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大师离去之后琴啸

发表于-2009年07月11日 晚上10:32评论-4条

当我还在为迈克尔杰克逊的离世伤感时,一上网却又得知一个更不幸的消息,就是季羡林先生在今天上午的八点五十分离开了人世。这位老人的逝世,其实并不该出人意料,因为他毕竟已经是近100岁的老人了。

我清楚地记得学生们有一次考试做过一篇现代文阅读,讲的是一个北大新生,扛着大包的行李进校,偶然看见旁边一个人,他就让那人帮他扛行李。这人一声不吭,认真地帮他把行李拿到了宿舍。后来,新生才知道这位竟然是大名鼎鼎的季羡林先生。季老品格的朴实无华由此可见一斑。学生问我,这季羡林是谁啊,我们怎么不知道呢。我说他可能是中国最后一位国学大师了,中国的文人没有不尊敬他的。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可以说是近几十年来无人可比的。后来我们还接触到季老的几篇散文,他在我的学生们中的印象才越来越清晰。

可是,他现在静静地就走了。我和许多人一样难过,我真诚地祝愿老人在天之灵安息!同时,我不得不由此简单来说一下我们的国学。

记得我们学校本期开学之初,说是按照成都教委的要求,轰轰烈烈地开始了国学教育的启动仪式。接着,又是制作电视节目,又是到处贴出出自国学的标语,又是国学诗歌朗诵,又是国学书法展览,甚至还要求非毕业年级的老师抽出自习课讲国学,似乎很是热闹,无孔不入,把国学的地位空前地抬高了。以此类推,其它各地学校的状况大约也是如此。那么,是不是国学迅速就普及了呢?

我的回答是否定的——这真的只是表面现象。因为我们的实际生活离国学是那么的遥远,还有国学的学习是无法速成的。

我可以肯定地说,很多人对什么是国学根本就搞不清楚。他们以为背几句古诗词就是学国学了,听几次讲座就是学国学了,甚至穿上古装摇头晃脑念几篇古文就是学国学了,这么肤浅的学习能有什么结果呢?季老是走了,可即使他活着,也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他还有多少精力研究国学,去普及国学?说他是最后一位国学大师是对他的极高的评价,但这样的评价对中国文化来说不啻是极大的悲哀!偌大一个中国,十几亿人,就再没有国学大师了吗?有那么多的歌星影星红得发紫,那么多的商人腰缠万贯,那么多的书画家名利双收,那么多的教师天天站在讲台上授课,那么多的医生也钻研医学,那么多的科技工作者也搞科学研究,怎么就没有一个能成为国学大师呢?

我间接听到过一个孩子的故事。同许多90后的孩子一样,他在几年前偶尔读到了当年明月(原名石悦)写的《明朝那些事儿》,立马喜欢上了这本书。不过与众不同的是他从此疯狂地爱上了历史。他所有的零用钱都拿来买历史书了,而且他都是很认真地阅读。几年下来,他对中国历史的熟悉程度已经超过了身边所有的老师。他经常会给同学和老师讲历史故事,可是他并不受人欢迎。因为他只知道历史,所以他的语数外这些所谓的正经的科目的成绩就不好,而且还拖了班上的后退,于是他的行为受到了家长和老师的严厉批评。大家都要求他改正缺点,好好学习,以后才能考进一个好大学——看,这就是中国的教育,非得让所有的孩子走一条路,管你天资如何。跟不上的就生拉活扯,太优秀的就打击压制下去。泯灭掉你的个性,泯灭掉你的特长。为什么不认可这个孩子这方面的天分和勤奋呢?为什么不能放手就让他去研究历史,让他早一点成为一个历史学家呢?即使是季羡林这样的天才,他当年的数学也是学不走的,而且只能考几分。按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他就是差生,是严重拖班上的平均分的学生,是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是老师不喜欢甚至是巴不得赶走的学生。可是幸好他生在了一个有利于他成长的时代。

一个人要在某方面成为大师,是多么不容易啊!特别是本身就博大精深的国学。然而,就现在的教育体制拿来培养人,就现在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拿来培养人,还有可能产生大师吗?我们国家现在是和平的,是稳定的,这不假,可是我们太多太多的国人却是浮躁的,是做不到宁静致远的。大千世界,有几个人能在一张书桌前静坐下来?这样的话,大师又从何而来呢?

季老生前曾否认自己是什么大师,固然是他的谦虚;我想,他更担心的可能是国学的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吧。但愿早一日有这样的人出现,就是对老人最好的告慰了。

再一次祝愿季羡林大师一路走好!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琴啸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云生云灭自在风点评:

一代大师走了,他的人品和学问都值得我们学习。

燎原百击点评:

由大师去世引发对国学未来的担忧,继而延伸到对现今教育体制以及社会总体环境的反思。意味深长的文字,大师一路走好……

文章评论共[4]个
云生云灭自在风-评论

问好作者。文中有一处涉及“韩寒”的错误,已经改了,希望下次投稿时认真校对一下为好。at:2009年07月11日 晚上10:36

琴啸-回复非常感谢! at:2009年07月12日 下午3:08

往事回收-评论

即使有大学想因为某位学生的特长而招生,也被人抨击为炒作/破坏公平的时代,大师?有小师就不错了。at:2009年07月12日 凌晨0:37

cqhua39-评论

我为国家失去最后一位国学大师感到惋惜,他的学识和人格无人能比,尽管已经高寿了,但还是舍不得他走,让我们衷心祝愿他笑着一路走好。at:2009年07月12日 上午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