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尤其中,长篇的小说〉,爱情似乎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就象现代人的做菜一样,不管什么菜都喜欢搁点味精以丰富菜的口感。久而久之,人们也就习惯了有男欢女爱,感情杯葛的小说,甚至觉得没有这些就成不了小说。忽然,当你读了一部没有爱情,甚至说几乎没有女人的小说后,你才发现原来没有爱情的小说也能写得那么美,而且那么富有哲理。当然,能写出如此优秀作品的人也绝非泛泛之辈。
提起小说的作者与名称可以说无人不知——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小说发表于1952年,起初只是一部巨作的结尾部分,海明威觉得前面的部分写得不够理想,就舍弃了前面数十万字,将结尾部分的26531字单独发表,并取名《老人与海》。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舍弃了一只狗,只留了一条狗尾巴”。发表的当年,该篇小说就荣获普利策文学奖;1954年,海明威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非常的简单,叙述的是古巴哈瓦那一个海边渔港一位孤单的老渔夫桑提亚哥出海打鱼的故事。老人接连八十四天没有打到一条鱼,他不信自己还会继续“背运”,第八十五天他与往日一样天没亮就出海了。不过,现在他是一个人出海了,以前一直有个叫曼诺林的小男孩伴随他出海的,小孩是他最好的伙伴,由于老人一直“背运”,小孩的父母在第四十一天开始,让小孩跟了另一条船出海。不过,小孩还是每天都过来看望老人,因为小孩相信老人才是最棒的渔夫,也相信老人一定会交上好运的。中午的时候,在墨西哥湾流中,一条大鱼上了钩,老人拽着钓丝,与大鱼开始了艰难而漫长的较量,在老人出海“看到太阳第三次升起”的时候,老人终于将那条鱼吻有垒球棒那么长,尾巴比大镰刀还大,体长十八英尺,重达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捕获。在返回的海上,栓在船侧的大马林鱼受到鲨鱼的袭击,老人用尽鱼叉,小刀,船桨,木棍等所有的办法,却阻止不了一群又一群鲨鱼的进攻。最后,老人疲惫地回到渔港时,那条马林鱼只剩下一具庞大的残骸。
作者采用象征的手法将生活哲理寓于小说的故事里,马林鱼象征着人生的具体目标,鲨鱼则象征厄运,而贯穿小说始终的老人梦中出现的非洲的“迤长的金黄色沙滩上的狮子”就是生活中美的化身。小说的点睛之笔是“人不是生来就要给打败的”和“鲨鱼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这也是小说的中心思想。在老人与马林鱼及鲨鱼搏斗最危难的时候,是“狮子”一次次支撑起老人的坚定信念。虽然后来老人对小孩说“我被它们打败了,是被鲨鱼打败的”,其实老人并没有真正被打败,他得到的是英雄般悲壮的胜利。因为老人的信念是“你可以消灭我,却不能打败我”,为了追求,他依然不屈不挠。小说的结尾句是——“老人正在梦见狮子”,又留给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这篇小说在内容上颠覆了传统小说的构成,撇弃了传统小说中几乎是千篇一律的男女之间的感情纠纷,唯一出现的一个女人是在小说结尾处,来到海滨酒店的一个女游客,也只有两句话,她指着海边那具庞大的马林鱼残骸问道:“那是什么?”,侍者说:“是鲨鱼”,女人说:“我不知道鲨鱼有那么漂亮的尾巴,形状那么优美。”小说更重要的成功是海明威用独树一帜的象征写作手法将深奥的人生哲理溶解于一个普通的故事里,而且每一句话,每一个段落都力求简洁,给读者一种强烈的震撼与启迪。当《老人与海》以面目一新的内容与写作手法问世后,立即受到文学评论界的高度赞扬,这也是海明威获得普利策文学奖及诺贝尔文学奖的最重要的因素。
对不少人追求故事情节的读者而言,《老人与海》是一篇枯燥乏味的小说,一目十行就能知其大概;但小说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海明威的另辟蹊径使《老人与海》显得更加卓尔不群,用现代人的说法就象“另类”,是小说中的“另类”。当你静下心来细细阅读时,你就会身临其境:老人说的每一句话仿佛是从你的内心发出的;那根钓丝就象是拽在你的手里勒在你的肩上,你甚至能感觉到疼痛;甚至你能看到鲨鱼张开大口,露出一排排锋利的牙齿扑向你的马林鱼;甚至你的脑海里也会出现金色沙滩上的狮子......。
-全文完-
▷ 进入蒹葭无依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