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中国现代文学不朽的丰碑——茅盾翁山夜雨

发表于-2009年07月22日 晚上11:06评论-1条

子夜是一天中最黑暗的时候,也是最接近黎明的时候。1933年,被称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子夜”年,不是因为中国现代文学深陷黑暗之中,而是中国现代文学将迎来现实主义文学的黎明,迎来现实主义文学的春天。因为1933年,一部可以与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相媲美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子夜》诞生了,由此一个继鲁迅之后的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便开始风靡海内外。

中国现代文学不朽的丰碑——茅盾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现代著名小说家、文学评论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新文化运动先驱者之一,我国革命文艺奠基人之一。1896年7月4日生于浙江桐乡县乌镇。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16年毕业,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1920年开始文学活动,曾与郑振铎、叶圣陶等人一起组织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1921年接编《小说月报》,革新内容、倡导现实主义,翻译介绍外国进步文艺,对我国新文学运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1927年发表第一部中篇小说《幻灭》,它与相继问世的《动摇》(1928)、《追求》(1928)合为总名《蚀》三部曲,而一举成为,享誉文坛。1930年参加上海左翼作家联盟并担任领导工作,期间创作了《林家铺子》、《春蚕》、《秋收》、《残冬》、《子夜》等作品,特别是1933年长篇小说《子夜》发表而蜚声海内外,成为茅盾登上中国现代文坛高峰的标志。从抗战开始到全国解放前夕,在从事抗战救亡、争取民主自由的同时,又创作了《白杨礼赞》、《风景谈》等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新中国成立后,茅盾出任第一任文化部长和历届中国作家协会主[xi]。

在经济、文化泡沫充斥、人心浮躁的时下,是谁让我们恪守着一颗宁静的心去追寻文学的生命,是谁的作品让我们无处安放的心灵有了栖息的家园。尽管近年来,对于茅盾文学奖的评审,社会有着很多的反面评论。但是茅盾文学奖无疑是推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内在动力。一部好的作品是没有年代、没有岁月的,尽管在今天人们是通过茅盾文学奖才想起茅盾,还是通过他的小说、话剧等文学作品想起茅盾,都是因为茅盾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块不朽的丰碑。

在北京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路西后圆恩寺胡同,有一座简朴而宁静的四合院,有幸留住着茅盾晚年六载的时光。这里常年涌动着许多缅怀茅盾先生的游客,这里也陈列着见证茅盾文学奖设立、中国当代文坛继续前行的一封信笺。1981年3月14日,茅盾在垂危之际将自己毕生的25万稿酬捐给了中国作家协会用于推动中国长篇小说的发展。根据茅盾先生的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茅盾文学奖,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在1981年设立。从1981年设立至今,在茅盾文学奖的影响下,中国当代文坛涌现出了古华的《芙蓉镇》、张洁的《沉重的翅膀》、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陈忠实的《白鹿原》、阿来的《尘埃落定》、王安忆的《长恨歌》、贾平凹的《秦腔》等享誉中外文坛的优秀长篇小说。在这一部部作品中,我们看到过中国当代文坛在承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的同时,更看到了作品里或史诗般,或镜子般状写中国社会的变革、发展,看到了中国当代文坛的繁荣,更看到了茅盾无私背后为中国当代文学所作的点点滴滴。

茅盾文学奖背后的承袭,我们看到了茅盾作品在中国当代文坛的生命,看到了茅盾作品的不朽。茅盾在北京大学接触进步的新思想及1917年十月革命的影响下,走上了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革命也便成为了他文学的生命,在他文学作品里也始终能看到他为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理想与目标。特别是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一心想在中国政治舞台上一展抱负的茅盾,在百感交集,愁云密布,黑色笼罩下的矛盾心灵,开始悄悄从政治换身为文学青年投身社会。在大革命失败后,茅盾扬起了“为人生而文学”的旗帜,在妻子病榻前写出了《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在三部作品中,茅盾用“矛盾”贯穿在现代青年在革命壮潮中所经历的幻灭、动摇与追求。正如茅盾所说“我看到有不少人们思想上实在有矛盾,甚至言行也有矛盾,却又总自以为自己没有矛盾,常常侃侃而谈,教训别人,……于是我取了‘矛盾’二字作为笔名。”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茅盾用“矛盾”的笔法刻画着动乱中国最复杂人生的一幕,看到他感到了幻灭的悲哀,人生的矛盾。所以他以生命力的余烬在迷乱灰色的人生里发一星微光来点燃迷惘的一代。也正是这种矛盾,将大革命失败后的中国革命青年描绘得栩栩如生,所以茅盾也因为“矛盾”而一举成名,轰动文坛。

在1930年加入并领导左翼作家联盟后,茅盾革命的笔端更为犀利,从《林家铺子》到“农村三部曲”的《春蚕》、《秋收》、《残冬》再到《子夜》,茅盾用史诗般宏大的历史画卷,刻画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城市、农村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下的种种面貌。特别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的《子夜》,茅盾全景式地将整座现代都市的方方面面呈现在人们的眼前,从资本家的豪奢的客厅,夜总会的光怪陆离,工厂错综复杂的的斗争,证券市场上声嘶力竭的火并,以及诗人、教授们的高谈阔论,太太小姐们的伤心爱情,都一一罗列在《子夜》中,史诗般地将那个年代的种种现实披露出来。其实瞿秋白将1933年定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子夜”年,也并不夸张,我们随手撷来《子夜》的第一章,就能看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现状、心态、情态的第一章,就能看到一个冷静如刀、理智如剑的作家琐屑观察,庞大构建之力的一个缩影。从《子夜》中,我们看到了在黎明前最黑暗的子夜,看到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波及到中国市场,帝国主义者,特别是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转嫁危机,对中国的掠夺与侵略。从而导致的民族工业的生存,农民经济的破产的社会现实。看到了在黑暗中,中国在共[chan*]党的领导下,并将迎来黎明的信念。

抗日战争爆发后,茅盾又不得不结束了创作的丰收期,而投身抗战救亡运动,奔波于大江南北,但是他却从未停止过手中的笔,创作了《走上岗位》、《锻炼》、《霜叶红于二月花》等抗战题材。或掀开帷幕的一角,或全景式地反映了抗日救亡运动的种种现实,为号召百姓参加抗战救亡,争取自由民主而疾声奔走。

在中国现代,一个作家,不仅仅是一个艺术家,是一个思想家,更应该是一个战士,茅盾却做到了,不管是在文学的艺术上,在思想的启蒙上,在革命、抗战的救亡上,他都将时代给予他的历史重担肩起。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作为中国作家协会主[xi]的他,更肩起了关注文学,关心作家、培养文学新人的重担。在丁玲等作家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时,他都能站起来挺着他们,激励着他们继续文学创作,为繁荣中国当代文学,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孜孜不倦地奉献着。

1981年3月27日,茅盾留下了25万的稿酬及其对中国文坛寄予的厚望与世长辞,我们都知道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个以个人名字设立的文学奖项,但是它却不仅仅是一个奖项,更是茅盾对中国当代文坛寄予的厚望,更是茅盾文学作品不朽的见证,茅盾的作品也不仅仅是一部部长中短篇小说,更是一个作家对于一个时代的缩写,对于一个时代的反思,对于一个时代的寄予。

后记:

一个矛盾的人生写一个矛盾的时代,他不仅仅是一个作家,用文学写着人生的作家,更是一个思想者,用革命、用抗战的思想启蒙者大众的思想者,更是一个战斗者,用笔,用身体去抗争时代、抗争压迫、抗争侵略,去追求自由、追求平等的战士。他的作品,也不仅仅是一部《子夜》、一篇《白杨礼赞》,更是对一个时代,对一个国家,对一个民族,对一个世界的呐喊与状写。他用自己为自己刻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那不是一个茅盾文学奖简单的奖项,而是在文学奖背后,一个作家对文学的不懈追求与寄望。他用作品为自己刻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那不是一部长篇小说宏伟的画面。而是在一部作品中,一个作家对民族崛起倾吐的血泪与反思。他的不朽,是他精神的不朽,是他文学的不朽,是他寄望的不朽。他,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块不朽的丰碑——茅盾。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翁山夜雨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罗军琳点评:

茅盾与他的《子夜》确实为中国现代文学史树立了不朽的丰碑
《子夜》所带来的震动和在思想艺术上的突出成就使得
它成为一部现代中国长篇小说的颠峰之作
茅盾还以理论批评为独树一帜成为文学研究会批评家的台柱子
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以个人名义捐助设立的“茅盾文学奖”对中国当代文坛的影响

文章评论共[1]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对散文版面的支持,天气炎热,请您一杯凉茶!at:2009年07月23日 上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