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一个人在家,一本书,一杯茶。
楼下,几十个老太太,在录音机的伴奏下在跳着几十年不变的别扭。窗外,看不见的角落里,无数个蝉在声嘶力竭的吼着从来无人知晓的知了。天边,一轮昏黄的蛋,慢慢滑落,在走着亿万年永恒的轨道。
书拿了很久,还是原来翻开的那一页。页码是模糊的,题目是模糊的,更模糊的是页面上的文字。坐在这里多久了,这个时刻几点了,一切都如同此刻的黄昏一样模糊。干嘛要在意这些,明确这些呢?
所谓黄昏,本来就是休闲的时刻,不一定非要干点什么不可。所谓孤独,就是供品味和享受的,不一定非要去特意的追求和逃避。所谓读书,也只是一个顺手的习惯动作而已。可以随意的看两行,也可以完全的不求甚解,或者干脆只是摆出读书的样子,这也就很满足了。所谓“读不读之书”,这大概才是真的读书,才是读书的最高境界。至于茶,却已经是第二杯了,滋润的不仅有胃囊,还有此刻黄昏的一盏青灯。
有着明确目的的读书,似乎已经是很遥远的事了。那种书,也曾读了不少。如今回忆起来,读完了剩下的只有疲累。而现在这样,已经不再有什么目的,只是消遣,只是无聊,只是没了当年的精力和才情。这也是老去的一个好处。这些感慨就让晚辈们去体会吧,他们还要读更多的书,懂得更多读书的苦。
如今憔悴,读和不读之间,有了更多的自由,也早知道了世间的书是读不完的。一是因为世间可读的书并不是很多,很多装订在一起的只是有书的样子而已。二是似我等小民,看起来像个读书人,其实也只是一个有着读书人的样子而已。
没有了目的的读书,一定不要去苦读,只是捧着书在似读非读之间的一种状态。或领会或茫然,或唏嘘或叹息,或振聋发聩,或情意绵绵,所有这些,之于读书之人,都是一种遥远的虚拟。就如同电视上纷乱喧嚣的光影,其实与你毫不相干。而此刻的你,手里拿着一本书,在读和不读之间,已经享有了一份惬意的散淡,完成了一份打发时间的消遣。这不是很好吗?
当然,还是会有一些文字会经过视网膜,穿过视神经,在衰老的大脑沟回里留下一点什么痕迹。就算最后真的留下了一点什么具体的内容,这又有什么意义呢?一对老眼昏花的眼珠,一腔老儿无用的脑壳,就算看过了,记住了,也总是要忘记的吧。忘记了的东西,和不曾记住的东西,又有什么差别呢?
而这本书却会留下,成为一个历史的遗物。想象一下,此刻的你,作为有缘享受触摸这遗物的诸多俗人中的一个,该是多么幸运。如果能在这触摸里,感受到一种在历史的孤独里安宁的踏实,也算这书的首功一件了。
此刻,还是那本书,那杯茶,只是那片黄昏,已经很黑暗了!书不见了,茶不见了,黄昏不见了,连我也不见了。正所谓“蓦地黑风吹海去,世间原未有此人。”
如果不是一个拨错了号码的电话铃声,此刻都有点涅槃的意境了。
于木鱼宅
2009-7-16
-全文完-
▷ 进入木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