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自由与泼妇骂街∮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所谓言论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地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任何一个国家一个集体是否民主其中重要一条就是言论自由。
既然宪法都明确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那么我们是不是就可以放心大胆的说话,甚至可以肆无忌惮的像泼妇骂街一样叫骂。可是泼妇骂街是否算是言论自由呢?
世界是相对的,言论自由也是相对的。“言论自由被认为不应受到政府的审查,然而国家可能仍然处罚(但非禁止)某些具有破坏性的表达的类型,如明显地煽惑叛乱、诽谤、发布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秘密等等。”所以对于你的言论,也是有一定限制的,也可能受到法律的制裁。
泼妇骂街有三种结果。一种是大骂一通,发牢骚泄私愤,如果仅此而已,也不会对社会造成多大危害;一种是扰乱公共秩序,破坏社会和谐,这时就要受到治安管理的处罚;还有一种就是发展到污辱诽谤造谣生事,这种行为就是一种犯罪,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你可以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如果愤恨不过,骂上两句也构不成犯罪。你见那骂街的泼妇,发泄完自己的愤恨怨气,然后仿佛战争胜利的将军一般回家去了,顶多不过是和对手厮打一通,或相互记恨十年,却不会有警察来制裁她。
现实生活是这样,网络世界也是这样,而且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谁也不会找到你痛打一顿,也不会有谁背后茅矛准你黑石头。你想说啥就说啥,你感觉你很自由,你的权利你做主,于是你放心大胆地破口大骂、侮辱诽谤。
网络世界的言论自由当然也是相对,不管是著文还是发帖,都有一定的限制,你可以发表不同的意见,但是你不能恶意中伤,诽谤侮蔑。网络的制裁或许太过于无奈,不过删除其言论,甚至封杀其id或马甲,这些似乎显得无足轻重,你删除一个帖子需要10秒,我发一个帖子也不过10秒,你一直删,我一直发,到处发,就像革命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发帖者躲在网络的背后,看着这个虚拟的世界里的人们人心惶惶,不免洋洋自得,叫嚣着:砍帖不要紧,只要我快乐;砍了这一贴,还有下一贴。马甲千千万,任你随便封;封了这一个,再换下一个。
网络世界里泼妇骂街的人包括多种,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对现实世界或网络世界的某些现象极其不满,看不惯却又无力改变,只好骂一骂,吐吐心中的愤恨。或许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他们的言辞偏激,文字的杀伤力太强。一种是吃饱了撑的,到网上消化食,图个乐子。还有一种就是个别人内心阴暗,他们看不得别人快乐,四处打击别人,诋毁别人,以骂为乐,以骂为业,喜欢制造恐慌和破坏和谐。
如果是第一种,我劝各位还是放平心态。你的失望与痛恨别人能够理解,既然你无力改变,可以视而不见,熟话说“眼不见,心不烦”。对于黑暗和腐败可以用文字来揭露或打击,也可以向管理者提出意见,但是不要脏话连篇,污辱诽谤。你的见解与主张或许能够治病救人,但是泼妇骂街一样的叫嚣只能让别人憎恨你。
在文人之间出现文字的战争也是合理的,文斗其实也很有意思,一种新的思想、新的观点或许就从文字的斗争中产生。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不同,立场不同,自然要发生争论。文人之间也不乏泼妇骂街,林语堂曾说:“泼妇骂街,常近圣人之言。”林语堂的散文里就有痛快淋漓的泼妇骂街,鲁迅口诛笔伐的杂文也不乏骂人的成分,辛辣刻薄的讽刺语言像一把匕首。在中国的“五四”新文学史上,鲁迅和林语堂曾是志同道合、并肩战斗的文坛挚友,但是后来因为某种原因出现裂缝,他们激烈的笔战过,鲁迅同梁实秋也同样进行过文字战斗,但是他们都是我们喜欢的文学家思想家。所以网络上的文斗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文人之间的战争,就算言辞激烈,却不能像泼妇骂街一样污言秽语,无理取闹,甚至攻击人格。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一些传媒不敢发表的泼妇骂街式的杂文渐渐风行而起,进而成为一些人写杂文的唯一方法,他们误认为杂文就是骂仗,其实杂文的论证方法很多,我认为还是以摆事实讲道理能够让人信服,语言的表现形式还是以客观理性的语言能够留传于世。那些喜欢采取泼妇骂街式的杂文家,是不是需要改变一下文风呢?
第二种人如果吃饱了撑的,可以出去遛遛,大千世界干什么不好,偏要跑到网络上来骂街。我认为文字是一种心灵的交流,所以我劝这种人,如果来到网络上,你可以用文字来进行心灵的交流,或许你能够收获比骂街更大的喜悦。
“我是流氓我怕谁!”这是第三种泼妇骂街的人普遍的心理。其实他们已经超出了泼妇骂街的界限,可以算是网络流氓了或网络强盗了。他们似乎忘了,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没有人会怕你,不跟你对骂是因为大多数的人不是泼妇,不愿骂街,有那闲情逸致就著文讨伐,否则根本对此等无聊之事视若无睹。你躲在网络背后,干些龌龊之事,打击辱骂,发泄着心中的污秽之气,与泼妇、流氓、地痞有何区别,你污染着网络的环境,影响着大家在网络里快乐的心情,你心中畅快淋漓,可是你忘了你在众人心中的形象?这种网络流氓,不会生存太久,迟早会被逐出网络。或许你会另换马甲披挂上阵,继续为害网络,但是不要忘了,你来世上一遭,就是为了装“假流氓”的吗?如果网络上的流氓行径侵袭到你的肌体,让你沦落为现实中的流氓,你迟早会锒铛入狱的。
泼妇骂街不是言论自由,不要忘了,除了法律还有道德规范,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除了要遵守法律还要遵守道德规范,那么在虚拟的网络里,当然也应该有道德,这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
不尊重别人,出口成脏,侮辱诽谤,不尊重自己的马甲,其实也是贬低自己,侮辱自己。
有意见可以提,有不同的想法可以说,言论是自由的。但是侮辱诽谤,诋毁人格,就违背了社会公德,也违背了你的良心。网络的世界里,你可以开诚布公的探讨,你可以推心置腹的交流,你可以嘘寒问暖的关怀,你可以冷嘲热讽的抨击,但我劝大家不要像泼妇骂街一样的嚣张!
●文字是一种心灵的交流
不知不觉,游走于网络世界已经三年多了,我的文字在网络里成长着,它记录了我的人生片段。记得初入网络,我怀着忐忑的心把我的文字投向文学网站,跟随着每一篇文字的发表,我感动着文字给我带来的喜悦。我的文字朴实的就像不经雕凿的陋石,我用卑微的文字记载着生命的感动。
最初,因为我上网的时间有限,我在网络世界里的朋友并不多,给我文章回帖的朋友可谓凤毛麟角,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都生活在孤独中,在网络里我也一样能够忍受寂寞。我一直在向文字寂寞的倾诉。
后来我的文字开始有所提高,而且开始不断得到精华,有许多朋友开始走近我。当我的文章回帖从一两条猛然增到上百条时,我兴奋的睡不着觉,那种傻样像范进中举一样。我从帖子中认识了许多真诚的朋友,不管是路过时敷衍的问候,还是深夜倾心的促膝长谈,不管是幽默诙谐的调侃,还是真诚的关心鼓励……都给了我春天般的温暖。我恋上了这种文字的交流。
文字是心灵的寄托,是作者在进行心灵的交流。作者正是有了交流的冲动,或倾诉的欲望才有了创作的激情。曹雪芹十年辛苦,好像没有拿到一文钱,却让他写下“满纸荒唐言”,因为他有“一把辛酸泪”想要倾诉。《西游记》它所宣扬的不是神鬼,而是不畏强权的英雄主义精神,和战胜困难的乐观主义精神。一部《聊斋》充满鬼神精怪,但是那些凄惨的、悲壮的、缠绵的故事不都是作者对那些人间的悲剧爱情的一种痛苦思索,和对美好爱情的热烈向往!
所以文学或者文字都是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思想,或是宣扬一种真理或是寄托一种心情。传统媒介的这种交流存在着有局限,因为它把老百姓拒之门外,经历过向传统媒体投稿的朋友,就知道这种交流门槛太高,只是一部分人在倾诉,大部分人只能当听众。此时老百姓就在日记里独自一个人进行心灵的交流。现代网络则把这种交流变成了老百姓的快餐,大家可以面对面的交流,这是网络文学迅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虚拟的世界里,有许多朋友来了,又有许多朋友走了。我说不清这来去的中间有多少美丽的往事,又有多少伤心的回忆。多情的释藤姐姐、美丽的燕微雨姐姐,风趣的一湾清泉,勤奋的文清姐姐、365姐姐,温柔多情的指尖如水妹妹,可爱的阳光女孩沉烟问水、盈青,执着的鱼,冷峻的山野,勇猛的浏阳老虎,精湛的黄尘刀客,冷漠的朱成碧、寒水月沙、帅今……都在我的生命里走过,都和我在文字的世界里交流着,我珍惜着每一个走近我的文字的人,我用文字快乐地与朋友交流着。
在我的生命中,有多少朋友来到我的身边,又有多少朋友从我的身边消失,我真的无从计数。现实中都有这么多人在离开,那么在虚无缥渺的茫茫网海,我又怎能留住那些在我的生命中一闪而过的朋友呢。紫烟姐姐、梦幻柔情姐姐,萧月月大哥,青春可爱小妹妹夏莫、寂寞的阴天、香水情伤都曾经带给我无限的快乐,如今已经沉没在茫茫网海。然而那些文字的交流却留在了我的心灵深处。我忘不了那些真诚的交流,它们会在世态炎凉的凄风中带给我一丝温暖的回忆和春天般的温暖。
我真诚的对待每一位相识的朋友,我也感谢认真读我的文字的朋友,我把对朋友的情谊写进我的文字里。我更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对我的文章跟帖的朋友,因为他们的关心、鼓励、温暖,感动着我,让我在虚拟的文字世界感受到了别样的温暖。我真诚地和朋友在帖子中交流着,我真诚的评论让很多朋友感动着,朋友说我的评论犹如泉水叮咚,让人心情愉悦。文字是我真诚的心,帖子是我心灵的语言。我常常诙谐而顽皮地和朋友们交流,夏莫说我真诚而有思想,释藤姐姐说我喜欢开玩笑非常可爱,燕宝贝说我精灵古怪讨人喜欢……
文字的世界也是千奇百怪,什么样的人都有,文字是一个人心灵的表现,内心阴暗的人写不出阳光的文字,他们只喜欢搅混水,搞战争,而不是心灵的交流。好的文章和帖子让人念念不忘,而那些谩骂侮辱式的文章和帖子就像肿瘤一样让人痛恨,恨不能一刀切去。
文字是一种心灵的交流,而不是随心所欲的发泄,我向来不愿搅扰到乌烟瘴气的争论中,我只想和能够与我的文字产生共鸣的朋友做真正的心灵交流。
-全文完-
▷ 进入溪水无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