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 两跨步
普定财政沐春风
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社会建设的两大跨步。财政作为经济社会进程的一面镜子,自始至终反映着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
普定财政作为与我国改革开放密切联系的地方财政,三十年来,同样经历着时代的变革、体现着时代的彷徨与自信、梦想与辉煌。
从1978年到1991年,因贫困而自卑、闭塞的普定,失去了两次发展的机遇。1980年,乡镇企业在浙江兴起之时,普定没有动;1984年,国家信贷大力支持发展乡镇企业,普定没有动;这期间,普定县委、政府的眼睛只盯着粮食生产,盯着几家小型国营企业。只是按照当时政策要求,被动地进行一些诸如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实施、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财务、税收、物价大检查的开展,以及对预算外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强调:“专户口储存、计划管理、财政审批、银行监督”等。这一时期财政的特点是预算约整性强,工资和公用经费等能按时足额拨付。因此可以说,在改革开放最初的14年,普定是在自卑、闭塞的彷徨中度过大好时光的。虽然在这14年中,财政收支的增长也比较明显,但与后16年相比,只能算作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一小跨步。
一位伟人的“南巡讲话”掀起一场强劲的春风。县委、政府为这场春风所振奋,从三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开始,普定一系列的改革就紧锣密鼓、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从而在全地区、仍至全省、全国树立起了“普定精神”。普定人从创造性的改革中得到了实惠,扬起了头,有了自信和梦想,并不断地将梦想兑换辉煌。因此,改革开放三十年中的后16年,是普定发展的最大跨步!其财政收支增长速度为建国以来增速最快、增幅最大的历史时期。虽然这一时期,预算的约束性受到挑战,工资的发放不能按时,甚至存在拖欠情况,特别是乡镇行政事业人员的工资,存在几个月发不下工资的情况。但是,这种现象是暂时的,并很快得到了根本性解决。由此可见,只有发展,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并且,让我们认识到,发展中暂时的困难是正常的。更不能因为发展中的困难而失去发展的信心和否定发展的成果。
2008年,普定县财政总收入34,778万元,比1978年的223.71万元增长了155.46倍。并且,三十年来,财政收入基本上呈上升趋势。而1978年的财政总收入与1951至1952年财政总收入的平均数6.565万元对比,27年间,财政收入仅增长34.1倍。平均年增长1.42倍。并且,在1966年至1976年间,财政收入波动很大,后五年财政收入不断下降。1977至1978年,财政收入开始稳步上升。不论是从财政收入的数据对比,或是从财政收入的发展过程对比,我们都可以肯定地说:改革开放三十年,特别是1992年至2008年,是建国以来普定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阶段。
在这三十年里,以1992年为界,可以明显地看出,不论是财政收支增长的速度、或是财政改革的步伐,不论是工业或是商业发展,不论是城镇建设或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论是体制改革或是制度创新,对比之下,后16年比前14年有着明显的成效。无疑,这得益于思想的大解放、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1992年元18日至22日,一位伟人的南巡讲话,拉开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幕!接着,1994年元月实行了分税制改革,明确了地方财政收入的税种和与中央分成的共享税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地方发展经济的积极性。普定县在这场改革中,利用投资三亿多元的梭筛水电站的建设经验,从移民搬迁、土地赔偿、失地农民家园重建等方面,全力迎接投资60多亿元在普定县辖区内进行建设的安顺火电厂。同时,以安顺火电厂的建设为龙头,不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普定私营经济的发展呈强势上升。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第一年(1992年),普定财政总收入仅1210万元。时隔九年,2001年,普定财政总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了10,888万元。相隔三年,2004年,普定财政总收入又创新记录,突破二亿元大关,达到了20606万元,增加了9718万元,增长了89.25%。再相隔四年之年的2008年,普定财政总收入又突破了三亿元,达到了34778万元,与2004年相比,增长了14172万元,增长了68.78%。16年间,虽然财政收入与上级对对普定梭筛电站、安顺火电厂的税收分成比例的下调有关,但财政收入总体增长速度较快,增长幅度也比以往大得多。
与此同时,普定县财政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中,不断地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努力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从1992年、1993年设立马官、化处两镇乡镇级金库(试点)开始,通过分税制改革,1996年对乡镇实行“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收支逐年递增、超收全留”,进一步调动了乡镇理财的积极性。2002年实行:“核定收支、收入上交、支出下拨、超支不补、节余留用、超收分成、短收减支”的财政管理体制,其目的是杜绝乡镇拖欠干部职工工资,保证乡镇机构的正常运转。2003至2005年,又实行的“划分税种范围、核定收支基数、定额补助(或上解)、超收分成、节余留用、超支不补、自求平衡、一定三年”管理体制,对进一步调动乡镇的理财积极性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以上同,地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大都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而制定的。不过,实行:“划分收支范围、核定收支基数、收支逐年递增、超收全留”的体制,却在无意中助长了农业税收的层层加码,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农民负担。并在一定程度上使乡镇干部与农村群众因农业税征收问题造成的干群关系紧张状况。直到2005年1月1日,县人民政府召开会议,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全部取消农业税,并免征以前年度尾欠为止。乡镇干部与农村群众干群关系开始缓解。紧接着,财政农业“综合直补”政策的兑现,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实施,农村改厕改灶项目的推行,农村“低保”政策的落实等一系列财政惠农政策的实施,更加得到广大人民群众拥护,干群关系明显好转。
当然,这得益于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各级党和政府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
在2000年以后,普定县各项财政改革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从会计集中核算的试点到国库集中收付,从“村财乡(镇)管”到“乡财县管”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的出台,从政府集中采购到非税收入管理改革,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投资营运管理改革到财政引导资金、专项扶贫资金、涉农培训资金三项资金的整合改革,从实行项目专项资金报账制到项目资金“集中汇签”制度改革等,都是围绕加强财政监管、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优化财政管理、提高财政服务发展的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的。特别是以普定县夜郎国有资产营运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国资公司”)与信用担保中心为依托的融资平台的创建,不仅为招商引资创造了政策支撑条件,而且也有效解决了地方经济建设发展的大量融资需要。截止目前,已通过以上融资平台,解决企业与地方建设资金需要15000万余元。可以说,不论是促进财政收入增长方面,或是从财政支出的管理方面,不论是从预算内或是预算外资金管理方面,不论是从国有资产的清理和管理改革或是从村级资产管理方面,不论是从信用担保中心的创建或是国资公司的设立。这一系列的改革与举措对普定财政经济的发展都有着积极的重要作用。财政作为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有思路才有出路。引领一个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是紧抓发展的主线,不断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加快改革,才能更好地谋求发展。只有改革,只有在改革中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体制、制度和机制,才能更好地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建设的保障职能,从而更好地服务和促进县域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如果说,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期,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从价格的计划到“双轨制”,从对国有企业基本建设的无偿拨款到无息贷款再到由建设银行负责进行的有偿计息贷款,从国有企业利润上交到“利改税”,从“国营”到“承包经营”再到“体制改革”,无不在“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可以说,改革开放中的商品经济时代,或多或少,总是伴随着彷徨,在彷徨中前进的时代。而市场经济让我们冲破了彷徨,怀着梦想,走向自信,迎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一轮又一轮的挑战,并在挑战中走向沉着、走向成熟,坚定了信念。
为什么这样说呢?让我们回过头来,看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前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普定财政情况就会明白。
1991年,普定县财政总收入为1130.40万元,仅为1978年223.71万元的5.05倍。而2008年,普定县财政总收入34,778万元,比1978年增长了155.46倍。前14年与后16年两个阶段对比,财政收入增长的情况真有点天壤之别。前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思想解放程度小、胆子小、步子稳、付出的代价小,改革成效也小。1978年实行的财政体制是区留30%,上交县70%(其中上交省50%)。这是计划经济的忠实继承法。1980年对区财政开始实行“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一定五年不变”的预算体制。开始了从预算体制上调动区一级的理财积极性。到了1985年,对区财政又实行:“定收定支、超收分成、减收少支、超支不补、包干三年”的预算体制。对区一级财政理财的积极性调动力度得到了加大。到了1988年,又实行“核定基数,包干三年”的预算体制。进一步仲裁进区财政增收节支的积极性。在这期间,农村联产承包责任责的实施给广大农村生产的发展注入的强大的活力,但在发展工业生产上,我们仍没有大的改革举措。而后一阶段恰好相反。思想越来越解放,胆子大,步子快,付出的代价大,改革的成效也大。并且到了后期,普定县委、政府逐渐树立了抓项目就是抓发展的理念,胆子大,步子稳、付出的代价渐渐减小。不过,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伴随着国有资产流失、下岗职工不断增大、再就业问题难以解决等问题的阵痛而进行。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普定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安酒”二分厂,有“安酒”二分厂打个喷嚏,普定财政就要感冒”的说法。因此,普定县委、政府一方面不断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改制,一方面为了培植财源,下定决心,于1988年开始筹划梭筛电站建设;并利用梭筛电站近两万移民的宝贵经验,于1994年又开始筹划方案,并有组织有计划地顺利投入安顺电厂建设;接着又为夜郎湖下游的引子渡电站建设进行移民搬迁,至今获引子渡电站10%的税收分成收入。加上招商引资力度的加大,从而在这一阶段为普定财政收入上台阶奠定的功不可没的基础。
从1978年起,在改革开放中的商品经济时代,普定县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大关,花了十三年时间,直到1990年,财政收入才达到1061.22亿元。而市场经济阶段,从1992年起,九年时间,突破亿元大关;之后,三年突破两亿元大关、四年突破三亿元大关。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可比性,实行“分税制”之后财政收入的数据,包括国税、地税、财政等部门组织的收入。“分税制前的收入数据不含上级补助收入。
从财政收入来看普定经济社会的发展,总体上是可喜的。安顺电厂的建成投产,带动普定煤矿生产、建材生产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使普定财政税收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从1995年开始到2008年间,在政府指导下,利用市场资源配套机制,普定的房地产开发市场不断兴盛起来,城镇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建设质量也不断得到提升。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也明显地有了提高。与此同时,商铺增多,城镇经济发展也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财政税收总体结构的仍然显得比较单一,并注定了普定财政收入对煤电税收的依赖性。并且,非税收入占普定财政收入的比重始终居高不下,这说明普定工业经济的发展还任重而道远。
受2008年10月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大动荡影响,安顺电厂不能正常发电,从而使普定财政税收就受到重创。
更重要的是,普定县财政收入三十年的发展轨迹虽然是喜人的,但财政支出的压力却从来没有减轻过。为此,普定至今还存在按国家政策应兑现给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工资、补助长期未兑现的情况。绝对多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主要靠国家转移支付项目支撑。这说明普定县财政收入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县内物质文化生活发展的需要。
从财政支出的情况看,1991年县财政总支出2341.20万元,是1978年总支出470.20万元的4.98倍。14年间,平均每年增长0.36倍。并且,除1984年年终滚存结余出现红字89.49万元外,1991年到1998年,年年出现红字!最低为62.80万元,最高达491万元。
连续出现支出红字的时期,是市场经济改革中最艰难的阶段。除了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影响外,大量的国有企业处于彷徨、委退、甚至倒闭特殊阶段,与财政支出红字的出现密切相关。但这一时期,政治局面比较稳定,国家各项改革正在强力推进。普定的发展抓住了这一大好时机,在县委的领导下,普定连续三年开展了三次思想大讨论,从思想上查找普定与沿海经济的差异。与此同时,从加大“招商引资”与“引智”力度,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入手,实行县乡“一把手经济”的责任考核机制。仅1993年至1995年,就引进“外来”项目200多个,到位资金1.7亿元。虽然这一阶段我国西部市场经济酝酿还处于初级时期,还没有展示出其生命的活力,但在普定县委领导下,科局干部思想的觉醒、对发展经济认识的提高和对热量商引资的重视,为今后普定财政经济的发展奠定的良好的基础。因此,从1999年起,普定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并分别在2001年、2004年、2008年财政收入突破三个亿元大关。
2008年,县财政总支出64338万元,是1991年总支出的137倍。16年间,财政支出平均每年增长8.6倍。同年,普定县财政总收入完成34,778万元,比1978年的223.71万元增长了155.46倍。虽然收入增长倍数大于支出增长,但由于基数低,远远满足不了支出增长的需要。因此,大量的建设还需要靠国家转移支付项目资金投入。
不过,十六年间,普定24.5万贫困人口越过了贫困线,解决了温饱,生产、生活得到了改善;16年间,工业发展朝着循环经济的方向前进;16年间,程控电话、照明与动力用电、公路都实现了村村通的喜悦。人畜饮水得到了普遍解决。并且除了马场镇外,各个乡镇都通了柏油路。工业经济在大量招商引资的成功中,正不断地优化普定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化处的朵贝茶、坪上的冰脆李,白岩的白旗菲黄、鸡场坡的煤山茶、猫洞的云雾茶等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初具规模。城乡各项事业都得到了大力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明显改善。可以说,没有改革开放,没有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作为发展环境,没有县委、政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视,就没有普定财政收支的跨越,就没有普定城乡建设的巨大变化,就没有普定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局面,就没有普定人民今天的平安祥和生活的今天。
-全文完-
▷ 进入灵笔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