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烟雨人 ▷

艺术与生活xiyusanren

发表于-2009年06月30日 下午4:19评论-5条

艺术与生活

最近,我们全家被一部韩国电视剧吸引住了。

每天下午五点,晚上十点,准时打开电视机,锁定中央八套,全家人一起挤在沙发上,眼睛同时盯在荧屏上,时而一起大笑,时而一起拍手。下午会忘了做饭,晚上也不再有困倦,就这样津津有味地一口气看完两集连播。每当第二集播 完后,还总是恋恋不舍地,心里又盼着明天的此时快些到来。

这种心情,就像小孩子盼过年一样,是真正感到了“此间乐”,才能忘去一切烦忧,抛开一切纷扰,沉溺于一种快乐之中的。

想起来,全家人挤在一起,看一部电视剧的情形已经好多年没有了,这不仅在我家,恐怕所有的家庭都是这样吧。只有当年播出电视剧《渴望》时,才有过此等万人空巷的效应。

其实,日剧和韩剧就像中国的戏剧一样,节凑很慢,现代中国人多不喜欢这种慢节凑。我也是,过去一看到日韩方面的电视剧,肯定要换台的。谁愿意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无意义的冗长和罗嗦之中呢?但这一次却不一样了,一百五十八集的电视剧,全剧故事时间跨越不过十来年的时间。观众却一点没有感觉到冗长,一点没有感觉到罗嗦和滞缓,反而觉得戏(细)中有戏,回味无穷。

估计刚开始的时候,中央电视台的编辑们对这部电视剧也是不看好的,所以安排在晚间十点以后。播出一段时间之后,这块璞玉就被人们所识,在观众的要求下,又在下午五点多的海外剧场中重播,这样就造成了八套节目中的两个时段同时播出同一部电视剧的新景观。

电视走进人们的生活已经很多年了,特别是在今天,看电视已经成了中国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可以说,从编剧、导演到演员,为了能满足观众的这种要求,在不断地努力着,无论是形式方面,还是内容方面,都在不断地创新,紧跟世界潮流,紧抓当前热点,换着法儿,变着招儿,使尽一切解数来调观众的口味。但结果却不如意,投入巨资、煞费苦心、大动宣传的干弋推出来的电视剧,与观众一见面就像一块烧红了的铁块被扔进了冰水中,只发出“滋”地一声就归于平静了,事先所期待的不同凡响的效果一点也见不到。观众共同的感受是,频 道越来越多,可看的节目却是越来越少了。

中国的电视工作者们可以说已经是挖空心思了,也已经是黔驴技穷了。差不多能搬上荧屏的都已经搬上了:革命题材不行了,爱情题材;爱情题材不行了,都市题材;都市题材不行了,警匪题材;警匪题材不行了,历史题材;历史题材不行了,宫廷题材……

只要是现代的剧,人物一定是帅男婧女,身份一定是老板经理,出入一定是豪华宾馆,乘坐一定是宝马奔驰,说话一定是阴阳怪气,做事一定是翻云覆雨。好像不这样,就不够现代,就不够潮流。只可惜华丽的外表之下,主旨是千篇一律,人物是千人一面,剧情是漏洞百出。

只要是历史的剧,满荧屏都是皇帝、太监、宫女什么的,从秦始皇到清朝的末代皇帝,一一在荧屏上现眼。这还不够,正史挖尽了,挖野史,野史挖尽了,挖秘史,甚至连他们在私房中、在妓院中的丑行都拿出来演义给人看。更有一些敢于创新的,硬是把现代人的思想品行贴附在古人的僵尸上,硬是让古人来说现代人都不敢说的话,做现代人都不敢做的那些事。宫女皇妃们可以尽情地享受爱情,大臣可以与皇帝一起讨论爱情自由等等。这怎么不令观众作呕呢?

当然,这些年,也有像《大宅门》这样的精品电视剧诞生,可惜太少了。很长时间,我们只好习惯了一种不看电视剧的生活,怕吃苍蝇,怕受伤害。虽然有可能看到好的,但毕竟就像在垃圾堆中寻找被丢弃的金戒指一样,希望渺茫,且还要忍受污浊之气。

这部《看了又看》,很容易让人想想当年的《渴望》。这两部来自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反映不同时代生活,阐释不同生活道理的作品,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他们写的都是生活琐事、小是小非,而不是大是大非。或者是东家的狗抓了西家的耗子,西家的猫看见了,很不高兴;或者是张三想做一件什么事,结果妨碍了李四,李四一不高兴就把气撒到了王五的身上……大家都在为一日三餐奔忙,干的都是平平凡凡的小事,谋的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为吃烦恼,为喝高兴。没有为国捐躯的壮烈,没有改写历史的轰轰烈烈,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有的只是家常小事和邻里闲情。

他们写的都是小人小物,凡人凡性,而不是轰轰烈烈的大人物。他们一个个相貌平平,出入于平常巷陌之中,来往于滚滚红尘之中,有着和你我一样的平常的处事原则和做人的法则,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锅碗瓢盆相碰相撞,叮当有声。大家都不是古圣,所以说不出绝对的真理;也都不是先贤,当然说不清孰是孰非。圣贤能一眼看穿的简单的道理,剧中的凡人们当然没有一下悟透。爱一个人,说不出口,恨一个人,又离不开他,就这样在人世中沉浮,就这样在现实中矛盾,在生活中痛苦,在平凡中快乐,让观众也跟着喜,跟着怒,跟着哀,跟着乐。

只会看热闹的普通观众初识这些人物,总会产生一种亲切感,觉得他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你看那张三吧,他不就是我们认识的李某人吗?你再看李四,他不就是我的朋友王某人吗?他们的境遇怎么那么相似,他们处理事情的方式怎么完全一样呀!接触这些事情,总会让人觉得那么熟悉,好像就发生在我们的周围。家人之间,邻里之间,亲戚之间,朋友之间,发生的故事怎么竟然这么相似?电视里的人,生活中的人怎么竟然是一样的?内心里怎么不会产生共鸣呢?

稍稍懂一点艺术规律会看门道的观众,会发现这些平凡的小人物其实是各有各的性情的。他们或者做事的风格不同,或都说话的声气不同,或者待人的态度不同。总之,张三绝不同于李四,王五更不会和赵六混同。有的观众喜欢张三,有的观众同情李四,有的观众可能欣赏王五,有的观众也可能会佩服赵六,就像在生活中一样,你喜欢的人他可能不喜欢,你佩服的人,他可能不屑一顾,各得其所,各有所好。

这就是生活,这才是艺术。

生活与艺术原本就是河水与浪花的关系。

-全文完-

...更多精彩的内容,您可以
▷ 进入xiyusanren的文集继续阅读喔!
☆ 编辑点评 ☆
蓝调音画点评:

韩剧的制作成本不会太高,规模场面也并不大,但韩剧给我们带来是清新之风,生活的琐事亦可以被精彩演绎,演员表现不做作,真实自然,深得人心,从而打动人心。反观国内的电视,那些被吹捧上天的演员,出场费就是天文数字,真正演技如何?未见得值那个天价。再加上大制作,大导演,天南海北,国内国外,这一折腾,一部戏要花上多少的银子?很多的电视剧及电影太注重艺术,而丢失了生活的真实。看看片花制作的多精美,剧情却做到了平淡如水。之所以从艺之人不见长进,就是我们太宠他们,对他们期望值太高。我思考过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我们的兄弟姐妹父老乡亲都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了,因而才一挥千金弄个什么剧,精神食粮固然重要,可是弄出是精神垃圾,谁来负责。商业动作自会有人买单,可是这个单还不如去扶济贫困家庭来得更实际。朋友的文章值得思考。

文章评论共[5]个
文清-评论

感谢您带来的美文和对散文版面的支持,问候夏安!at:2009年06月30日 晚上7:52

鹊桥天使-评论

文笔流畅,情节细腻,欣赏了,问好朋友at:2009年07月01日 上午11:56

xiyusanren-回复谢谢朋友友光临,天气炎热,奉茶一杯,祝夏安。 at:2009年08月02日 晚上10:43

黄稻草-评论

精神食粮固然重要,可是弄出是精神垃圾,谁来负责at:2009年08月02日 晚上7:30

xiyusanren-回复呵呵,制定一个节能减排的公约吧。 at:2009年08月02日 晚上1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