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速先生是我所尊敬的一位道德感极强属于社会良心的一类作家。他在批判余秋雨的“诈捐门”的基础上在烟雨竖起一面“文华打假”的大旗,酣畅淋漓地批驳某些欺世盗名之徒,虽然文笔稍显尖刻,有时文章里也充斥这“正义的火气”,却也是理正词严,鞭辟入里的,不愧为文章老辣魁首。
但今日所读《为易中天这次向主持人“发飙”叫好》一文,把易先生的“愚蠢门”里的失态,巧辩成人格魅力和对媒体主持人的警示,则难免是混淆视听了。先生曾经写过一篇《理性崇拜明星》的杂文,大意是说崇拜明星要理智,不能盲目崇拜,确是至理明言。也许由于先生与易教授都是倒余的主将,所以志同道合惺惺相惜,本也无可厚非。但先生在文章中把易教授的“发飙”强辩成了充满光辉的亮点,甚至大声叫好,则有点爱屋及乌牵强附会了。因此不得不与先生一辩,以正视听。
易中天教授在文章中写道:正因为批评的自由,是一切人的,所以不能没有“游戏规则”。这些规则,就包括“证据确凿,立场公正,保护隐私,尊重人格”。其中,证据确凿和立场公正,是“真的原则”;保护隐私和尊重人格,是“善的原则”。这就是“四原则”,也就是批评的“操作原则”。文章中说的“三不问”(不问动机,不问资格,不问对象),则是批评的“前提原则”。有此“三不问”和“四原则”,我们的批评,就可以“从心所欲不逾矩了”。易教授的愿望自然是好的,遗憾的是我们却在“愚蠢门”事件里看到了易教授和先生的对游戏规则的践踏,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悖论和反讽。
易中天教授在北京电视台的谈话本来极为融洽,砸场”事件的导火索是主持人问易中天有没有想到《品三国》图书火爆等话题,易中天以“不要以为什么事儿都是策划的,媒体很弱智,总喜欢问动机”作答。主持人的问题确实没有新意,这个问题许多媒体都已经问过,但对北京电视台的相当部分观众来说并非老生常谈。勿庸讳言,易中天教授“暴得大名”,确实是因为在百家讲坛上讲《品三国》,而非其学术成就。主持人的问题从字面上讲无可挑剔,毕竟这并不是先生所说的“敏感问题”。因为《品三国》卖的火爆,是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而非靠什么不正当的手段,这怎么算是一个“敏感话题”呢?我等愚陋,真的读不出主持人背后的动机。也许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以易中天教授的火眼金睛,竟然戳穿主持人欲其回答“是不是预先策划的”画外音。且不说美女主持是否有这种动机,如果没有岂不冤枉?如果真有,易中天教授自己是不是先违反了在道德批评中“不问动机”的原则?先生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揣测并且强加给主持这一动机,是不是违背了自己倡导的“证据确凿”的规则。即使易先生反感别人追问动机,也应该晓之以理,剖析利害,既教育了媒体,又让观众心服口服,岂不一举两得?况且,易先生是因为电视媒体而成为“超男”明星,饮水思源,虽然主持人问题没有什么新意,即使带有敌意,易中天完全可以顾左右而言他,或者简单的拒绝回答,但绝不能失去基本的礼貌,更不能简单斥媒体为“弱智”。
接着,在被问到“与余秋雨的网络战是不是为了保持名人热度”等问题时,易中天教授干脆说,“我拒绝回答愚蠢的问题。”平心而论,主持人问这个问题是无可厚非的。因为网络上确实有这样的帖子,质疑易教授的目的。如《易中天为何抓住余秋雨“捐款”一事不放》等,应该说这代表了部分网友的问题。但先生无视现实,却说是主持人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网友,甚至说:“网友能提出这样愚蠢的问题吗”?按此逻辑,在中国似乎只有主持人才是最愚蠢的,而网友们都具备了相当的素质,其吊诡是不言而喻的。接着,先生质疑主持人没有读过易中天教授关于的“诈捐门”的文章,不懂其精神实质。可是先生却单单忘了人家是网络主持人,是代表网友而不是自己来提问题。何况,即使易中天先生真是堂堂正正进行“文化打假”和“道德批评”,也绝不应简单斥之为“愚蠢的问题”,因为所有的人都有“质疑”和“被质疑”的权力和责任,而且这里还涉及到尊重网友和主持人的问题。所以先生在这里的辩护既违背了易中天先生倡导的“公正原则”和“证据确凿”的原则,又违背了“不问资格不问对象”(平等)的规则。
也许易教授看到主持人满面通红,有些尴尬,先生为了摆脱窘迫,便把责任推给了领导,(我也违反了易教授所说“不问动机”的原则)“说不怪你们,怪就怪领导弱智”。注意,随意说一个人弱智必须有证据,否则就是谩骂和侮辱。很显然,即使这次访问不很成功,但绝不能以此断定人家领导“弱智”,这里有明显的人身攻击的成分,是毫无疑问的,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了易先生确实还不能完全遵循“尊重别人人格”之原则。而当女主持人辩解我们领导不是“弱智”时,易先生却说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推理:这年头不弱智能当领导?这年头,确实有很多弱智领导,但却不能由此判断人家电视台的领导就是弱智。正如一片森林大部分都是白桦树,你也不能据此判断里边任意一棵树一定是白桦树,易先生在这里犯了明显的的逻辑错误。虽然先生佩服易教授的大胆和勇敢,但也承认是“个别官员身上的软肋”,随后大段的官场化描写,同样也不能证明北京电视台领导“弱智”。而先生笔锋一转,竟然由此读到易先生的人格,“心口如一快言快语不会拐弯抹角,不会说违心话“。可能先生没有领教过作为“超男”学术明星的伶牙俐齿,连“老奸巨猾”的王志都无法敲开他的铁嘴,他绝对是“打太极”“踢皮球”的顶尖高手,怎么会是你所描写的“性情中人”呢?当然,我并不怀疑易先生的人格,但可以肯定一点讲,易先生那天确实“失态”了。在这场较量中,真正胜出的是两位满眼含泪的女主持,正如董路在博客中写道:“你们虽没有易中天教授有文化,比之却拥有更多一份职业、宽容与涵养。”
毫无疑问,作为共众媒体,有提问任何不涉及到人身侮辱问题的自由,哪怕是“愚蠢的”或者是“弱智的”。同样,易中天教授有不去北京电视台的自由,他也有拒绝回答问题的权力,但易中天教授却没有攻击谩骂的权力。易中天教授的大部分文章写得很有理性,在媒体采访中也很少冲动,那天却造成的较为恶劣社会效果,可以说,这次失态是他一生中的难得的“败笔”,反观先生不为其感到遗憾,却为其大声叫好,岂不是抱薪救火?
究其实,只有易教授“三不问”和“四原则”,我们的批评,并不可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易中天教授忽视了在批评原则当中最重要的一条,即容忍的原则。正如胡适先生所说:“容忍是一切自由的基础”,没有容忍的批评,就不可能有尊重,就不可能有平等。福柯曾说:“话语是一种权利”,我们绝不能以公众人物的话语霸权,侵害到别的行业的话语权,即使别人有求于你。至于暴露媒体等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问题,并不能为易中天教授的“发飙”,找到合理的理由。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易中天教授这次“发飙”,不过是众多精彩表现中的一次“败笔”而已,本也无足奇怪。正如古人所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而鲁速先生却把“挺余派”对易中天教授的质疑说成“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作祟” ,试问先生这样的做法有没有“党同伐异”的味道呢?可能有点言重了,见谅。
很欣赏易中天教授的一句话:程序公正比实质公正更重要。易中天教授和鲁速先生都是我所尊敬的作家,所以不揣谫陋,提一点皮相之谈,若有不当之处,也请先生批评指正。
-全文完-
▷ 进入xiouyun_fei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