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垂钓之乐xiyusanren

发表于-2009年07月02日 晚上7:08评论-2条

垂钓之乐

我和老左的交情就是因垂钓建立起来的。

老左是我的同事。虽说是同事,除了共同工作之外,基本上没有过多的来往。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年龄上有差异,我那时才三十来岁,老左五十多岁了,而且又早早就秃了顶,看起来更显得老了几分,我们之间虽说不上有代沟吧,但也有很大的一些心理差异,至少从我这方面来说是这样。另一方面是我们的兴趣不同,老左酷爱垂钓,而我并不喜欢此道。在老左那个年龄,喜欢这种休闲活动我是能够理解的,已经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了,事业也差不多了,轻松轻松,延年益寿,那是那个年龄的人所应该的。而我认为自己这个年龄,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正是应该拼搏的年龄,所以我如果有闲时间的话,我宁可呆在家里,看看书什么的,做一点对自己的发展有益的事,怎么能随意地浪费大好的时光呢?

我们单位是一个有近二百人的单位,其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住在单位的家属院中,我和老左也是。那几年是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几年,大家的经济条件在不断改善,国家又实行了双休日,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跟着不断地改变,兴趣爱好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好像一时之间,全社会都爱上了垂钓。一到周末或节假日,虽不是倾城出动,也是浩浩荡荡的队伍开赴农村。

单说我们家属院吧,就有一大批垂钓爱好者。每到周末或者假日,吆三喝四、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地就出发了。好此活动的人越来越多,开始只有几个,后来就发展成了一支不小的队伍,这支队伍里的成员年龄从二十岁到五六十岁的都有,有些年青人有时甚至还要带上老婆孩子,像农村人进城赶集一样,从城里赶赴乡下,好不执闹。

钓鱼的装备当然也是一应俱全,鱼饵、鱼钩、鱼线、鱼漂、鱼杆、鱼篓,吃的、喝的、坐的、遮阳的、防风的、护眼的。并且装备也在不断改善,从自制的渔杆,到几块钱的竹制渔杆,再后来就全换成了几十块上百块的高级的玻璃钢渔杆了;开始是骑自行车,后来逐渐都换成了摩托车。

曾经也有几个年龄相仿的同事来邀过我,给我讲垂钓中发生的一些趣事和此项活动的好处。我也只是听一听,叹一番,有时也只是在他们垂钓归来的时候,欣赏一下他们的收获而已,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我一看到他们一个个晒得像刚果人似的那张脸,一想到风吹日晒、有时还要忍饥挨饿,刚刚被他们诱惑起来的那点欲望也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有时在院子里看那些钓渔的人归来时一脸的饥渴疲惫样,我还故意说几句风凉话扫一扫他们的兴。什么“休闲休闲,怎么越休越忙呀?”什么“这个周末又被鱼给钓去啦?”等等。

老左也是那时爱上此道的,但老左又和其他人不同。

老左不喜欢成群结队地去钓,他只和一两个人行动。前一天和钓友说好地点,第二天一早悄无声息地就走了,在约定的地点见面就行了,回家的时候才一起回来。

老左钓鱼的装备比较简陋,一辆破自行车,一支渔杆,一个鱼篓,一大瓶茶水,一两个馒头就可以了。连渔凳都不带,大概是在办公室里坐得时间太长的缘故吧。

老左钓鱼只为钓,不为鱼。他只在荒沟野湖里钓,从不到鱼池中钓。钓到大鱼自然高兴,一条也钓不到的话,同样也高高兴兴的回来,一点沮丧的神情也没有。有时运气好,满载而归,但一进院子就乐呵呵地把鱼分给了院里的妇女,自己只把快乐的心情带回家。

我加入钓鱼的行列极其很偶然的。因为一件不太好的事情引来了我的一段不开心的日子,在办公室吸烟特别多,惹得几位女同事不停地抗议。其实这个办公室过去只有老左一个人抽烟,我是不抽的。但因为他年龄大,抽得又不太多,所以也没人说什么。现在我一抽,就引来了抗议,有人抗议老左自己就不抽了,还动不动就开窗户,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一样。到了周末,他就生拉硬拽地要让我和他去钓鱼,我明白他的好心,自己这几天也没心思做别的什么事,也就答应了。

我知道钓鱼是很辛苦的,所以准备得很充分。带了饮料、灌头,还有遮阳伞什么的。只是因为自己平时不钓鱼,而且以后也不打算钓,所以钓具由老左替我多带了一套。

那天早晨,老左天刚亮就打电话把我叫醒,我们骑自行车到了一个叫反帝沟的地方。这是反帝反修时期开挖的一条排水沟,所以就取了这么一个名字,从西边的山脚下开始,向东通向黄河,把宁夏平原上的灌溉剩水排向黄河。每年春天开始,黄河中便有大量的黄河鲤鱼逆水而上,来到这个波平水缓,食物丰富的沟渠河汊中来产卵孵子,到秋季水枯时才率领着它们的子孙后代一起游向黄河。因此,这里便成了钓鱼的好地方,一年四季,这里总有人上饵下钩,守株待兔般地盯着水中的鱼漂。

我和老左当然也知道这条沟里的鱼多,而且我是抱着一种收获的心情来的。

不过,那一天鱼们倒是挺能沉得住气。也许它们和我们一样,也要过周末,所以不出来觅事吧;也许它们早已经识破了人们贯用的伎俩,不再为一口食物而冒生命危险的缘故吧。我们用了差不多一整天的时间,换了许多地方下钩,收获却少得可怜,只有几条倒霉的鱼落入了我们的圈套。老左钓了五六条,其中有两条大一些的,我只了三条两寸长的小鱼。老左是只为钓不为鱼,所以他依然快乐;我是为了排遣郁闷,所以我也没有什么失落。

但是我还是第一次偿到了钓鱼的辛苦:站得腿疼,蹲得腰酸,等得无聊,盯得眼花,急得心跳,晒得头晕。不过按老左的说法,乐趣正在其中。当然,我还是感谢老左的,就像你只为钓不为鱼一样,我也不为乐,只为了他那一片善意的关怀。

有道是有来无往非礼也,为了报答老左的一片好意,我又主动邀请他钓了一次鱼。

这一次是我帮了朋友一个不大不小的忙,朋友非要用请我钓鱼这种方式来感谢我,而且推脱不得,就只好应承了下来。既然是去钓鱼,当然就不能不想到老左了,而且这一次路上有车坐,鱼塘边有钓椅,有遮阳棚,有茶水,这么好的事怎么能忘了老左呢?自然我不容分说地拉了老左一块去。

在鱼塘里钓果然和在沟里钓的感觉不一样。垂钓的辛苦全都免去了,只剩下了快乐,你就忙着上饵,忙着下钩,忙着提杆,忙着溜鱼,忙着摘鱼,再忙着上饵吧。未上钩的鱼儿在水中嬉戏,上了钩的鱼儿在水面上惊跳,鱼也忙,人也忙,不到两个小时,我就钓到了几十条了。再看老左,却早收了杆坐在塘边的椅子上悠闲自在地吸烟呢。

我问他你怎么不钓了?老左淡淡地回答说,钓几条就行了嘛,你想把鱼塘里的都钓上来呀?我一想也是呀,我都已经钓了二十几条了,每一条都在一斤半以上,这样一想,竟然吓了我一跳。就敢紧收了杆,从水中提出装鱼的网兜一看,竟有点提不动了,乘渔塘主人不注意,又偷偷紧放掉一半多,好让朋友少替我交点钓鱼的钱。

我对今天的收获感到很快乐,但老左却分明提不起精神,不像过去那样,每一条,都津津有味地描述一下鱼儿从上钩到最后得到鱼的全过程。

晚上,我躺在床上,回想白天垂钓的经过时,当快乐一点点地消去的时候,我又分析了一下钓鱼的乐趣。确实,在鱼塘钓鱼的好处可以数出很多,既节省时间,又免去了许多辛苦,还能感受到垂钓的乐趣,并且还能保证不会空手而归什么的。但得到鱼的方法不是有很多么?如果只为鱼,可以到街上去买;如果只为得到,何不用网呢?那样更快,更节省时间,同样有收获的快乐和捕到鱼的快感。

原来,垂钓之乐,就在于等待,就在于对水中是否有鱼的未知,就在于一种期待的心情,就在于付出辛苦得到收获的那种感觉,而不是轻而易举就得到,而不是像拿着存折到银行取款那样,事先就知道结局,只是例行一下取款的手续罢了。鱼也是有智慧的,垂钓的过程其实是人和鱼的一种对峙。

钓鱼和捕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的事情,前者是以智胜智,后者是以强凌弱,前都是休闲,后者是劳动;前者是为精神的目的,后者是为物质的目的。于是,我想到了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我想到了张志和的“青若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那才是一种真正的垂钓,他们钓到的是情趣,钓到的是情绪,钓到的是心境,而不只是鱼。

池塘里养满了鱼,塘岸上站满了人,水面上下满了钩,这种情形,看来就有些滑稽,这是现代人特有的方式。他们所拥有的只是古人的某种形式,而其中的精神内容已经被抽去了。所以我们钓到的只是一种获得的快乐,而不是精神上愉悦和心灵深处的满足。

垂钓如此,其它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xiyusanre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雨过残阳点评:

垂钓之乐在于一份心情,悠然自得,心无所系才能有所猎获
上古有姜子牙直钩垂钓,愿者上钩的睿智
其后又有唐代诗人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的超尘绝俗,悠然自得
《江雪》中的渔翁,特立独行,凌寒傲雪,
独钓于众人不钓之时,正是前一种心情的写照。
垂钓如此,其它事情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寓意与垂钓之中,寓教于乐也

文章评论共[2]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带来的美文和对散文版面的支持,问候夏安!at:2009年07月02日 晚上11:25

xiyusanren-回复谢谢指点,问好朋友。 at:2009年07月03日 上午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