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某种希冀,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第二章,其实,它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章。《断想》只能算这本书的序言。
作者没有叙述自己的童年,而是叙述了作者将要跨出校门以及真正跨出校门之后的感受。人们已经习惯把学生走出校门叫做“跨入社会”,仔细想来,人们好象在犯着一个不小的错误。学校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学生在学校也处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只是在中国,“学校”这个词语太神圣,太纯洁,一下子把它归入社会的范畴,许多人接受不了。其实,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了,学校的教育与社会互相脱节的现实。社会该怎样发展还怎样发展,学校用的教材是10年前的教材,现在用的依然是10年前的教材。教育始终没有站在社会的潮流前面,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潮流引着教育在前进。当然,在这里所说的是那些具有前瞻性的科目,不包括传统国学。
刚刚下学,就如刚踏上江湖的毛头小伙,禁不住有些手忙脚乱,这种手忙脚乱是跟在校老师及媒体的宣传是很有关系的。他们老是宣传工作如何如何的不好找,找工作有哪些注意事项,搞的人心惶惶,以至于应聘的时候各个像待字闺中的姑娘,连大声说话的勇气都没有,招聘单位怎么会看中这样的学生呢?作文上经常写的“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与勇气都去哪儿了?!
作者刚出校门的时候与大多数学生一样,这还不算彻底的离开学校,只能叫实习,在实习的闲余就可以去找工作了。
“‘当孙子’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中国已经流传了太久的“先当孙子后当爷”的理论,我不知道该怎样解释这种理论和现象,我从心理上彻底的排斥它,讨厌它,我常常怀疑,它隐隐之中是否带有对新人人格上的侮辱与心灵上的歧视?是否存在着旧人一定要排除新人的固有模式?
再看作者下面是怎么写的。“这是一个颇有戏剧性的结局,本来奔的是国际台这个目标,日夜兼程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本不敢想,却在一个下午无心插柳成荫。”社会是个万花筒,给生活中的芸芸众生带来太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这样戏剧性的结局是怎样得来的,作者本人在此之前又是如何判断的?他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这一切的?“我被孤独的扔在站台上,一瞬间,我突然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凉,并第一次开始怀疑起这种奔波的意义来。”作者下学求职时的遭遇与感受与我们的一样,这时的我们脆弱而茫然,太需要帮助。在没有吃没有住的情况下,哪怕别人给我们一点点帮助,我们都会莫齿难忘。
作者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他在文中叙述道:一位陌生的大哥让作者住进了他的宿舍里,到后来,当作者再打电话问候的时候,这位大哥的生命已经终止。虽然作者在这里着墨不多,但是,这件事深深的感动了我,是全文其它感人的地方所不能比的。亲人对你好,你会觉得理所应当;朋友对你好,你会毫无愧色的接受,也许将来还有偿还和弥补的时候。但是,这位大哥是一位陌生人,他帮助了作者之后,就离开了这个世界,连和他见面的机会都没有了,何谈报答?“生命原本脆弱,我们只能坚强的活着,并寻找快乐,就这样!”
许多文章中都提到,人生因为曲折而美丽,可是,在求职的路上,我们希望走的更顺畅些,更平坦些。我的祖父经历过旧社会,也经历过新社会,经历不能说不曲折,可是,问起以前的事情时,他总是惨然一笑或默默无闻。因为人生的曲折,生活的重担已经把他的脊梁压的像弹弓一样;因为人生的曲折,生活的艰辛已使他的双手粗糙的像柿树皮。看来,这句话仅适应艺术家。
实习彻底结束了,作者该真正的离校了。作者提到了他们离校时的情景,“哭声也是从最初的共振走向最后的哽咽,那几天的站台,倾盆而下的是泪雨。”学生时代就这样彻底结束了,那没有释放完的激情会在更大的空间释放,那青春的迷惘和狂妄也会在日夜的奔波中或繁忙的工作中冲淡,那纯真的笑声与眼泪也会越来越少,扑面而来的是:对生活更加深刻的认识,对生命更加本真的理解,不但要独善其身,还应该挑起家庭与社会的责任!
作于2002年4月17号
改于2009年8月2号
-全文完-
▷ 进入少妇写手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