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在“网易”又读到一篇发人深省的帖子,让我忍不住又要对人性进行一次深刻的反思。帖子的内容是某地受到水灾,救灾的部队战士用肉体与洪水拼搏,救援受灾群众的生命与财产。可同时与那些在洪水中拼搏、身着被汗与洪水浸透的军装睡在露天地的战士的镜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求援的群众在被洪水围困的楼上打麻将的画面。这情形在我们时下的中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别人怎么看我不知道,可是我的神经却被反复地刺痛。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的事,警察救下被歹徒侵犯的群众时要是有人倡导感谢警察就会听到“那是他们应该做的”;教师要是牺牲自己的时间为学生补习功课,如果有人倡导感谢也常常会听到“那是他们应该做的”;甚至有人在遇到困难受到别人的帮助时,要是有人提议感谢,也常常会听到被帮助的人说“我也没有救他帮忙”……
这要是在三十多年前,如此不懂得感恩的人会被舆论的唾沫淹死。可是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世人价值观的转变与社会不公正现象的激增,人们对于这种现象已经渐渐麻木了。虽说听起来也觉得哪不对,却没有了太强烈的反感。这种心理的形成是很复杂的,一方面在私有制价值观取代公有制价值观的过程中,世人的认识走了极端,用责任抹煞感情。其实很多时候责任并不排斥感情,相反会让世人的责任意识更加坚定。可是我们多年(事实上)扼杀国人思维能力的教育,已经使国人的认识丧失了理性;另一方面,面对社会上的种种不公,迁怒于相关的人。因为有警察枉法,国人对于警察的信赖已经降到了历史上最低点。过去那种一听到“警察”就肃然起敬,“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的观念彻底成了历史。三十多年前,几乎没有人会怀疑老师对于自己家的孩子下的结论,可是伴随着教育腐败现象日渐强烈,这种信赖也已经飞到九霄云外去了。人们一想起孩子所遭受的精神虐待,就觉得老师里已经没有好人了。
走到今天这步,警察也好,教师也罢,从行业来讲不能不说有咎由自取的成份。然而大多数国人还是被现象蒙蔽了实质。如果警察当中的人要是绝大多数都不履行职责,教师要是都不尽义务,那我们的社会还能维持下去么!人是复杂的结合体,有过违法行为的警察也不是一点好事都不做,完全不履行职责;有腐化行为的教师也不是尽在做坏事。警察行业也好,教师队伍也罢同许多我们社会的结构一样,都须要彻底地改造。真正理性的做法,是促进社会的改造与转变。认识社会认识事物都不能脱离人性,因为社会是人类社会,事物是人所做的事物。
我们中国社会时下最大的失败就把人性与社会结构分离开来。虽然现在已经注意到这点了,可是在人性与社会构建的结合上还是存在巨大的缺憾。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了解决资本主义世界空前的经济危机,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美国实行了“新政”,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极大缓解了资本主义制度所固有的矛盾。使危机四伏的资本主义制度获得新生。罗斯福在实行新政时,就考虑到人性弱点,着眼于未来社会公民的精神世界的构建。所以他在美国推行了“以工代赈”的做法。而不是直接用国家储备去救济灾民。
中国式的救灾——施粥、发放救济粮等名虽为美,可是却易使人滋生惰性。长此下去会在世人的思想意识深处淡化求生意识与自救能力。客观上会极大地降低救灾效果,主观上将私利凌驾于国家长远利益之上(求得一个“善”与“爱民”的美名)。这也是在罗斯福实行“新政”前世界大多数国家针对自然灾害的做法。
可美国的罗斯福实行的“以工代赈”却不是直接发放大量的救济物资与钱粮,而是在经济危机时期,大建公共工程,为经济复苏与今后的长远发展做铺垫。公共工程解决了工人失业问题(优先雇用失业工人),让广大受灾的民众自己努力通过劳动改善生活,进行自救。这种做法会培养一个国家的公民面对自然灾害时积极自救,并在危机过后保持积极的生命意识与旺盛的进取心。对比起来,我们这个号称具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却缺乏这种远见卓识。
去年汶川地震,全国人民尽掏自己羞涩口袋支援灾区。可是我们的相关部门即缺乏这种远见又缺乏严密的组织与监督,致使捐款与捐助物资被大量挥霍。不但极大地降低了救灾的效果,还浪费了广大国人的热情,伤了民众的心。震中汶川在民众生存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就耗资百万以上购买小车(供极少数领导享受)。虽然事后百般狡辩,终瞒不过广大民众的眼睛。这个重灾县,仅副县长就有16个,20多个县委常委(相当于副县长级别)。至于救灾中的问题不是今天这篇文章的主旨,想必关注这方面问题的读者也知道不少了。如果我们在解决灾民基本生在需要后,组织民众有尝救灾,让民众通过劳动改善自己的家庭生活,谁救灾积极谁的生活就会尽快得到改善。这不但会激发民众的自救愿望,还会增强国人积极的生命意识,增强进取心。
人类活动脱离人性必然难以有好的结果。我们的先人常常讲居安思危,却不懂得居危也应该思“安”。其实这也没有什么新鲜的,老子就曾经说过:“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只可惜世人常常只能看到两步。会下象棋的人都知道,棋看三步。多算则胜,少算则亏。一个社会的发展更不能走一步看一步。
-全文完-
▷ 进入褦襶子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