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中国航海日,我们大连举办了一系列的活动来纪念这个节日。笔者作为曾多年与船舶打交道的人,与航海似有着不算浅的渊源,对这个节日就显得更为关注,也有很多感慨系于笔端。
对中国航海日,可能有不少人尤其是内陆省份的人并不知晓,之所以将中国航海日定在每年的7月11日,这里有个原因;2005年,时值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交通部牵头,联合农业部、国家海洋局等相关部门,决定把1405年明成祖当年下诏命郑和下西洋的决策日作为中国航海日。
我国的国土面积,除了常说的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之外,还有300万平方公里可管辖的海洋国土,从最北端的鸭绿江口到最南端的中越交界处,海岸线的长度有1.8万公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理应是个航海大国。设立航海日,对普及航海知识,对进一步增强全民族的航海意识、海洋意识和海洋国土意识,对于我国开发海洋,维护海权,加强海防,实现航海强国和海洋强国的目标,都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航海,它涉及航海、海洋、造船、渔业、海军等相关领域,仅就航海来说,又可分为运输航海、渔业航海、旅游航海,科考航海,执法航海,军事航海等等;+
由于工作需要本人接触最多的还是运输航海的人士,对大部分船舶都有一定的了解,多次登上从最小的300吨的燃油供应船,到中型的7000吨的客货滚装船,再到万吨十万吨乃至三十万吨的油轮,基本上可以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应该承认,与发达国家比起来,咱们还有不小的差距。航海运输是一个高风险高利润的工作,历史上,那些西方强国无不是靠着航海发家的。从最早的海盗国丹麦、到英国,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和近代的日本,都是航运大国,也自然就成了海洋大国。+
我们历史上,只在明成祖时期,出现了航海大国短暂的辉煌,郑和下西洋,是在1405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149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是1519年,从时间上看比他们都早。但他们的航海带有很强的军事目的+,是以发现并占领土地为最终目标的,在全球大量占有殖民地,这种掠夺,给他们国家和人民带来滚滚财源+。
反观郑和下西洋,其目的是宣示大明国威,寻找失踪的建文帝,捎带着进行一些海外贸易。贸易也是有着赏赐性质的居多数,拿咱们的瓷器,丝绸,茶叶,赏赐给当地的土人,换回的无非是香料,犀角、象牙之类的,不在于是否赚钱,而是拿回可资夸耀的成就,那就是万方来朝、对我大明表示臣服,有这些方物土产为证。前后七次下西洋,每次都带出大量供赏赐的货品,所费不赀。所以,西方列强的航海能使国富民强,大明朝的航海却使国敝民穷。
自那以后,我们经过了漫长的闭关锁国时期,清初为防郑成功更是登峰造极,当时的口号是“片板不准入海”,甚至迁走了沿海的居民,从海岸线往内陆有几十公里的无人区。一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国门,才出现一些有识之士,认识到海洋的重要性,在洋务运动中,建立起了北洋水师--当时亚洲最大吨位的舰队,可惜,由于政治腐败,在1893年的甲午战 争中被打得全军覆没。
短暂的海洋大国之梦,就这样被腐败透顶的朝廷毁在了自己的手里,接下来又是漫长的等待,此时不是闭关锁国,而是有海无防,敞开大门,谁有力量谁就进来。再一次的闭关锁国是60年前那场被称作解放的论陷。
现在,军事航海方面,以走出近海走向蓝水为目标,亚丁湾的护航,还远不能说明我们是航海大国,更不是海洋强国。别的不说,就说南沙西沙吧;连菲律宾这样的蕞尔小国,人称“仆人国家”的,都敢随意的占领黄岩岛,还不是因为看到印尼、马来西亚、文莱、尤其是越南,占了那么多的岛屿都平安无事,除了换回几句不痛不痒的抗议之外,没有任何损失吗?
所以,海洋国土的安全,已经实实在在的摆在了执政当局面前,也成为了检验执政当局执政能力的一把标尺。航海日也成为全民学习海洋知识,加强海洋意识的一个契机,在日渐觉醒的民众面前,任何推诿塞责都无法向历史交代!
2009年7月11日
中国航海日于大连
-全文完-
▷ 进入放牛小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