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大地自古就不缺才女,汉班昭、三国蔡文姬、唐薛涛,风仪高迈的谢道韫、道骨仙风的鱼玄机、孤单断肠的朱淑真,甚至秦淮名妓,倾国佳人,直到民国的石评梅、张爱玲、吕碧成、萧红,无一不是巾帼不让须眉,羞煞万千男儿。这其中,李清照则是当之无愧的千古第一才女。
喜欢李清照,缘于那句著名的叠句:“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小时候懵懂,可没读到这,总不禁感佩作者之才。李清照的诗词之美,尽在这一句十四字,多一分则嫌长,少一分则嫌短。我总觉得“人间难得几回吟”,因为它太干净了,没有一丝废话,字字直抒胸臆,毫无矫饰,毫无保留。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里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这首词可以看做是李氏风格成熟前的一种代表,比兴地极为贴切,“情怀如水”,“梅心惊破”,不无神笔,唯遗憾的是抒情显得还不那么自然流露,倒有些当今少女作家的通病(比如小太监郭敬明),“为赋新词强说愁。”这也难怪。做此词时,李清照刚好及笄。宋代不比唐代开放,喜欢内衣外穿,袒胸露乳,宋人程朱(程颢、程颐、朱熹)进一步改良了孔儒圣道,致使礼节更加繁缛,思想更加闭塞,达到了空前的封建。前些日子读赫连勃勃大王(梅毅)的明史散文,作者称明朝为“纵欲时代”,人们对权欲、利欲、情欲的追求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照这个思路宋代可以称为“禁欲时代”。在这个时代开风气之先,独创“婉约”词派,可见李清照之大胆。词虽不算最好,但于玉立亭亭之少女来说,却着实是难能可贵的。李清照在尝试,并不是一上来就“寻寻觅觅”得得瑟瑟嘻嘻哈哈嘻嘻的。所以词前有记云“世人作梅词,下笔便俗。予试作一篇,乃知前言不妄耳。”
李清照并没有姣好的面孔,没有“多少人曾爱慕她年轻时的容颜”。前几天进一个网友的空间,看见一张工笔极细腻的才女图,把李清照画得像林妹妹的前身,不仅在小脸蛋上挂着林妹妹标志性的眼泪,还睫羽低垂,一派闺中怨妇的样子,让人生怜。历史上的李清照没有多么美丽,否则《宋史》中载了她琴棋书画样样好处,独没有谈及姿色。按古人“好色而不淫”的儒家理论,绝不会放过一个有才又有脸蛋的女子的。当然李清照也并不丑,因为她的一生起点不低,生在宋徽宗时代的大学者李格非之家,夫为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试想,就算李清照再有才,但如果长得太对不起天地父母,一朝宰相也不会把儿子交给她。
李清照与赵明诚的婚姻,向来是文坛的一大佳话。赵明诚是北宋著名金石学家,一生酷爱收蓄金石碑刻,因为老爹的荫庇,还进了太学进修,好比当下去牛津剑桥留学,可谓前途一片大好。赵明诚从小发源“宁愿饭蔬衣简,亦当穷遇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后来仕途顺风顺水,一路广收七诗逸史、鲁避汲冢之书,建归来堂,确实对得起少时的理想。只可惜那万卷藏书在建炎元年金兵南犯时不幸被焚毁。
李赵的五好家庭向来为人所羡,两人也经常剪烛夜话,纵论文史,从文到诗,由画入棋,包罗万千,颇有几分《闲情偶寄》里的闺房之乐。一次李清照不知喝高了还是脑溢血了(满腔热血),一股脑把历代的名词人挨个骂了一遍:柳永那小子?“风尘浪子”,“词语尘下”,俗了吧唧上不了台面。苏东坡同学更别提了,诗不像诗词不像词,只能算“句读不茸之诗”,“唱不得”,但逢年终团拜会领导要你行个酒令唱个歌,你苏东坡能唱得出来吗?王安石、曾巩写的那不叫词,叫狗屎,大便,米田共!还有……
但李清照也并非一味穷狂,女文人女文人,她首先是女人,然后才是一个文人。她也有小女人姿态。一年秋天,桂香十里,名士刘跋来约赵明诚千里跋涉,远赴泰山仿古。都说“小别胜新婚”,可李清照担心“小别胜离婚”,心里突然对老公无限依恋,于是临行赋词一首,绣在锦帕上送给老公,正是: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赵明诚感动的要死,痛立军令状,把保险受益人写成李清照,这才被放行。
时值政局动荡,全才淫棍皇帝宋徽宗沉迷道学,恣情书画乐舞声色犬马,又有宵人误政,小人误国,一面蔡京在全国广罗名花奇石佳树珍玩,一面又兴建“九成宫”、“延福宫”以放情纵乐,终于顺应天意,大厦巅倒。北宋为金所吞,兵民开始史无前例的胜利大逃亡,李清照夫妇也随赵构的南宋小朝廷逃到南方。船至乌江,夫妇望江兴叹,感当年项羽“一去不返”之悲,遂有: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汤传楹《闲杂笔话》曾云:“天下不堪回首之境有五:哀逝过旧游处,悯乱说太平事,垂老忆新婚时,花发向陌头长别,觉来觅梦中奇遇……然以情之最痛者言之,不若遗老吊故国山河,商妇话当年车马,尤为悲悯可怜。”如今故国已远,浪花东去,几多兴亡,尽入李清照心中,不禁悲从中来。李纲不在,宗泽已死,国破家亡,生有何趣?同年,相知相守多年的老伴赵明诚郁死建康。
赵明诚,字德甫(怎么读起来像“德芙”?呵呵。)官拜崇宁中鸿胪少卿、莱州淄州知州,少而好学多才,他所著的《金石录》,是一部继欧阳修《集古录》之后规模更大、更有价值的研究金石之学的专著。可是造物弄人,让历史记住他的并不是他的显赫地位家世和那对金石学的热爱与贡献,而是那一简单的称谓——“李清照她老伴”。的确,赵明诚词才虽佳,但远远不及李清照。一次赵明诚把自己三天三夜不吃饭硬憋出来的50首词和老伴的一首《醉花阴》混在一起打乱让朋友陆德夫(又是个“德芙”)评判,结果人言“虽然都不错,不过还要数‘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句最好。”可见赵明诚也不是没有才,而是倒霉地娶了个古今中外第一才女,把自己的光芒遮住了。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又是一年上元节,李清照回到看着灯火辉煌的街景,回忆起自己和夫君的初遇,不禁凄然,兴之所至,手占一词: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在李清照人生中最后的岁月里,她致力于丈夫未竟的事业,增校金石遗稿,并作《金石录后序》,在书前题道:
《金石录》(三十卷)宋秘阁修撰,知湖州事,东武赵明诚撰。
序毕,泪如济南趵突泉水般涌出眼眶,遂集尽一生阅历坎坷,挥毫作句,一气呵成: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 愁字了得!
后记
总看很多介绍李清照的网页、书籍说李是南宋人,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误读。李清照一生七十载,虽然大多数时间身处南宋朝,但北宋有她的家,有她的父母,有她至纯的爱情,有她无悔的青春。她的心里也只有北宋,就好像近人王国维一直不承认满清亡国了一样。韶华难再,但当年的那个莽撞而又自信的江南才女,依旧迷人!
-全文完-
▷ 进入孤云退士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