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读梁衡的随笔《文章要当钻石磨》,始知钻石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加工打磨。澳洲有矿,南非有矿,但南非的钻石远比澳洲的名气大价值高,究其原因,是澳洲的加工技术只能打出四十多个面,而南非的可打出四百六十多个面,面越多,折光就越多,无论从哪个细微的角度看,都能找到光彩夺目的感觉。这样的钻石,自然十分珍贵。
由此我想到人。每个人生下来,都是一颗钻石坯料。人成长的过程,就是不断经受生活打磨的过程。年龄越大,经历越丰富,知识越多,打磨的面就越多。同样是人,处在同样的时代,为什么有的人勤奋一生,成就不大,活得平庸,有的甚至碌碌无为,处处失败?而有的人却人格出众、事业辉煌,甚至在某个领域十分拔尖,贡献很大?就是因为后者比前者打磨的面多,有着非同寻常的经历,付出了非同寻常的努力。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能发现,那些饱经沧桑、历经坎坷苦难磨砺的人,相比经历单纯,成长顺利的人,往往性格坚忍,成熟内敛,思想境界相对高些,就是源于超乎常人的打磨。
一个人“面”的多少,还与能否遇到好的打磨师有很大关系。人生旅途,会遇到很多的打磨师,比如我们的父母,学校的老师,伴侣,单位的领导、同事,生活中的良师益友,等等。我们所遇到的打磨师的素质越高对我们的影响就越大。尤其要是遇到一个可视为自己知音的好打磨师,那对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可能藏着某方面的发展潜质,就因为没有遇到一个慧眼而赏识自己的打磨师的打磨,而一辈子埋没了。相反,有的人就是因为幸运遇到一个投缘的高明打磨师,受他的赏识、帮助、提携而磨出了光华夺目的一面,取得了一番意想不到的成就。比如伟大数学家华罗庚的数学才华就是熊庆来和王维克发现的,而陈景润则是受华罗庚赏识而成为著名数学家的。这样的例子很多。
鲁迅先生那句“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可以说误导了很多人。实际上,人只要抛弃功利因素,这辈子拥有两三个知己不是难事,关键的是,要遇到伯乐型的知己才真正难,靠机遇,靠缘分。因为这样的知己,不仅仅是在心灵上和你相知相契,而且要是你生活、事业上的好老师。比如古代文坛志同道合的知己朋友很多,但如果说到志同道合的伯乐型的知己,不多。我们最熟悉的当推李清照和赵明诚夫妇。李清照的文学才华是受赵明诚打磨出来的。赵明诚经常和她携手游赏相从赋诗,在创作上也相互砥砺,毫无疑问地,这样的生活氛围对李清照在词学上取得突出成就有非常大的帮助。赵明诚亡故后,李清照留下了许多情真意切的诗词,终生追念着和赵明诚一起度过的二十九年美满知心的生活。在那个封建社会包办婚姻的时代里,这样意气相投的知心爱侣的确是珍贵的。可以说,没有赵明诚的打磨就没有大词人李清照。提及现代女作家,林徽因无疑是才貌俱佳的一个典范,而熟悉她的人都知道,林徽因是学建筑的,对文学仅仅是爱好而已,因为遇到徐志摩,她的文学才华得到了徐的赏识,两人成为知音。在徐的帮助、引导下,林徽因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女诗人。
说来说去,人这颗钻石,这辈子能磨出多少的面,最终还是靠投身真实的生活中,靠自己的天赋(才华)、勤奋再加机遇,这是经过无数人验证的真理。
(2009年7月23日下午作于湖南耒阳)
-全文完-
▷ 进入朱文科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