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如水,悄然流泻,洗去一天的繁华与纤尘,将一切都归于平静,平静得仿佛能听到窗外霜打秋叶的声音。就在这样的一个夜晚,我手捧着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年轻女作家肖红的《呼兰河传》而无法入眠。当夜风透过纱窗细细洒落身上,我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清爽感觉,这是一种久违了的感觉。北大才子余杰说:好的文学作品必然是直抵灵魂深处的回音。就在今夜,厌倦了冗长、枯燥、深奥的鲁迅式的文章乃至对整个三十年代文学几近麻木的我,终于在这里找到了一点心灵的慰籍。那清丽的文笔、真挚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处处透射出对生活的不舍与不解,我仿佛能触摸到她的心灵深处闪现着的最原始、最真诚、最炽热的鲜为人知的爱与善。德国大诗人席勒有句名言:文学作品是不同时代人们的共同语言。这位英年早逝的绝代芳华怎么也没有想到她的作品在经历半个世纪的政治风云洗礼之后会成为传世佳作,会在每个夜晚感动着像我一样承受着生活巨大压力而对生活依然恋恋不舍的人们。可惜世态炎凉,人心危危,在那个只要能写几句白话文就称之为作家的时代,没有人能体会到那些鲜活的文字后面掩藏着一颗冰冷的心,就连曾经发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她的同姓丈夫肖军最后也狠心放手而去,要不然怎么会让她独自一人负伤而走客死异乡呢?
1949年的那个秋天,当所有人都沉浸于那场来之不易的空前胜利的喜悦气氛时,伊人一袭长衫,满怀心灵的创伤,独自一人悄然登上了开往香港的轮船。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文坛最幸福、最耀眼、最令人羡慕的“二萧”终于分手了。一对原本执爱的情侣,一样的浪漫单纯、一样的固执倔强、一样的才华横溢——这样的爱是经不起伤害的。陈凯歌在拍《风月》时反复强调:爱情的激烈程度是可以拔出枪向你开枪的。所以激越之爱多是蛮不讲理的,它的尽头是疯狂。最终,伤害还是出现了,结果就是永远的诀别。“细雨燕双飞,落花人独立”。当汽笛响起,船行人凝、江流岸止,空荡荡的只剩下满目的苍茫。
暮色渐浓,深邃的夜空黑得使人压抑,浸人的凉风把我从三十年代的梦中吹醒,思维逐渐回归清晰。窗外,万家灯火已渐次熄灭,唯有几盏零星的灯火还在苦苦的支撑着长夜的清冷和寂寥。我忽然想起了以前读过的一句话:像我们这种人的爱情,就像夜晚亮着的灯,天都大亮了,还傻傻的站着。真爱如灯,本是那么的纯洁而神圣,然而有几个痴情的人最终能得到真正的幸福——郁达夫、张爱玲、顾城、三毛、海子……无不是颠沛流离、孤苦伶仃,抑或郁郁而终,抑或客死异乡。我不由得又想起一位命运多桀的古代痴情女子——秋天的黄昏,遥远的古道上泥泞满地,她衣裙飘飘,身后连接着整个宋朝的残山剩水,茕茕的身影宛如夕阳下一株柔弱的秋草,当西风吹过,黄花满地堆积,而伊人,更比黄花瘦。那个曾经漫卷垂帘满怀心思与柔情的少女,如今柔弱得连卷帘的力气也没有了——山河破碎、亲人失散、流离失所、无处可依,往日的荣华富贵幸福时光已化作烟云,宝马香车对酒当歌终成昨日,整天凝目窗前流水,沉浸于往昔的回忆,思君之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秋已尽,日犹长”。稍作停顿,又要“独上兰舟”。花自飘零水自流,此恨何时是个头?从济南到江南,斯人一步一断肠,流尽毕生的泪水,留下了无数千古绝唱,然而——有谁真正读懂她心中的孤与苦呢?如果人生可以再回,她还会选择如此吗?
人生多波折,秋日多伤感。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风秋雨愁煞人。每当生命遭遇秋天的时候,总是变得愈发脆弱,因为秋天既代表着成熟与丰收,又代表着荒凉与寂寞,它是季节的分水岭,象征着人生的轮回,俗话说: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在这样的季节里,一边是天高云淡、硕果累累、红叶满天、热闹忙碌,一边是凄风冷雨、草木枯萎、水落石出、百花凋零。面对这样的落差和变迁,人们总是忍不住触景生情、黯然神伤。对于那些文人义士来说,秋天是他们心中难以解开的结、无法越过的坎,每逢秋季,收获的喜悦怎么也阻挡不住他们寂寥的心情,复杂的思绪变得活跃而清晰起来:丰收与荒凉、热闹与寂寞、成功与失败;国仇家恨、生离死别、人生感怀;怀念故土、思念亲人、悼念亡人。各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感慨万千、辗转反侧、无法自拔,或泼墨挥毫,或引吭高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刘彻的《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晏殊的《撼庭秋》“别来言信千里/怅此情难寄/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笔调苍凉,情真意切,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深思念之情;白居易的《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柳永的《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描写送别的场景,凄然凝重,催人泪下;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夕阳外”,描写秋天的景色更是细腻入微,形如流云,饱含浓浓的思乡之情却又不露痕迹。相比而言,我更喜欢李梦阳的《秋望》——“黄河水绕汉墙边/河上秋风雁几行/客事过濠追野马/将军弢箭射天狼”,描写秋天的疆场,气势恢宏,苍凉而悲壮。诗以言志。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达了内心的困惑、苦闷与伤感。人的感情是可以穿越时空而相通的。此时此刻,面对这夜幕的空洞与遥远,我的心仿佛夜空中急速降落的一颗陨石,无法抵挡,不着边际,一股悲愤而落幕的情绪从心底升起——时间就像一条大河,多少英雄才俊最终都被滚滚的河水吞没,能在风口浪尖始终屹立不倒的只是凤毛麟角!遥想当年刚毕业时,自己是何等的慷慨与豪迈,然而十几年过去了,昔日那个持才轻狂的少年早已变成心如止水的凡夫俗子,只有在那些当年义无反顾决意外出闯荡的同学的捷报频频传来之时,心中泛起一丝“书生老去,功名未立”的叹息。
黑夜独坐是一种享受,没有什么扰乱心际,心灵让感觉牵着,仿佛进入一片荒无人烟、灭绝生命的旷野,周围一片空白,甚至整个人都将被这份空白融化掉,然而我清晰地感受到来自现实存在的压力,就这样承受着现实与虚无的对抗、灵魂与肉体的分割所带来的痛苦。佛语有云:空既是有,有既是空;生既是死,死既是生。的确,世界万物本是生死不息、从不间断的。就像秋风扫落叶,扫除的只不过是那些脆弱、腐朽、寄生的生命,而同时有许多新的生命在无人的角落悄然生长。渐渐的,我似乎感受到一种若有若无的气息在流动,一份淡淡的幽香在传递,抬头仔细搜索着,终于在密密的桂树枝头,发现了几粒小小的、淡黄的花朵——哦,桂花开了!是的,就是在这片空白中,在死寂的缺乏灵魂的季节,桂花正绽放在枝头。正是这小小顽强的生命,冲破了这份空白和死寂,扫除了我本欲逃避的心境。的的确确,生命是无处不在,而空白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景。生命总是永恒,生命也必将永恒。以前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诧异于他把一生的琐事写下来却成为巨著,现在终于明白正是因为他抓住了一个永恒的主题——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人类毕生都在和命运抗争,人生是一段艰难的旅程,困苦与悲伤就像窗外一排排闪现的街灯,稍纵即逝却又永不消逝,还有寂寞,深深地、无处躲藏的寂寞如影相随,只有对生活充满热情、对命运永不屈服的人才能走完这段旅程。但是无能我们有着怎样不同的人生,当我们年老时坐在夕阳下,所能共同感慨地就是:年华如水,青春易逝。所以,趁现在还年轻,尽管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大胆地去爱自己所爱的人!不要等到韶华已逝、千金散尽之后才幡然醒悟、追悔莫及。人的生命就像天上的星星,天上一颗星,地上一个人,就算是一颗流星也要奋起一击,绽放出短暂的绚丽。
夜色如海一样深沉,周围弥漫着清冷与寂静,这正是江南秋天的神韵。我喜欢江南的秋天,清冷而又明快,厚重而又灵动,自然而又和谐,到处是一片苍翠的色彩,一切仿佛都在告别,一切又仿佛刚刚开始。时光默默地飘走,不知名的野树成熟在无人知晓的角落,默默见证着历史的变迁,淡然面对岁月的侵蚀。路边的花朵,犹如江南多情的少女,没有显赫的身世,没有出众的外表,在路边随风起舞,即使在凋谢之后,依然可以想见它们曾经的绰约与娇娆。忽然想起台湾诗人郑愁予的一首诗——“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待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般开落……”。我不是佛祖,也不是神仙,做不到盘坐莲花、笑对逝水,任季节在额头爬满皱纹,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时刻在拥挤的城市里寻找廉价的生存空隙,也会在夜深人静不为人知的时候想一些世俗的名与利。每当秋天的惨淡席卷而来,偶尔也会茫然失措,闪念之间也曾有过不如归去的愿望,但生命的责任立即又让我冲破情绪的漩涡。鲁迅先生说得好:人,是要有点精神的。人必须要有勇气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命运。
小时候,屋后有一座山,总喜欢在秋高气爽的午后,坐在山顶,遥望远处连绵不绝黄叶堆积的山峦,遥望闪现在群山之间如瀑布般飞流直下的山间大道,心里暗暗发誓:长大以后一定要翻过那些山去看外面的世界。如今,我终于走出了山村,走进了城市。然而今天——有谁能告诉我该坐在哪儿、又该朝哪儿遥望呢?
夜风吹过,一片落叶掠过窗前,搅动我心中的诗兴如潮水一般涌出——
秋去了
冬的落叶,便舞起了
无数春的日子
…………
-全文完-
▷ 进入一盏心灯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