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院风华
黄昏,我走入阁院寺。夕阳映照在寺院,为寺院拢上一层淡淡的橙金色,在落日余辉中更显沉静、肃穆。而与这坐寺院仅一墙之隔的是个街心公园,每天人声鼎沸,车鸣喧天,使这座伫立于闹市中心的寺院显得格外清冷。 古人云:心不滞物,在人境不虞寂,逢车马不觉其喧。也许,只有置身在这种反差很大的情景中,人才会生发出如此的感悟吧。
走入寺内,轰然惊起一阵鸟散,使沉静的寺院在片刻中处于一阵喧闹。时至初春,迎面而来的风潮湿、清冽,有些沁入脾骨的凉意。行走在青石板砖上,踟躇的足音回荡在寺院内,悠长、空旷,似从久远的年代中传来,飘散在松柏青青、垣墙雕栏之上,隐隐约约之间,那前世的魂魄,并没有因时空的转移沦陷,依然固守昨日不朽的风华。
阁院寺,俗称西大寺,占地6900多平方米,是一个佛教建筑群。坐北朝南,保存下来的古建筑有天文殿、文殊殿、藏经楼等。据文献、碑刻记载,建于辽应历十六年,于唐代时重又修建,属辽代最典型的官式建筑之一。而阁院寺中的文殊殿,是我国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土木结构建筑,其设计精巧,古朴大气。大殿的外檐依次渐上的阶层梯式上,以青绿色为主的彩绘,被世人称为“五彩杂间妆”,有种浓郁的宫廷特色,色彩已有些驳蚀淡去。文物所里的工人为了保护外檐的色彩不被燕子在筑巢时掉损,早已用铁丝网将大殿的整个外檐围绕。想像中,梁间啁啾的燕子在清晨顷时的躁动和黄昏归时的喧哗 ,一定是非常的壮观吧。窗上的菱花格子,块块不同内容镶嵌在大殿的正门之上,虽然木质有些如皱裂纹,但全然不会影响它的拙补的美丽所蕴含的寓意。
门前石碑侧立于左右,标记着历史的政记年鉴。刻痕有的早已模糊不清,我用手轻轻地触摸,触摸那段记录在册的辉煌,感到心中悚然一惊,它分明呈现在我的指间。
轻轻推开殿门,霍然伫立在眼前的是一尊文殊菩萨,端立中央,有一种温柔安详之美,坐骑青狮子也是温柔地蹲踞着。文殊菩萨是象征智慧的菩萨,通常右手持宝剑,表示要斩断烦恼;左手拿青莲,象征智德不受污染。我想,每个人都有烦恼,如果一个人用智慧来观察思考,内心深处的烦恼和身外所处的环境便会透彻明亮,会在一刹那之间,错误偏见尽除。具备了智慧,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如同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当曙光出现时,怀着感恩的清朗之心承接一切。
斑驳的墙壁上是代表辽代最高水平的单体佛像壁画,属于辽代的宫廷壁画,它是唐代壁画的延续,从线条及色泽,尤为显示出大唐遗风,瑰丽眩目。墙壁上沥粉帖金的壁画,人物表情生动,线条圆润流畅,富有节奏感,真实地记录下了诸佛高僧坐禅悟道的情景,充分体现了画师的独具慧心,使人们在膜拜的同时也静心体会到朴素的生活中有着高洁的境界。可能是由于时间久远,色彩变得有些模糊沉郁,使画面笼罩着强烈悲壮的气氛。
抬起头看着这气势雄宏的建筑,竟有片刻的旋晕。心因为有了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在瞬间无语哽咽,升腾起对寺院庄严的膜拜。这是一座三开间、方形、减柱造殿宇,代表着中国古建筑最高水平的斗拱结构,整齐而有节奏变化,使每个构件都能够自然和谐地相互呼应、联络,一个是力的分解,一个是力的支持,把上面的力,一层一层地减,最后这个力分散到大殿里两个柱子上面,构成了巧夺天工的斗拱,使这个大殿有种强大的气势。其主体木结构建筑历经千余年风吹雨打,至今纹丝不动,静默地注视着曾经的僧客往来。往日的兴盛已尘埃落尽,只剩下不尽的岁月饱含着沧桑阅尽人情事故,在这坐寺院里弥漫,延续着历史浓厚的陈因,随着岁月推移。
走出殿内,发现小径的四周有些断碑石柱散落在野草,灌木丛中,模糊的文字和图案中尽显蹉跎的沧桑岁月。我在寺院内盘桓许久,一时间,好像看到了台前阶下朝奉者在虔诚执着地跪拜;佛龛上永不间断的香烟缭绕,以及寺门外车水马龙人声喧嚣。他们不管是布衣的百姓,或是顶戴的官人,在这里洗却沿华,敛容肃穆,怀着虔诚的心祈福、祷告。
太多太多的历史值得人们去探索、去见证。历史太过漫长,在时光流逝中吞噬了一切,沉溺于现今社会中,无法回身一探其究。在这里,世界变得尤其渺小,眼中,只剩下所面临的这一切,激发出深远浩大的感叹。
拍击着历经千年而不锈蚀的大钟,“浑浑然有太古之韵”,绵长悠远,深深地渗入心中,可以想像,远方的战场如火如荼,而这里却是一个清静的道场,悠扬的钟声不断向远方传递着和平的心声。
-全文完-
▷ 进入玉扣心结的文集继续阅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