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民乐大赛评委“拉帘”拉下了什么?
“下面是二胡中青组1号选手出场,请评委席拉帘”——随着管彤轻柔的播报,评委席前一幅巨大的帘幕徐徐拉拢,舞台与评委就此两隔,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第一次看见这个场面这个创举,不禁眼前一亮,同时也心头一震。
“拉帘”是什么目的,相信中国人都懂,起码在两个方面有积极的意义。一是遏制人情打分的作弊行为。作弊是我国的重要特产,目前各行各业屡见不鲜,遏制此类行为,还大赛以公平公正,是国人的共同心声。器乐比赛中如果不见选手面目,作弊相对难度就大了些,最担心的是两首《二泉映月》,加分给别人的概率就有50%,难受!二是防止评委见色起意,以貌取人。乐器就是乐器,只要演奏出色,人的长相是否出色确实不那么重要。中国的评委却大多是爱美的,爱美之后又喜欢幻想“潜规则”,对于“不美”,又善于在台上冷嘲热讽,对选手带来人格的打击,快女就有佐证。因此,拉帘拉上,即能彰显大赛的公平,又能防止评委犯某些错误,实乃一举两得。
道理似乎很充分。可是,每每当大幕拉下,我的心里总随之生发出一些失落,一些刺痛,一些怅然,总觉得这个大幕,同时也拉下了很多东西。
民族器乐电视大赛是国内最高水平的器乐大赛,担当这个大赛评委的,必定是器乐界泰斗级的顶尖人物。某种程度上,他们代表着我们国家器乐的水平和形象。他们的专业水准、道德修为甚至言行举止,都足以影响一个行业的前进方向。那么,我们给他们的形象定位,难道非得和作弊、龌龊、邪恶等同起来?难道非得让国人都明白,中国的学术界,早已弊痕累累?
如果我是评委,当帘幕拉拢的那一刻,必定是我拂袖而去的一刻,因为这是对我人格尊严极大的污辱。也许评委堆里有个别的不光明不正大,但你凭什么就认定我和我们大家都不光明磊落?你们是否期望通过这个大赛,让公众对我们也产生一种龌龊的印象?说实话,当大幕拉起时,我为评委们感到悲哀,甚至这么以为,他们是为了那一点点出场费,而不惜出卖自己的尊严。
帘幕拉上真的能防止作弊吗?我看未必。大凡在这个大场面里想作弊的,必定评委和选手之间关系很不寻常,至少是不乏经常的联络和交往的。既然如此,即使帘幕拉上,他们就不能约定几个其他的暗号?演奏的曲目雷同本来就很鲜见,分类也很细,万一有一个演奏相同曲目的,只要有些许地方特别一点,不就泾渭分明了?
难道我们的评比真的单凭演奏质量就够了?我看也未必。之所以叫“演奏”,“奏”固然很重要,但“演”也是不可忽略的。所谓“演”,就是展示给观众的仪态、仪表,选手的动作是否优美协调,举止是否优雅得体,这其实才能反映他们的综合素质。但是,帘幕一拉,综合素质是变得那样的单调,这样一来,我们又怎么能让鹤立鸡群?
比较“拉帘”的利弊,两抵之后,发现弊远比利多。
-全文完-
▷ 进入楚天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