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与家庭教育的功能已基本丧失,学校教育中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求共性灭个性、倚重选拔性考试,忽视多样性评价等问题依然存在。资源配置不平衡,教育机会不平等,非义务教育高收费等问题更加凸显。最令人伤痛的是,教育在商品社会的环境中已蜕变为竞争性工具,对人的生命进行功利主义雕刻,将人培养成充满野性而冰冷的吸嗜者。
一 事件回放
(1)2004年2月,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学生马加爵杀死同宿舍的4名同学。(2)2008年10月4日晚,山西朔州二中高一学生李明用一把弹簧刀在课堂上刺死23岁的班主任老师郝旭东。(3)2008年10月21日中午,浙江丽水市缙云县盘溪中学31岁的女教师潘伟仙被自己的学生丁某掐死在家访的路上,并抛尸荒野。(4)2008年10月28日晚,在中国政法大学,22岁的大四学生付成励,用一把菜刀,当着19个同学在课堂上杀害了43岁的程春明教授。(5)2008年11月,在湖南澧县最大的初级城关中学,该校37岁的老师曾庆岩被学校已开除的一名初中生用匕首刺死。(6)2009年6月5日下午,广东阳江市江城区第八小学,男教师欧某在办公室杀死女教师林某,不少低年级学生当场被吓得大哭。(7)、(8)、(9)、……
我也哭了,但我不敢落泪,我坦诚怕那滴血的屠刀在挥舞的过程中刺向我的生命,更怕我的哭泣惊扰那些无法安息的灵魂。
二 生命与爱
这是一个生命与爱悖行的时代,人的生命价值只关注其世俗社会的实用性。社会扭曲形态下的功利化教育,将鲜活的生命刻板为一个个冰冷的生存竞争工具。极度贫困与骄奢淫逸缺乏对人格尊严的落差支持,人与人之间充斥着陌生、戒备,甚至欺骗与敌对。
如果说功利化教育还残存一点人性道德的合理性,那么物化教育就彻底将人性推倒进兽性的深渊——爱离我们的生命渐行渐远,争斗与杀戳却越来越喜欢上我们。
假如马加爵不曾因为没有鞋子穿而光脚逃课,没有人嘲笑他为“土包子”,没有人向他的床上撒尿,他还会视那几个平时要好的同学为自己的生命稻草吗?当这几根稻草也因嫌贫爱富对他羞辱时,他体悟了这个人间社会的极度虚伪,于是他不再相信人世间还存有对个体生命的真爱。他决定用尽自己最后的资源——生命——来捍卫尊严,除掉那些丑恶的歧视、羞辱与践踏,并试图给同类留下一个教训。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中国最高法律学府,学了四年专业知识,即将成为公平与正义化身的法律人的付成励,却因个人情感问题私自举起屠刀取代法律涂炭他人生命成了阶下囚。如果还以“法律意识淡漠”来解读此案,我们是否也在继续着自欺欺人?
我们听到马加爵用自己与同学的生命给我们敲响的警钟了吗?我们似乎并没有被这滴血的哀号惊醒,有些精英们还想重拾“狼文化”与“黑厚学”,扔下尸首,继续着对财富追求的海盗式探险。
三 爱的真谛
没有爱就没有生命,生命与爱不可分离。那么爱的真谛是什么呢?
让我们回望一下2007年8月22日《楚天都市报》的一篇报道,题目是《湖北5名贫困大学生受助不感恩被取消资格》。文中写道:受助一年多,没有主动给资助者打过一次电话、写过一封信,更没有一句感谢的话,襄樊5名受助大学生的冷漠,逐渐让资助者寒心。8月中旬,襄樊市总工会、市女企业家协会联合举行的第九次“金秋助学”活动中,主办方宣布:5名贫困大学生被取消继续受助的资格。
这篇报道曾引发网络关于“感恩”与“爱”的热议。
感谢谁的恩典?在等级社会,感恩教育总是指向相对弱势这一特定群体,那么我们要问:每一个体生命来到这个世间都是自我意志的选择吗?如果预先知道一降临到这个世界就要必须依赖强者的恩赐才能践行自己的人生,那还会不会情愿走出自己的娘胎选择社会的低层,背负着道德原罪来偿还莫须有的生命债务?当恩施者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天经地义地向“忘恩负义”者索要、控制、甚至剥夺时,我们还需要继续这样的感恩教育吗?
爱是给予,一种适时适度的给予,不诉求任何回报,能唤醒生命中人性的真、善、美。所以,我们要感谢的是爱。
四 生命与爱的历史沉淀
二千多年前,中国与西方基于对生命来源(龙的传人与上帝造人)的不同认知,演绎了不同的人性伦理,并由此建构了“儒教之孝悌等级”与“基督之平等博爱”为内核的两种并行而相逆的古典文明。
在西方,上帝统领着爱的源泉,力量无限且永恒。她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平等地向每个生命散播着爱的种子,以求她的儿女们之间相互包容、善意、宽恕,生活在爱的包裹之中。这种爱不是让受爱者感激零涕,而是让生命更好的生存并成长。她将爱沉淀在你的生命里,让爱与生命同行。
在中国,真龙天子的至高无上只能让群体的智慧仰望着“真理”,一道草菅人命的“圣旨”就可轻松砍掉人的头颅,你还要面对“赐死”三跪九拜,谢主隆恩。以维护天子的这种绝对权威为己任的儒学,建构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亲亲”情感道德伦理,从而让血缘关系的疏密与“亲亲”情感的浓度构成因果正相关,即“亲亲”是有差异的:血缘关系越近,“亲亲”情感越浓;疏离了血缘关系,“亲亲”之情也就随之消失。
如果说儒教中基于血缘关系而建立的“亲亲”情感也包含着爱的话,那这种“私爱”无法扩展为社会的“公爱”,更无法在社会中积淀。因为对于个体来讲,“亲亲”关系基本固着,范围有限,而对于不具有“亲亲”关系的其他人与人之间,是没有爱可言的。
五 权威社会对生命的控制
由于国家权威主义高于一切,生活在绝对权威下的人的思想、言论与行为都要服从这种权威,生命的自由受到控制。
受到控制的不仅是个体的生命,还包括经济、文化、教育、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都要受控于权力。教育的行政化模式管理,极大地阻碍了人的素质发展,且不断地磨损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与创造热情,形成了变异的违背规律的教育文化,教育中的自主、独立与个性被压制到生命的底层。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无法体验到生命的乐趣,更无法荡漾创造性劳动的生命激情。
当前教育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原则还没有在教育的过程中得到应有的尊重,教材控制着教学内容,教师控制着教学方式,学校控制着教学进程,主管部门控制着教学行为,施教者剥夺了受教者的自主选择性权利。传授性与接受性占据了太多的生命空间,导致受教者的兴趣缺乏,被动地用灰色将自己的生命涂暗。
六 等级社会的生命歧视
生命价值本无贵贱之分,生命尊严本无高低之别。自由、平等与尊重本应成为个体生命之间的共识。然而,中国传统社会是等级分明的社会且历史悠远,等级社会中的差别对待形成的特权与歧视无处不在。
形式上的平等教条无助于改变实践中对生命尊严的漠视,身份、权力、地位、财富、文化、地域、身体、健康等,都可成为侵犯个体生命尊严的理由,生命歧视仍处在现实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之中。
生命的自由并没有得到充分发展,而基于人权平等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已在魔鬼经济的手掌里被把玩得一塌糊涂,弱势与强势的对立冲突已给社会生活带来了秩序危机。
教育改良社会还是随波逐流?或者继续在对金钱、权力的崇拜之中继承等级社会的陈腐?
七 暴力社会对生命的伤害
经济繁荣不等于物质文明。打开我们的社会,几乎每一页都弥漫着令人毛骨悚然的血腥气味,当弱肉强食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行为参考时,兽性式暴力不断蔓延也就成为必然。
日渐式微的传统儒家文化礼教,被物化的自我、颓废、欺骗、奢侈、冷漠、疯狂、极端、腐败侵蚀成肉沫骨屑,新的文明之光还隐匿于地平线的下端,权力与身份在整个社会木桶里混乱无序的挤兑着嘈杂与焦躁,任何斜风吹来的沙粒都会溅起暴力的火光。
精神缺失与道德沦丧已让人性变为金钱的奴隶,公平与正义被肆意践踏。一极化的经济腾飞并没有给整个社会带来飞翔的快感,相反,由于草根们不具备展开双臂的本领而被吹倒在地,牵在两极之间的哑铃线随着腾飞得越来越高而越来越细,甚至有被拉断的危险。
飞翔的人们已无法看清地上的“矮草”,甚至还在蔑视他们。而地上的人群即便是仰望,也已无法看到高高在上的人。也许,当人们不再抱有一起飞翔的希望时,会主动剪断羁绊他们的那条连线。
社会暴力愈演愈烈,二元对抗已蔓延到社会各个领域,学生与教师,患者与医生,商贩与城管,公民与法官,购房者与开发商,白道与黑道,草根与权威,甚至孩子与家长以及夫妻之间,每天都有暴力伤害生命的事件上演。
校园暴力事件也早已屡见不鲜,看看那些玩世不恭的下手之狠,我们竟然忘却了什么叫不寒而栗——生命安全和尊严在与权力和财富的竞争中一败涂地。
暴力沟通或革命是唯一发泄或社会推进的方式吗?悲剧不断的历史性重复,才是致命的悲剧。
八 不良传媒难逃罪责
传媒报道存在一个社会导向问题,凭借中外新闻历史文化的集成,传媒自身绝不会堕落到哗众取宠而丢弃社会良知的境地。
然而,太多的不幸让我们感到迷惑而抑郁:千篇一律的事件通稿,真真假假的歌功颂德,不问道德的致富典型,明星大腕的私人八卦,铺天盖地的话语垄断,却回避社会的问题热点,甚至为吸引公众的集体视线,不惜制造突破职业道德底线的新闻事件。
让我们再简约回顾一下2007年的杨丽娟事件,看看传媒到底扮演了一个怎样的社会角色。
本来,某个年龄阶段的某些普通人的追星是社会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但是,在杨丽娟事件中,传媒却脱下了“第三者”的外衣而直接介入,甚至以帮助圆梦的道德高尚借口进行金钱协助,目的就是让追星的事件能继续发展并推波助澜。当事件的进程以付出杨丽娟的父亲杨勤冀跳海自杀为代价时,传媒为了推卸责任,却来了一个180度的急转身,残忍地批评杨丽娟父女的非理性行为。
我们看到了什么?是否看到了传媒在制造闹剧时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角色转换和对生命尊严的漠视?有偿新闻还没走远,山西矿难的封口费事件又让我们领教了“无冕皇帝”在堂而皇之桌面下进行权钱交易中的虚伪,并继续刺痛着社会的良心。
还有,影视传媒作品缺乏人文关爱,充斥着强权、争斗、控制、阴谋、暴力、色情,网络暴力游戏的无限制泛滥,也在诱导着人们向对生命安全恣意践踏的方向发展。
九 法律已成倾斜的天平
公平与正义是人类普遍追求的社会价值、理想与目标,也是维持人们社会活动有效运转的基本原则,而法律就是在普遍意义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理性工具。
当法律也差别对待权力、财富、身份、地位、名誉时,所谓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天平已经倾斜。如果这种倾斜的目的是用来保护弱者,平衡现实中人情关系社会的“人人不平等”,那么,我们将为生活在这样的法律社会而感到欣慰。然而,令我们悲哀的是,这个公平与正义的最后看守者,竟然也是一位欺弱怕强的可怜虫。
执法不严,司法不公;有罪不究,以罚代刑;徇私枉法,权钱交易。是谁通过什么让公平与正义的诉求变为生命之外的一场势力角斗?
是否礼让弱者,是衡量社会文明的一杆标尺。而在当今,缺失社会公义原则下的教育不公也由来已久,弱势草根的生命在越来越少的资源占有中只有慢慢的自我枯萎、凋零。
十 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独生子女的家庭轻视婴幼儿行为规范的教育,总是先验性的以为孩子的不良行为长大之后会自然改变,其实不然。脑科学发展已经证明,婴儿出生时的脑重约为370克,约为成人脑重(约1500克)的25%,2岁时到1000克左右,4~6岁时达到成人脑重的85%~90%,7岁时就已接近成人。民间俗语中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应具有相当成熟的心理科学哲理。
当今社会,由于一个家庭只抚养一个孩子,成龙成凤心理迫切,怎肯接受孩子的“平庸”。溺爱孩子成为普遍现象,这种溺爱带来的后果是自私任性、专横跋扈、性格孤僻、心理畸形。
重智育轻德教,娇生惯养,造成独生子女普遍存在过于自我,不善合作,怕吃苦,求享受,缺乏利他思维,宁可浪费也不助人的现象,甚至还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倾向。家长成了孩子最廉价的保姆,家庭成了孩子无需任何投资的无限责任公司,为了孩子可以牺牲自己的生活甚至生命,这究竟是爱还是宠?
家庭教育价值观的严重扭曲,给孩子的生命里镶嵌了一面哈哈镜。
十一 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
我们且不说国家对教育投入的连年不足,也不说地区之间教育资源的巨大差异,只就学校教育本身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一下探讨。
1.教育改革迷失了方向
改革开放下的 社会转型时期的多元化发展必然产生多元化文化,旧有的大一统的理想与信仰已远离社会现实而去,新的凝聚着社会共识的基本道德与信仰还没有形成并为全社会所接受,多元理念与思维还在交锋之中。而一向缺乏独立性的教育改革,好似山路上迷途的羔羊不知走向何方,正向着过往的彩云迷茫的长吼。
2.应试教育蒙蔽了智慧
由于踏上高校的独木桥还要以分数取胜,教育模式还将继续着应试教育,靠死记硬背取得的高分亵渎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也蒙蔽了个体与民族的智慧。知识霸权,盲目认同,缺乏独立与批判,更没有创新与探究。
3.素质教育变成了口号
由于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体系仍基本沿用陈旧的模式,分数不但是学生的命根,也成了教师的命根,甚至将无法定性的人性道德教育也进行量化评价与管理。几年前风靡一时的末位淘汰制,就是以教师的得分多少来决定,看谁还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实施个性创新教育,得分拖后就拿下岗的命运伺候。
4.教育造假形成了流行
观摩课、优质课相互照搬并形成同一模式;假科研、假论文相互抄袭;教学能手、学科带头成为权力部门的赏赐。社会之中的不良之风侵染了教育肌体的各个器官,也身体力行的为孩子们学习谎言、欺骗起着表率作用。
5.人文教育装饰了门庭
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首先是育人的教育,即人的自然性教育,而现在实施的教育却强调着人的社会化功能。人生的价值观里充盈着生存竞争与争名夺利,哪管什么人文理想与人文精神。
学校教育继续书写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历史,即便是提出了人文教育,也不过用其作了一幅漫画装饰了门庭。
十二 学校教育难以承受的纠错之重
教育、住房和医疗已被形容为新的三座大山,并遭受社会各界的普遍非议,批评之声不绝于耳。人们往往把改革中产生的公共领域或个人领域的所有问题归因于教育,企图用教育替代所有其它领域来解决社会和个人发展中的所有问题。
教育很神圣,但教育不是万能的。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依靠其中的任何一个领域来撬动整个社会的发展都是一厢情愿的浪漫主义思维。且不说传统、经济、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更有政治对教育的主导或控制,还有家庭的不当养育方式与社会的不良环境对青少年心灵的侵蚀,都将使学校教育难以承受纠错之重。
将教育的问题归因于教师,更是一个认识误区。相反,除了教学之外,让教师更为心碎的是要不断纠正家庭溺爱或乏爱或社会无处不在的丑陋对孩子心灵的扭曲。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那些特教老师们,他们几乎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来弥补那些残缺的生命。
独生子女的自以为是,缺乏尊重,死不认错,玩世不恭,不会道歉,独断专行,缺乏反思与批判精神,责任感意识淡漠,不仅是家庭不当教育的后果,也使我们的社会屡屡撕破人性的道德底线,给学校教育增加了更大的负荷。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脱节,使学校教育的功效进一步降低。
养成教育成了纠错教育,而学校教育对教师的评价标准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虽然近几年在基础教育阶段淡化了分数的价值,但终究没有脱离旧有的基本评价模式,有时还充斥着混乱而矛盾的评价导向。十几年的不断探索,虽然达成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共识,但新旧观念的交锋依旧,教育改革将何去何从,还要看很多因素相互博弈的结果。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绝对的无限责任使学校教育不堪承受生命之重。
十三 教育应遵循认知规律
有目的的进行集约教育是人类社会的特有活动,这种活动是基于人的生命的独特性,即人类的对自身生命观不仅指个体生命的整体存在,还指生命是有差异的社会存在。生命发展的自主性要求生命教育必须促进生命的整体性发展,也就是说不但要尊重生命本身的存在,还要尊重个体生命的发展历程,这种历程包括不同个体生命的差异性与不同阶段的认知规律。
遵循认知规律,不但需要改变儿童教育的成人化问题,把强加给儿童的成人世界剥离出去,还儿童生命发展的自主权与选择权,还要遵循人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可将还无法认知的事物进行“霸权式”的强制教育。比如人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范围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生命与爱的教育过程中,首先是爱父母、爱师生、爱周围具体人的教育,再扩展到爱党、爱社会、爱国家、爱整个人类的抽象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将爱注入到生命之中,而不是相反。
思想要解放,教育也要解放,教育解放首先要解放儿童。教育要为不同的生命建构不同时期的精神家园,但不可将社会宣传与人的教育混为一体。
十四 社会发展呼唤多元成才观
功利凌驾于人性之上,置生命于功利的笼罩下,将生命当成实现功名利禄的工具甚至木偶,将人生的意义等同于从世俗社会中的索取,要么权力,要么财富,才能光宗耀祖,才是个人成功,才可流芳千古——建功立业的传统遮蔽了生命的活力。几千年的封建文化,也形成了单一的传统成才观。
而现代社会的发展,文化多元是其文明的标志之一。文化多元必将创造并需要多元人才。
什么是真正的多元?它是对事物不同的认识观与价值观的平等共存,如同生命一样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谓的权威或草根,那不过是人们对不同文化的选择命名而已。否则,用高尚或低俗给不同文化贴标签的做法,都是对多元的亵渎。
现代社会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为各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我们必须摒弃传统狭隘的单一人才评价观念,进而形成多元标准的人才评价与使用制度,铲除与单一成才观相对应的应试教育的根源,为实行真正的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教育要改变,要培养多元文化价值观,才能让不同的群类有不同的选择,让不同的生命生活在各自的人文襁褓中享有同样的人生幸福。
十五 个体生命的安全健康至高无上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而且有生有灭。
物质世界是为保障个体生命的安全健康服务,而不是用来体现生命价值的意义所在。物欲永无止境,而生命有始有终。当生命终结时,对于个体来讲,生命之外的物质世界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所以,对于人的个体生命,首先应确立安全健康至高无上的理念。
如果说个体生命的存在,需要从外部摄取能源,产生对爱的索取,是人性恶的根源,那么,生命对后代的哺育,在释放自己生命能源的过程中,产生爱她的需求,就是人性善的根源。我们确立个体生命的安全健康至高无上的理念,就是用爱来平衡人性恶,弘扬人性善。
生命的社会生存竞争也应是充满人性的理性竞争,以不伤害生命的安全为代价;社会的发展也应为科学发展,以不损害生命健康为底线。只有建立个体生命的安全健康至高无上的理念,才能消除功利、短视、暴力、伤害、阴谋、邪恶,否则,任何有损于个体生命安全健康的行为或社会都将是违背人类文明的,也是不可长久存在的。
没有个体也就没有群体,生命与爱的不可分离不是生命个体的命题,也不是某个单一民族的命题,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命题。只有将爱融入生命,才能唤醒人性的真善,才能开创人类的未来,才能让所有的生命享受幸福与快乐的旅程。
-全文完-
▷ 进入子午书简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