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南宋诗僧志南咏江南春色的名句,写尽了诗人在江南烟雨中春游的乐趣。杏花盛开时节,细雨蒙蒙,衣衫渐沾渐湿,杂着杏花的芬芳;杨柳吐青,天气转暖,春风拂面,醉人宜人。伴着杨柳的清香,剪剪轻风细细雨,悠然徜徉春色里,何等惬意。漫步在这杏雨柳风交织的迷濛春色中,心中洋溢着乘兴寻游的怡然之乐和醉春之情,整个世界仿佛都融化在斜风细雨的烟霭中了。那朦胧在衣服上的“杏花雨”“沾衣欲湿”,从脸上轻柔地拂过的“杨柳风”“吹面不寒”,倍感情意自远,使人感觉到亲切、熟悉的春之气息。“沾衣欲湿”,用衣裳似湿未湿来形容初春细雨似有若无,更见得体察之精微,描模之细腻。一路红杏灼灼,绿柳翩翩,细雨沾衣,似湿而不见湿,和风迎面吹来,不觉有一丝儿寒意,这是怎样惬意的春日远足啊!与“杏花雨” “杨柳风”一起携手共入春色,这时的你定神寻味,一定也会感到那细丝花雨,快要打湿你的衣衫,那伴着细丝的春风,吹拂着、亲吻着你的脸颊,你要与江南一起沉醉。
在历代文人墨客的眼里,江南最醉人的当属杏花、杨柳、烟雨了。 如果说“古道西风瘦马”描述的是塞外苍凉,那么“小桥流水人家”则体现了江南的妩媚。试看,桥旁杏花妖娆,岸边杨柳成行,那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国画哦!江南的美,美就美在江南水,没有水就没有江南的魅力。雨中的江南水乡,更显出那蒙蒙胧胧,水濡墨染的灵秀。江南的春雨,如烟似雾,迷迷茫茫,像蝉翼轻纱,笼罩着山川田野;江南的春雨,淅淅沥沥,缠缠绵绵,似水溅珍珠,轻吻着红杏杨柳。江南的小桥横架在心灵与自然之间,站在桥上,看远处杨柳弄姿,看溪边红杏含羞。一种灵魂升腾与净化的感觉就会油然而生,那尘世的繁华与喧嚣,也会随着桥面掠过的清风,像轻烟薄雾一样散去。
诱人遐思春意图 霏微红雨杏花天
唐人韦庄诗曰:“霏微红雨杏花天”,真是妙极了。在初春霏微的雨中,一树树的杏花烂漫而开,此时的雨称为杏花雨,此时的天称为杏花天。江南的三月,草长莺飞,百花竞艳,一派盎然生机。众芳园里,杏花又以它独有的妍姿丽质,为春日的江南平添了几多诗情画意。当梅花落后,杏花犹自“殷红鄙桃艳,淡白笑梨花,落处飘微霰,繁时叠乱霞”, 真可谓“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数杏花”。而叶绍翁的千古绝唱“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树红杏出墙来”,更让红杏成了动人春色的化身。春天的美丽又岂能受墙垣所困,千百年来,这枝出墙的红杏成为自由灵魂的一面耀眼的旗帜,一直飘扬在春天浅蓝色的空中。轻吟“杏花春雨江南”,漫步脍炙人口的有关杏花的传说典故之中,是何等的醉意哦!
春风得意马蹄疾,风流倜傥探花郎。相传唐代皇宫内有杏园,每于“大比之年”,把新榜进士请到杏园赏花,叫作“探花宴”,还封其中的“少俊之人”为“探花使”。足见当时上层社会珍视杏花的风流时尚。而民间对杏花的喜爱也丝毫不为逊色。古时妇女多好以杏花作头饰。有道是“莫怪杏园憔悴去,满城多少插花人”。
杏坛墨润施甘雨,槐市书香育英才。据《庄子 渔父》载:“孔子游于缁惟之林,休乎杏坛之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孔子曾于讲学之地广植杏树,山东曲阜有杏坛遗迹。后世因此把教坛誉为杏坛。
杏林分种逢春茂;桔井挹泉滋蕙香。相传三国时名医董奉治病从不收钱,只让病人愈后植杏树以代酬金。病症轻者种一株,重者5株,数年后,杏树已蔚然成林。后世就以“杏林”颂赞良医。
“清香如宿雨,佳色出晴烟”。杏花色可变,含苞时嫣红,开后逐渐变浅,落时纯白。故而一树杏花,红白辉映,各呈其妍,秀色难摹。杏花朵繁艳,盛开时,满树娇红嫩白,簇云凝霞,光华夺目,蔚为壮观,衬托出无限春光。及至风吹花落,枝上红霞耀眼,树下白雪铺地,“霏微红雨杏花天”,真是另一番动人景象。杏花香宜人,“行穿小径寻晴朵,自挽芳条嗅嫩香”。一个“嫩”字,极妙地描述出杏花香气之清新淡雅,若有若无。更有人赞誉杏花为“活色生香第一流”。
宋祁的《玉楼春》写得好,“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初春绚丽的风景,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色彩鲜明的春景画:绿杨含烟,春深了,适值清晨,四周处处弥漫着拂晓的轻寒。红艳艳的杏花簇绽枝头,像火焰一样地跳动着,蜂飞蝶舞,春意盎然。一幅鲜润明丽、如梦如幻、诱人遐思的江南春意图呀!宋代宋祁用字隽妙,好一个“闹”字,写尽春天所有的欢欣、欢畅和欢跃,笑语喧哗,恣意纵情,痛快淋漓,这是一个何其美妙、何其欢乐的世界。因而宋祁被人称为红杏尚书,一时传为佳话,叹为观止!
宋施枢的《闺思》脍炙人口,“落梅香断无消息,一树春风属杏花”清新极了。红梅落尽,春色正浓,杏花盛开。花团锦簇,胭脂万点,“乱向东风笑不休”。落英缤纷时,那个景象更是美不胜收:树上是红霞耀眼,树下是银雪铺地,完全置身于花海之中。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满园深浅色,照在碧波中。春华映水,红艳出墙,的确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杏花开时,正值江南杨柳缠绵之际,于是杏花又和江南杨柳结下了不解之缘。
杨柳风多不自持 雄姿逸态百花饰
“杨柳风多不自持”是温庭筠的诗句。杨柳由于它的枝条繁茂,连自己的身体都难以支持了,春风熏人,连柳也醉了。杨柳在阵阵微风中随风摇曳,充满生机十分安逸的姿态为百花点缀装饰。徜徉无边的春色,微雨中,遍野的葱翠,越发显得清新。鹅黄.嫩绿的柳枝,清风柔拂,轻雾缭绕,摇曳万千风情;杨柳新绿,其嫩丝青芽多作随风摇曳之态,故用“杨柳风”以指春日和风。好听绝妙的句子就像流水潺潺入耳,原来杨柳的传说与典故可醉人呢!
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下令开挖通济渠,并在大堤两岸栽植柳树,还御笔亲书把自己的姓赐给了柳。这样,柳树就又有了“姓杨”的称号。我国古代有寒食节那天家家门前插柳枝的风俗。到宋代时,这种习俗更盛,不仅门前插柳枝,而且还在头上戴个柳条帽圈,坐着插满柳条的车子、轿子,到郊外踏青游春。至今,还有不少人在清明节扫墓时把柳条插在坟头上以示纪念。折柳赠别之俗始于汉朝。古人赠柳,寓意有二:一是柳树易生速长,用它种友意味着无论漂泊何方都能枝繁叶茂,而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著情意绵绵;二是柳与“留”谐音,折柳相赠有“挽留”之意。因为柳枝轻柔细长,姿态婆娑,十分动人,所以古人还多以柳喻美丽的女子。如“柳腰”是说服女子身材苗条,腰枝柔软得像柳条;“柳眉”是说女子的眉毛细度秀美,像初生的柳叶。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如金色软于丝。白居易的这诗句,以春风吹着柳枝摆动以及柳枝的颜色和姿态来写优美的舞姿;形容枝条之盛,舞姿之美;写柳枝秀色夺目,婀娜多姿。把垂柳的勃勃生机,秀色醉人,轻盈袅娜写得极其生动。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是杜甫的名句,“西城杨柳弄春柔”是秦观的绝唱,“池暖风丝着柳芽, 懒妆宜面出山家”是汤显祖的佳作,自古以来,柳树以其婀娜多姿的风采深受人们的喜爱,成了历代文人墨客争相传诵的素材!
江南的杏花妍姿丽质,江南的杨柳婀娜妩媚,原来都是那缠绵多情的江南烟雨派生的呢!
细雨霏霏不湿衣,山前山后乱莺飞
“细雨霏霏不湿衣,山前山后乱莺飞”是元人郭麟孙的名句。江南烟雨是春的精灵,是春高兴时泛出的泪花,如线、如珠、如雾,晶莹剔透,丝丝凉凉,款款深情。江南烟雨,她催促柳树抽枝发芽;她催促杏花姿态万千;她催促春草茁壮成长;她催促桃红李白;她催促万物生机盎然……江南烟雨很潇洒,迈着细细的长腿,一夜不知赶了多少路。江南烟雨很多情,它把更多的情丝,留在了南国。看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看那“千枝红雨万重烟,画出诗人得意天”,让烟雨浸满了南国的妩媚,氤氲了南国的柔情。小楼一夜听春雨,引我思绪翩翩来。那江南的雨巷,伞花飘动人影斜;那江南的春山,一路踏青拥翠微;多少情丝,随着雨声飘起,漫天飞扬。
一蓑绿色缘烟雨,春在清词丽句间。江南的村子,在和风细雨里,温顺得如同猫般,春态妩媚。一个一个黛瓦粉墙的村庄,沉醉在淅淅沥沥的烟雨中,显得宁静清远,温秀典雅。春江水暖,梨花带雨,“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走在春的诗路花雨中,春的气象扑面而来,字字含情,句句流韵,字里行间涌动着一股遏制不住的春潮。
伴着春的脚步,烟雨如精灵般地悄然来临,仿若观世音用柳枝挥洒净瓶的圣水,曼舞于江南大地,滋润着万物生长。无声烟雨,朗润了青山,澄碧了绿水,娇艳了花朵......在天地间扯起一张竖琴,鸣奏着春之欢歌。江南的烟雨,大多时候牛毛般纤细,轻柔似雾,空蒙如烟。它弥漫于青蓝的天空,时而浮上青黑的屋面,腾过树梢;时而庸懒地驻足枝叶,凝坠瓦当;或者轻盈地追逐路人,柔媚地偷吻脸颊,间或飞几星到窗前的你的鼻尖,让你不自主的随它而往,去感受这天地精华,万物源泉。“春雨踏青不染尘”。沐浴无声的雨露,清洗心头的泥土;天上闲云悠悠,耳畔春风喃喃,万物复苏,气息畅达,花香蝶舞,树木葱茏,很喜欢江南的春天,尤其喜欢烟雨里的江南,宛如一幅恬淡、静谧的水墨丹青,带给人无限遐思。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随着飘飘洒洒的烟雨,万紫千红的春天浩荡而来。春雨慢条斯理,不似夏雨暴戾、秋雨尖锐、冬雨冷酷。春雨温温吞吞的性格,细细巧巧地呢喃,用一身柔骨,让人不觉的忽略了尘世间无尽的纷争。于是,在如烟的春雨里,春水粼粼,烟雨蒙蒙,柳丝如碧,嫩草如烟,一派烟雨江南的美景,雨中的景致,为春天增添了无穷的醉意。烟笼长堤,画里江南,流花物霭一番春意,鱼白舟荡,花树迎春,此时好景,有似听香榭!“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春潮带雨,野渡无人,任由飘飘洒洒的烟雨迷漫在天地之间,这是怎样一种旷达的情怀;“春水碧於天,画船听雨眠”,逢杏花烟雨,听凭游船画舫轻轻飘荡在一江春水之上,枕着淅沥的雨声入眠,不醉才怪呢!
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墨客把烟雨江南描绘得美轮美奂,倘佯在杨柳青青中,看杏花流水,羡烟雨江南,且行且住,且歌且叹,一路汉唐风韵,如痴如醉。绵绵情思,沉沉爱意,在杏花雨的滋润中,在杨柳风的轻抚下,江南显得如此水灵靓丽。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一年好景君须记,长醉江南烟雨天。
-全文完-
▷ 进入何清平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