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井中桥东岸,山崖陡峭,萝蔓叠翠,其间巍然屹立着的几棵硕大黄桷树,虬枝辐射,碧冠成盖。树旁有一口水井,形似瓜瓢,瓢把处有十余级光亮而不规则的石梯,沿石梯而下,可见一泓琼浆玉液似的泉水从青石缝里渗泄出来。视之清冽,尝之甘美。此乃贡井有口皆碑的“瓢儿井”。可是,知道它还有一段优美的龙门阵的人,怕就不多了。
相传,在这黄桷树下曾住着一对年轻夫妇,人称男的“阿钟”、女的“钟嫂”。他们膝下有一个四岁的女儿,唤之“翠儿”。一家三口靠在这树旁开个幺花店子沽卖烧酒和豆花饭过活。当时,这里是贡井去雷公滩的必经之地,钟嫂点制的豆花又特好吃,所以过往行人、商贾无不喜欢在这幺店子歇脚进食。“钟嫂豆花”的名声也就不胫而走,不翼而飞地传开去了。这幺花店子也就格外兴隆;阿钟一家子的日子当然就过得有滋有味儿的。只是,用水不便,须上下百十级不整齐的石梯到旭水河中桥下挑水,每天挑上几大挑的,实也够呛。但是,又有啥子办法呢?
有一年夏天,每天都太阳杲杲的,旭水河也干枯得断流了。河里的凼凼水,腥臭发黑,吃都不能当然点制不起豆花了。阿钟只能四处去找井水,也就够累的了。钟嫂一个人在店子里张罗,顾主中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见了钟嫂的美貌,不免垂涎三尺,可只要身强力壮的阿钟在店里,这些人也不敢轻举妄动。这天,阿钟到几里以远的旭水河对岸天池山半山坡的杨家祠堂挑井水去了,钟嫂在店里应酬着,蓦然走进一个自称“罗三儿”的斜眉吊眼的人来。他的鹰隼一样的眼睛直勾勾地盯住钟嫂胀鼓鼓的胸脯,仿佛要一口吞下她去一样。更有甚者的是,这罗三儿乘钟嫂给他抹桌子摆碗筷之机,在她翘翘的屁股上拧了一把。钟嫂“哎呀”一声直往灶房里跑,这不要脸的罗三儿竟至撵了去……说时迟,那时快,突然,顾客中闪出一个银髯垂胸,手执羽扇,腰系玉葫芦的老翁来,但见他用扇子在罗三儿的脑门儿上轻轻地一点,罗三儿这下流羔子当即昏昏然软在了地上,跟鼻涕虫一样了。老翁遂飘然而去。待罗三儿恢复知觉的时候,阿钟挑着满满地一挑水回来了。罗三儿见势不妙,夹起尾巴就跑。类似的事已不止一回半回。阿钟心想:为了爱妻的安全,老天爷再不下雨,我这幺花店子就只好关门大吉了事啊!
俗话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对于善者来说,天是不会绝他之路的。
当天晚上,一切收拾规一后,阿钟一家子在黄桷树下乘凉。下弦月还未出来,天蓝蓝的,星星很多很明亮。钟嫂在摘着干海椒的椒柄,阿钟一边用“莫奈何”(一种木制碾磨花椒、胡椒等香料的工具)磨着胡椒,一边逗翠儿数星星:
天上一颗星,
地上一盏灯,
谁人一口气,
数二十四颗星?
一颗星、两颗星、三颗星……
翠儿没数上几颗星就稳不住想要换气,便说:“阿爸,你能够数上二十四颗星吗?”
阿钟说:“不能。”
“那,哪个人能够数上二十四颗星哟?”
“我也不晓得。”
“我能!”
一个声音从中桥石级下飘上来。他们回眸一看,星光里一个银鬓白髯手执羽扇腰悬玉葫芦的老者已在眼前。钟嫂眼快,此不正是白天仗义行善的那个老翁么?连忙热情招呼道;“白天的事,真是多谢老人家啰!”
老翁莞尔一笑道:“大路不平旁人铲嘛,有何可谢的哟?”
阿钟忙不迭让座看茶道:“天已甚晚,老爷爷何兴至敝店?”老翁道:“天热难寐,特来贵店买碗豆花,打点烧酒矣!”
“哎呀!烧酒倒有,豆花下午都卖光了,这老天不下雨,推得起豆花的水难得呀!对不起……”阿钟揪心地叫起苦来。
“啊!那就算了!”老翁显出失望之色。
“老爷爷,我们旋给你做吧!”钟嫂说:“阿钟,我们不是还有半桶井水么?”
“那怎么使得?”老翁忙说并拟告辞。
“老爷爷,你请先坐坐,要不了半个时辰就要吃豆花!”阿钟连忙拽住老翁,翠儿也抱住老翁的腿直嚷嚷:“爷爷不走!爷爷不走嘛!你不是说你一口气能够数二十四颗星吗?”老翁只好坐下来,解下腰间的玉葫芦放到小桌上和翠儿数起星星来……
果然,不一会儿,一大碗嫩冬冬的的豆花就端上了小桌。老翁见了眉开眼笑得像个孩子,遂边夹起颤巍巍的豆花边说:“来,来,都来,我请客!咱们趁着这灿烂星光喝他几盅儿啊!”
阿钟俩口不好推辞,只得坐下陪老翁边喝酒,边闲谈。阿钟问道:“请问老爷爷家住何处?”
老翁用羽扇指指河对岸黑黝黝的天池山说:“就在那山上啊……诶!这豆花是你们哪个的手艺呀?我敢说,就是天厨也弄不出来哟!哈哈哈……”阿钟指着妻子说:“是她!”钟嫂说:“我丈夫也行……啊,不过,老爷爷,你过讲了!”老翁说;“不,不,确实不赖,确实不赖!我白天还没有吃成就……”于是说起了罗三儿说起了天干说起了水。老翁时而双眉紧蹙,时而笑逐言开,情态万种,飘然欲仙。翠儿早已经在她娘的怀里进入梦乡了,月亮也已高悬中天了,微醉的老翁匆匆起身告辞,阿钟俩口目送他的身影消失在中桥对岸后,转身适才发现老翁的玉葫芦还在桌上放着。阿钟欲追赶上去,钟嫂说:“明天再去吧,都这么晚了!再说,你也追不上了!”
第二天早上鸡叫二遍时,阿钟睁开眼来对妻子说:“我梦见那个老翁了,他说玉葫芦权当昨夜开销,送给我们了,还说……”钟嫂说;“我也梦见他了,他说了几句话:“什么——屋后打口井,三七二十一,玉液琼浆源,千年涌不绝……”
“那个老翁怕是个神仙吧?”他俩异口同声地惊呼起来:“对了,是神仙!”于是,按梦中所托,夫唱妻和,小女送汤,在屋后打起井来。然而,托梦之地几乎全是坚硬的岩石,打断了三七二十一根铁钎,打了快三七二十一天适才打了丈许深,而且形状也很不像一口井。
这已是最后一天的晚上了,星光明丽,虫声唧唧,井里,还没见一滴水出来。夜半,钟嫂走来,将玉葫芦递给丈夫说:“喝口水再干吧!”阿钟接过玉葫芦的时候,不小心滑脱了掉到了井底的石头上,哐当一声,玉葫芦砸成了两半……阿钟夫妇正在面面相觑,叹惋不绝的当儿,只听得潺潺呲呲地响,井底忽然涔出水来了……阿钟连忙捧起来一尝,啊,甘美香冽得差点儿把舌头都咽下去了……
翌日,水盈满了整口井。阿钟见这井的形状似瓢儿,就把它取名叫“瓢儿井”。他们用这井水推的豆花鲜嫩极了。瓢儿井从此给阿钟家和乡邻们都带来了好处。因为它一年四季总是水盈满井,从来没有干涸过,即使是在自贡最严重的“丙子干丁丑”的那年月里。
相传,这个托梦的老翁就是天池寺里的十八罗汉之一,说不信请看那个罗汉腰间的玉葫芦就是破的哟。
龙年春节刚刚过去不久的一天黄昏,我从老街出发,向瓢儿井信马由缰地踱去。当我来到井旁的时候,只见井形依然,井底尺许深地积着清花亮色的水,有一对青年男女在井旁汲水洗菜,太阳在天池山背后发着光芒,金灿灿的……
我遂匆匆回家,躲进书房,草成此文。
-全文完-
▷ 进入曾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