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重塑中国传统诗歌的形与神张梦辉

发表于-2009年07月13日 下午3:59评论-3条

重塑中国传统诗歌的形与神 

——序张梦辉诗集《烟雨?红尘?江南》

徐红林

看完梦辉的诗集《烟雨,红尘,江南》清样后,第一个感觉是他的风格变了。过去以豪放取胜,今日却以婉约见长,是一个不易的变化。两年前他写了一首《答友》给我,诗中说:

昔日我的歌过多忧愤, 

如似积郁的江河喧嚷。

如今我要换一只笔写:

它应是晨风摇曳着竹林的繁叶,

频频而不喧闹;

又似洞箫启迪着秋夜的神韵,

柔媚而不哀伤!

两年后他以自已的诗篇印证了自已的诺言。读完他的《情寄雅安》和《烟雨江南》,后,似乎看到他两年来不断求索的身影,以及那柳暗桃红、柔情似水,欲诉却怯、迷离虚幻的境界。真是妙极了!

卷首是当今著名诗人雷抒雁的序文,写得简约中肯,道出梦辉诗独特的内含。他热情的赞扬了梦辉求索进取、以求诗之规范的精神,是解读梦辉诗的一把金钥匙。我与梦辉相识多年,彼此相知甚多,看后有些话想说,也许对喜欢诗的朋们有些好处。

民族传统形式的继承和创新

民族传统的继承和创新是梦辉诗一大特点。当今诗之锐意西化,大家都一窝蜂去学西洋诗的理论和创作,梦辉却不为所动。他认为诗人当有自已的风格和创作理念,跟风是没有出息的。近年来他潜心钻研古诗词和五四以来的新诗,为弄清被评论家说得天花乱坠的西洋文学,又一头扎进西洋文学书堆里。他在集子最后一卷,用创作实践回答了是“继承创新”还是“移值模仿”这一历来存在争议的问题。他认为汉语同韵母字多,选韵并不难,不会限制诗人自由的发挥。认为有韵诗流行几千年,人们己养成一种既成的阅读习惯,岂能一朝割舍?但继承却不是照搬,因当今汉语己发生很大变化,如复音、多音词的增加,这就决定了传统形式必须在保留有用部分的前题下,进行扬弃和创新。关于新词曲体和现代格律诗之不同,在后记里他作了具体的表述。而我最感兴趣的却是那些新词曲体。似词却不受词谱制约,读来古香古色,却道出今人之情感,确是一条可行的路子。现代格律诗始于上世纪二十年代,历来存在争议,梦辉综前人之所见,加上自己的取舍,写出《我是…》《乡愁》《歌声》等篇章,读后使人增加对此种形式的信心。以此形式写作确是多了一道工序,但他却得心应手,不见一点儿斧凿痕迹。我认为梦辉的实践是成功的,因为不论从视觉上、听觉上、感觉上都能给人以美感、能感动人,这就够了。诗人雷抒雁对有些篇章作了“诗意盎然,短小可读”的评语,就是客观上的见证。自由体是五四后的新创体,为广大读者所喜爱,亦应在继承之列。梦辉过去也写了不少,他对那些故作高深、百读不解或口水连篇、毫无内含的自由诗却不苟同“。他认为无诗内含的一切诗都不是诗,即如是换了“马甲”也不行。自由诗必须有内在旋律的涌动;必须有节奏,讲章法,绝不是想怎样写就怎样写了事的。由于他立了这样一个标准,所以这次入选的只有《听琵琶独奏》《清明祭》少数几首,足可见他对诗的虔诚和认真了。

关注民族传统的内含

梦辉对民族传统继承的理解,并没有停留在形式上,他更关注的是内含。他说传统诗与西方诗理念不同:传统诗重抒情,常用比兴方法以言志;西方诗多强调体验,常用意象来感悟;传统诗以意境创造见功力,西方诗视意象叠加为首能;传统诗把炼字、炼句、炼意当作基本功,西方诗常以觅寻生辟来制胜;传统诗常用友情亲情离情来感人;西方诗多用颓废扭曲以泄愤;传统诗多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西方诗更多利害的关注。由于有以上的不同,梦辉诗才有意识地发挥传统诗的特有理念,使其诗有更多的中华民族意味,读起来就格外亲切动人。比如《岁暮怀人》,是写给惨遭政治迫害的诗友王德芳的:痛其不幸、怜其忠贞、寄以厚望,其一颗颤动着的赤诚的心,跃然纸上,感人至深!写给诗友高学礼的诗,短小精炼,深沉含蓄,令人读后久久难以忘怀:

那记忆 ,是不是身后一缕轻烟?

爱和恨 ,是不是一颗心的两半?

无伤痕的流血是不是流血?

该用什么尺度来衡量人的华年?

当噩梦破碎成一杯苦酒之后,

你我来品味这岁月的“恩典”;

方晓得爱是一把脱手的种子,

疯长出了多少憎恨的根源?

这样的诗既有传统的凝炼和形式,更有传统那种忧患意识和重情重义的民族精神。诗人雷抒雁说:“梦辉是一个有情有义的人,对朋友的忠信,使这部分诗很感人,体现了“诗贵情真”这个诗创作的基本原则”。确是至理之言!不过我想:除“情真”这个主要因素之外,恐怕还与梦辉运用民族传统写作方法有关吧!那如泣如诉的音韵的复踏;那千割不舍的流水情义,如果译成其它民族文字,恐怕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正如同李白的一首《静夜思》之不可译一样的道理。

民族传统写法的应用

梦辉非常重视传统诗歌写法的应用,特别是意境的创造上,倾注全力。意境论在传统文论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在西方文论和创作中却很少提及和使用。我们的前辈在意境的创造上,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可惜当代诗评家,特别是写诗的朋们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王国维以为诗词以境界为最上,可见意境在诗之创造过程中的重要性。只是当今习诗者只知意象之重要,却很少涉猎意境之内含。梦辉在他的诗作中却多处反复使用,为其诗增色不少。比如《惆怅》一诗、只用了短短的八行,把一对师生聚而复散、帐然若失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惆怅:赠眉眉

寻觅的苦苦是希望,

收获的丢失最忧伤

小眉眉, 你来也匆匆, 去也匆匆,

你是风, 是雨, 是一种声响!

你使我想起了一个秋夜,

一阵雨打在湖面上。

云去了, 雨去了,什么都没有留下,

只留下一片凄迷的月光……

在这里情与景溶,形随神归,一缕缕帐然若失的情景,在读者的心头笼罩着。但意境的创造却非信手拈来,缺乏技巧绝对是不行的。这里精巧的构思和艺术媒介的选取,就显得特别重要。梦辉诗集中如《雨后吟》《白月光》《赠姚兰》等许多篇章中,调动了富有特色的语言、形象、色彩和线条,创造出一幅幅各不相同的意境来,达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是应当肯定的。

其它如炼句、炼词、炼意的功力,节奏句式恰切的调控,音韵轻重繁简的安排,民族精神特色的承载等,在不同诗章中均有所体现。梦辉的实践是可贵的。当引起评论家们的重视和写诗朋友们的参考。

学习、转化与创新 

梦辉刻意学习继承传统,却不忘西方文学的学习,“闭关自守”而无视它人之所长是愚蠢的。他欣赏波德莱尔和叶芝把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溶为一体的写作方法,但他的欣赏立足于借鉴而不是照搬。今年他写的《春歌》组诗,就是中国式的象征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产物。其中《绿》的一首,就不着一个绿字而尽得绿的风流:

是风的柔柔,

摇落它晦涩的梦;

又托光的怯怯,

揉开惺忪。

十里长亭长长得它

绒绒一身;

我听到了一阵阵,

瞅啾的诞生……

春的绿影婆娑酝酿于冬,而冬之将尽首传信息者,非含蕾岸柳莫属。梦辉巧妙的借揉着惺忪的眼和小鸡破壳来展示一片朦胧绿色,确是维妙维肖,独出心裁了。

模仿是学习的初级阶段,若不能转化为自身的东西,则永远脱离不了猴子学人的谎涎下场。梦辉清醒的认识到这一点,所以在如何选用意象上,有着自己的看法。意象一词来自西方,但意象的概含古典诗词多有。当今习诗者以洋货可居,竟发展到烂用的地步了。一首诗意象密密麻麻,美其名曰“意象叠加”。实则是意象“否定之否定”,到头来形成了意象混乱,什么意象都没有了。梦辉却既用之又不失之于滥。他欣赏艾青“一首诗内意象不宜多”的提法。故他的诗意象简而不繁,美而不涩。他在洋为中用的问题上,绝不盲目崇拜,他的诗之所以形成了自已的风格,就在于他有这种兼容并蓄的精神,

雅俗共赏,面向读者

在诗与读者的关系上,当今认识分岐很大。一部方人认为诗是贵族艺术,孤独是诗的常态,这些人把诗写得艰涩难懂,只要有少数人懂就行;一部分人反其道而行之,却干脆若同说话的分行,什么诗的元素也不要。这两部分人写法虽大相径庭,却都源于西方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梦辉说这种走极端的作法,他不敢表示苟同。因为作俑者心中没有读者,只有自已。说好听点是“标新立异”;刻薄点就成了“哗众取宠”。读者即是“上帝”,敢蔑视“上帝”者,不遭报复、冷落才怪了哩!所以梦辉特别欣赏朱自清先生“雅俗共赏”的提法。但雅与俗是一对矛盾,调配至恰到好处却是不易。要把诗写得多数人能懂(俗的成分),又不失诗之元素(雅的成分),这才是当今应当共同关注的。梦辉诗就是这一理论的践行者。不论成败如何,这种努力是值得赞赏和肯定的。当然这种雅俗共赏的诗作,并不排斥偏雅或偏俗的诗作,读者层次不同,各有所好,要求绝对的“同一”是徒劳的,也是有害的。只不过诗人心中勿忘衣食父母就行了。时刻以“雅俗共赏”约束自已。只有如此,百花齐放的局面才会到来。

由于对梦辉寄于过多的期待,写了以上这些感想式的文字,就教于读者、评论家和梦辉。并选其诗《我是……》的一段放在最后,以示殷切的寄托。

我是一条悠悠东去的小河,

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坎坷;

只有大海才是我最后的归宿,

去完成那壮丽的生命之歌!

二00九年七月十日年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张梦辉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指尖如水点评:

文章从对梦辉诗歌的解读展现出传统诗歌意境形式神韵之间的联系和统一,就评论而言可谓淋漓尽致,不仅是对诗歌的解读,也是对诗人内心世界的解读。期待更多首发佳作!

文章评论共[3]个
心无垠-评论

你好张梦辉老师!读了徐红林为你的诗歌作的评论文章,更感到你那诗歌悠扬的生命力来。在民族传统写法的应用上达到了新的高度,在学习、转化与创新中,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溶为一体,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我认真拜读过你的《情寄雅安》和《烟雨江南》的诗歌,真切感人,质朴而深邃~~我喜欢诗歌以各种风格形态来表现,就象进了诗歌的百花园~~那是秀目的,叫人留连的,是各有千秋的!就让我们永远保留自己的风格特点吧~~因为星星和月亮是同辉的,谁也不能替代谁,谁也不能抹杀谁不是吗?!at:2009年07月13日 下午6:26

张梦辉-回复诗集第一清样已出,北京的序言也到了,我打算出得大气点,再配以名画。谢谢你的鼓历!心无垠友! at:2009年07月14日 中午1:41

心无垠-回复呵呵!那真是要祝贺您了!人生能给自己留下这样丰厚的文化财富给亲朋和喜欢你的诗作的朋友们,也真是难能和雅兴哦~~!羡慕佩服哦教授朋友! at:2009年07月14日 下午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