认识理解问题,更加精确一点,就是对“如”的理解。如,在这个词组里是像的意思,把如理解成是,这就是两种不同的认识。文章好像作者,文章就是作者,一个是形容,一个是肯定。
在一部作品里,作者要反映的观点是什么,是用什么事实来反映这个观点的,作者本人是什么主张和立场,连这一点都看不透,那就是文学堆里的白痴。也正因为有人把文如其人理解为文章就是作者,所以产生了人文不一的错误结论。和文友会晤后,在我想象中的这个人,事实上确有一些反差,可是,这个人的主流,这个人的积极一面,证实了文如其人的基本正确。
辩证法是一分为二的,世界上没有绝对不变的真理。因为真理是随着时代进步而发展的。有的人把特色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分割开来,好像说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不能用了。对这一观点,我阐述过,特色理论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生成和发展的理论,是当代的马列主义。连一个最基本的理论常识都不具备,就妄加评论,这种文风决不可取。
看文章是沙里淘金,看一个人是看一个人的主流。这就是思想观点为什么会和事实形成巨大反差的根本所在。
观点和年龄不是正比,当然也不是反比。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确立了中国革命必胜的观点,唤醒了民众,才有了当代中国人的扬眉吐气,不再被世界列强看不起。
所以,牛年伊始,不要钻牛角尖,做事写文章,要学会辩证法。
———————————————————————————
首先最令人深感莫名其妙的,依然还是所投栏目的问题:杜老头的此篇“杂文”,怎么又变成了“局外观史”了?
算了,诸如此类荒唐透顶错投栏目的问题,不论也罢,因为不值得一论。
第二段,杜老头说“一个好人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但是,一个坏人是绝对写不出好文章的”。
呵呵,大汉奸周作人,就是国民政府时期的大才子,其文,令胡适拍案称奇,且被评为中国现代文坛上异常出色的散文家和诗人。
坏人就绝对写不出好文章么?
简直是谬论!
杜老头说:“在一部作品里,作者要反映的观点是什么,是用什么事实来反映这个观点的,作者本人是什么主张和立场,连这一点都看不透,那就是文学堆里的白痴”。
这段话究竟是什么意思,相信读者也都很明白。
杜老头的“理论”核心无非就是:写文章反映观点,必须要学会筛选事实,就像央视及人民网上的做法一样:举凡妨碍“和谐”的事实,哪怕都是些证据确凿的事实,也必须要筛选掉,因为这些事实妨碍了“和谐”;而只要能维护“和谐”的“事实”,就坚决要发扬,就坚决要支持其“立场”,哪怕这些“事实”在实际上都是些杜撰出来的“事实”,也要坚决坚持其“正确性和伟大性”,且不但要坚持,还要想尽办法去“证明”其“合理性”:南京和杭州警方所“论证”出来的“70码”,就是基于此种立场的“事实”。
不论马克思理论再怎么伟大,在事实上却并没有给全世界的人民带来美好生活的结果,倒是个很现实的全球大问题,在此基础上,至于那个什么特色的马克思理论,真要讨论起来也实在没啥意义。
胡适很早就说过“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虽然胡适在他那个时代提出这个观点是有些为时过早,因为那个时代根本就不是谈问题的时代,因为那个时候国家的动荡及政局不稳及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分裂状态,原本也不是谈论问题的时期,所以那个时候唯有强调“主义”才能挽救中国。
但是现在这个时代呢?
现在还要一个劲儿地去谈论主义同时极尽所能地去忽略无数的社会问题,是不是明显地在掩耳盗铃并自欺欺人?
竭力去回避各种社会现实问题,却尽可能地去夸夸其谈他自己所信奉的“主义”,这就是在杜老头的“杂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立场”,这就是他个人所极力宣扬的“主张”。
我批杜老头的“杂文”,到此篇算是第十篇了,而在十篇杜老头的“杂文”之中:社会主义特色的社会非常“和谐”非常“美好”,且几乎不存在任何社会问题;相反出现问题最多的地方,反倒恰恰是在杂文家们的杂文当中,为此杜老头还写了好几篇打算“指导”杂文作家们如何写好杂文的“杂文”,甚至包括他这篇《思想观点和事实反差》。
2009年8月12日
山野居士
-全文完-
▷ 进入山野文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