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成都,我是陌生的,然而,对于蜚声海内外的杜甫草堂我却是充满向往之情。在我的感觉中,杜甫草堂是一个充满诗意的所在,是诞生流芳千古诗句的文学圣地。怀着这种念想,在乙丑年的夏日里,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成都,走近了杜甫草堂,拜谒了这位彪炳后世的诗坛圣人。
说起杜甫草堂的渊源,我曾看过一则资料:公元759年12月,年近半百的杜甫,为避安史之乱,骑着一匹瘦马,带着全家老少由陇右(今甘肃南部)来到成都。靠亲友资助,他在弯弯的浣花溪畔营建茅屋,取名“成都草堂”。自此,诗人在草堂居住了三年零九个月。也就是在这三年多时间里,老诗人怀着一颗忧国忧民之心,用饱蘸激情的笔墨,为后人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歌》、《蜀相》、《春夜喜雨》等240余首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自唐末诗人韦庄在草堂遗址重结茅屋后,再经宋、元、明、清各代的修葺扩充,杜甫草堂终于衍变成今天这样一处建筑宽敞而古朴,格局典雅而庄重,庭园幽美而秀丽的文化名胜。
那天,当我随着游人走进杜甫草堂的侧门后,我的眼前立刻被一池清荷所吸引:清澈的池水里,淡黄的睡莲在悄然地开着,星星点点的阳光透过浓密的树隙洒在莲花的边缘,象镶着一圈发亮的珍珠。我轻轻地从池边走过,踏上草堂里的一条小径。这是一条幽静的小径,小径两边是绿意盎然的竹林。夏风吹过,竹叶飒飒作响,给过往游人送来爽心的清凉。沿着小径,我一路漫想,不知不觉来到了大雅堂门前,这里耸立着杜甫的塑像,也许是贫困生活的折磨,眼前的老诗人身材瘦削,脸上布满忧伤,但那充满忧郁的目光中却透出无限的渴望。或许,他是在想着如何为天下寒士赢得广厦千万间吧。
离开大雅堂,我从一座小石桥上走过,来到一所栽种着桃树和松树的庭院,这便是杜甫当年曾经居住过的茅屋。
在光线幽暗布置简陋的小院内,我屏息静气,无声地挪动着自己的脚步,用心地感受着这里的一切:这是几间具有唐代建筑风格和川西民居特点的草房子,门槛和窗户都是没有上漆的陈旧的木头。这间茅屋也许是杜甫当年的书屋吧,一张书桌,一把椅子,一只似乎要散落的书架,桌案上的竹筒里插放着一只毛笔,旁边的书卷静静地翻开着……面对着如此孤寂的生活环境,我在体味诗人当年的创作心态,也许,正是在这样一个蛙声四起,桃花盛开的春夜,诗人在荧荧燃烧的油灯下,洗砚磨墨,写出了一行行千古名句。
在大雅堂陈列室,我买了一本《杜诗今译》。览胜归来,我曾把该书细致地翻看一遍,发现书中有相当一部分诗是写于成都草堂的。通过这些诗,我看到了杜甫在成都生活的大致轨迹,杜甫来成都,虽然是为了逃避战乱,但是,到了成都后,他似乎忘记了半生的流离之苦,以致在这里做起了桃源梦,过上了诗意的生活。他愿作农人,“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他独爱幽居,“懒慢天堪不出村,呼儿自在掩柴门”;他庭阶漫步,“整履步青芜,荒庭日欲脯”;他懒散随意,“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他盛情待客,“有客过茅屋,呼儿正葛巾。自锄稀菜甲,小摘为情亲”;他喜爱晚胜,“村晚惊风度,庭幽过雨沾,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他漫步江村,“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业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他躺在茅屋床榻上静听春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他会早起,“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宫城”;他江畔独步寻花,与黄四娘闲活家常,“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他寻幽访古,过修觉寺,“野寺江天豁,山扉花竹幽”……
表面看,杜甫在成都的生活是安闲自在的,其实他的内心却时时处在焦灼和不安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个客居他乡的游子,开始有了叶落归根的感觉,这种感觉随着对河南故乡的思念与日俱增,当听到唐朝大军平定“安史之乱”收复河南河北时,“忽闻涕泪满衣裳”,以至于“漫卷诗书喜欲狂”,于是,忽匆匆带着家眷乘坐一叶小舟离开成都,沿着长江向故乡进发,也就是在这片洒满星光的小船上,凛冽的寒意深深地浸入了诗人的骨髓,以至于发病死在湘江岸边……
游览完杜甫草堂,我并不十分在意草堂内的花花草草以及后人刻意留下的人文景观,我用心想象的是诗人的身世、经历、愁苦以及诗人留下的那些无法比拟的美好诗篇。我觉得,杜甫草堂不仅仅是一个旅游景点,它应该成为中国诗歌的艺术殿堂,因为,这里有一代诗圣对中华文化的迷恋与坚守!
-全文完-
▷ 进入看风景的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