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海上丝路从这里铺向世界。金门酒醇, 永春甘甜,德化瓷美,安溪茶香。八百里海岸线,满张着希望的风帆。蓝蓝泉州湾,青青戴云山,灿烂文明辉耀在古老东方。热情友好,英武豪迈,开拓进取,不惜自强。这里的人民,重新描绘着好山川。我爱蓝蓝泉州湾,我爱青青白云山,泉州我的故乡,我的故乡。”一曲悠扬回肠的《蓝蓝泉州湾》时刻回响在我的耳畔,它不断地提醒着我:曾经在泉州生活过的那终生难忘的三年。
从小就与泉州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是读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因为视力不好,前往姑妈家休养,并进医院接受治疗,经过检查发现近视,而且两眼偏差很多度数。那时,晋江设备不好,说泉州比较方便配镜,我便在表姐及表姐夫的带领下,前往泉州配买眼镜,从而顺便在泉州开元寺玩了一回。那时的我,便对历史文化悠久的泉州古城充满了憧憬。
读初三报考志愿时,与小妹及另外两个女同学一起报考了南安师范,结果,只有小妹一个人分数有上线,我是在第二次切线时被拉下来的。结果与另外一个女同学一起考入了泉州师范,而小妹却孤伶伶地一个人去了南安。阴差阳错,就这样,我与泉州有了进一步的接触,这一步就是三年,让我对这个古老的城市有了更深的了解。
十四年前的泉州,那时还充满着古色古香的味道,就是那股味道,深深地吸引着我。我爱那古老的街头巷尾,那一条条充满着风霜的老街旧巷:米仓巷、南俊巷、打锡街、状元街、涂门街等一个个充满着传奇的巷名,仿佛在对人们诉说着它悠长的历史。那些红墙白瓦砌成的低矮民房,那门口弯着腰驼着背,仍在井边颤微微打水的老婆婆,嘴里不知还在念叨着什么。我爱那些简陋粗糙的三轮车,爱那些辛苦踩车拼命赚钱培养子女的车夫们,坐在简单的三轮车里,一边欣赏着路边一闪而过的风景,一边听着车夫们聊家常,诉说生活中的点滴琐事,这也是一种很惬意的享受。我爱泉州古街里那风味迷人的地道小吃:面线糊、小煎包、油条、绿豆粥、烧肉粽、牛肉梗、蚵仔煎,类似食品,举不胜举,都是一些价廉味美的食品,香气独特、味道鲜美、让你吃了还想再吃。我更爱泉州那些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峰美林秀的清源山,历史悠久的开元寺,中国保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清净寺,清幽宁静的闽南古刹承天寺,那地形独特,恰似“燕子归巢”的宿燕寺,那些美名远扬的“泉州十八景”,至今仍未全部一饱眼福,只能寻机再慢慢体味了。
十几年过去了,昔日的泉州古城已经焕然一新了,旧城新建的宏伟蓝图已经基本完成,再也看不到泉州那种古色古香的味道了,一入泉州,便看到了一座座高楼大厦琳琅满目,一排排浓绿的柳树在路旁唱着欢欣的赞歌,一条条宽阔大气的街道井然有序地围绕在泉州城,第六届全国农运会的成功举办,更使泉州这座古城名扬万里。
这个让我津津乐道的第二家乡,这个让我留连忘返的迷人城市,因为一群热爱中华古典文学的诗友成立了“泉州诗词学会”,而使我这个远离泉州多年的女子,再一次短距离地亲近了它。看到一些素不相识的会员,在网站里默默地工作,为自己的家乡抛洒汗水,使我深深地为之感动。一向视写古诗词为“一道难过的槛”,对它仅限于学习知识的教材,从未想过要进一步去学习它,去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对我来说,水平有限,跟年长资深的诗友来比,自己的小作只能是充当自娱的素材罢了。
让我始料未及的是,学会里负责“诗词曲赋”的墨海小舟前辈对我这个门外汉的作品进行了细致地点评,并且详尽地列举了相关的词牌格式,让我参考。这些看似不经意的关心指导,却让我这个初入学会的成员,日渐爱上了写诗填词,日渐爱上了那些古色古香的诗友,日渐爱上了这个小小的网站。看到它初初建设,短短时间内,成员倍增,作品数量不断地在充实,心中由衷地为它感动。我真心希望它能够像烟雨一样,经久不衰地繁荣起来。
《蓝蓝泉州湾》这首歌是我在读书时参加合唱演出时唱的歌,尽管毕业多年,我仍心系泉州这个美丽的城市,在学校时,经常把这首歌唱给学生听,并且教他们唱这首歌。今天,再次听着这首歌,让我恍如回到昔日那段天真纯洁的学生时代,在这个火热的八月,让我漫步在烟雨红尘的鹊桥边,再度唱起:我爱蓝蓝泉州湾,我爱青青戴云山,泉州,我的故乡,我的故乡……”
-全文完-
▷ 进入梦海晴空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