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周碧华先生的一篇博文《两位学者同天逝世待遇为何不一样?》,发人深思。季羡林和任继愈两位先生同一天去世,而待遇截然不同,各大媒体铺天盖地都是纪念季先生的,而写任先生的文字很少。这是什么原因呢?周碧华先生概括了三点,一个称为大师,一个一直寂寞;季先生受到过首长接见;季先生的待遇会影响到后人。
也许周先生对两位学者不太了解的缘故罢,所以分析得不太到位。事实上,两人都应称为大师,当然这个大师是某一专业领域的,季羡林先生可以称为“梵文大师”(有人称季先生为“国学大师”,这个有些牵强,因为季先生着重研究的是梵文,从国学的底子来说,恐怕还不及任先生),而任继愈先生可称为“哲学大师”(也不能称国学大师);两人都受到过首长接见。任继愈当年曾受到毛主[xi]的接见,被毛主[xi]誉为“凤毛麟角”。季羡林先生曾受到温家宝总理的5次看望,称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一生笔耕不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两人去世后的待遇都会影响到后人。只不过一个隆重些,一个简单些,但究竟谁的声名长留青史呢?还待历史的检验。
那么,两位老前辈去世后待遇不同的真正原因是什么?一是在媒体的影响不同。季老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抛头露面的机会较多,名望大、声誉高,而任老埋头钻研学问,人们知之甚少,这就是厚此薄彼的最大原因。
二是研究的领域不同。任先生一直潜心研究哲学,而哲学在当代是冷门专业。正如任先生说:“一个哲人影响历史的时代早就过去,觉醒的群体才能推动当今社会。”而季先生呢,除研究学术外,还写散文、杂文,这容易让人们接受。
三是重视程度不同。任老前红后寂寞,而季老前寂寞后红,尤其最近几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每逢节日看望季老,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季老受到政府的重视,而任老就逊色多了。
四是离休前职务不同。据说季老离休前曾出任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任老曾出任国家图书馆馆长。由于职务不同,势必影响两人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
五是晚年成果不同。季老到80岁以后,勤奋耕耘,老而弥坚,写出了大量有价值的学术专著,而任老相对较少。
总之,两位都是学有建树的人,都为中华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的去世,都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我们理应同样对待,不能厚此薄彼。祝愿二老一路走好!
2009年7月13日
-全文完-
▷ 进入鲁速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