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不打头更有来头——《就游集》之三十五曾新

发表于-2009年07月04日 晚上9:53评论-2条

而今是信息时代,信息量大,传递方式十分先进,传递速度十分快捷,传递效果十分准确,尤其是“因特网”,人说它将偌大个世界微缩成了一个村庄——地球村。不假。

自从有人类以来,地球上的“信息”亦即有之,只是古代的信息量相对要少得多,传递信息的方式也更简单朴拙得多。“打更”就是其中之一。

古代用日晷、滴漏、燃香等方式计时,夜间用“打更”的方式报时。每座城市都有更夫,贡井俚称“打更匠”。更夫用竹梆子或锣每天晚上向市民报告五次时间,即一更直五更。其中“一更”又叫“头更”。更夫的职责除了夜间报告时间以外,还兼顾传递官府需要市民们知道的重大信息。比如电影《平原游击队》里的更夫边敲竹梆子边喊“平——安——无——事——啰!”为更夫者都是穷人,当然更谈不上什么社会地位了,不过确也算是那座城市的最低级的“市政”管理者了罢。

临近解放的时候,贡井的一个更夫。他是一个衣衫褴褛,面目黢黑,似乎从没有洗过脸一样的老头儿。他住咸宜灶(今贸易大楼东边)水巷子路口的一座小木楼上。水巷子因白水客用木桶在旭水河平桥头挑水,来供咸宜灶烧盐使用而令巷地终年四季都是湿漉漉的而得名。这木楼是咸宜灶的门楼,小青瓦房顶、木板墙,见方不足一丈宽、破烂不堪,风化的木屑上总是挂着白扑扑的盐霜。更夫用木头砍成几寸宽、尺许长的楔子,再用角钉错落地钉在脚柱上以便爬上爬下。这更夫打更不用竹梆子,而是用一面不甚大的铜锣。白天他像狗一样地蜷缩在木楼里睡大觉,真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之状。如果白天他“嘡嘡嘡”地在市街上打起锣来,准儿是“衙门”里有什么事要通告老百姓知晓了。

那时,贡井每晚只从二更打起,不打头更。这不是更夫偷懒,而是贡井不能打头更。据一代又一代的市民言传,贡井不打头更是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贡井的一段经历有关。

相传,苏东坡年青的时候,曾经在贡井文昌宫(今枣子园盐工新村处)执教。一次他邀他的一个得意门生在自己的书房里谈经论文的时候,这个学生说道:“先生,贡井近日里会有一场大灾难了。”东坡问:“何以见得?”学生说:“此乃学生的预感矣!”东坡问:“那,可以避之否?”学生说:“您告诉更夫免打头更即成。”好心的苏东坡赓即给打更匠说了。那场灾难就躲过去了。在后来的几百年里,贡井也就再也没有打过头更了。但是,有一年的一天,一个打更匠喝醉了酒,在迷迷糊糊中觉得该打更了,急忙操起锣来“嘡——嘡——嘡——”地打起头更来。铜锣刚一敲响,整个贡井立即地动山摇,河水汹涌起来。“拐了!拐了!打拐了!”街上的人大呼起来。打更匠适才猛然回过神来,马上“嘡嘡——嘡嘡——嘡嘡——”打起二更来。贡井方幸免遇难。结果这个更夫倒了甑子饭碗——被当局解雇了。看来,即便是最低级的管理者也不能马虎行事玩忽职守的哟!

原来,苏东坡这个得意门生是东海龙王的一个太子。

这个贡井不打头更的传说至今仍在贡井民间流传,虽然贡井已有五十多年不打更了,虽然流传的面愈来愈仄了。可贡井过去不打头更是实,而东坡是否在文昌宫教过书就无可考证了。然而,我们仍能从“以更报时”“更夫传信”中深深地感受到古盐场贡井重镇源远流长的文化积淀和文明程度来。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曾新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文清点评:

细腻的文字,
又给读者带来了一篇有内容的文章,
这样的文章,让读者受益。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朋友的文章,总给人不一样的启示。周末愉快!at:2009年07月04日 晚上11:29

曾新-回复谢谢了!问好! at:2009年07月05日 中午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