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州二沙岛现在的广东省体育运动技术学院内,有一栋并不起眼的旧楼。透过发黄的墙体和岁月留下的斑驳痕迹,除了大致能想见这是民国时期的旧洋楼外,似乎不会再有更多的联想。实际上,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这座被其主人命名为“天风楼”的洋派建筑,曾经是岭南画派著名国画大师高奇峰的故居,也是近代岭南画史上风云际会的艺术圣地。
天风楼建于1927年,这是一幢高二层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小楼房,原来整幢房子都是架在水面上,楼北面有4米长小桥与岸相通,门旁嵌有“天风楼”石匾。由于门窗南北空气对流,江风阵阵穿堂入屋,即使在盛夏也令人倍觉清爽,像是天上来风,加上他所开设的画室也以“天风楼”来命名,故以“天风楼”来命名其寓所。小楼平面呈长方形,重檐四角攒尖顶, 绿琉璃瓦顶。首层上出腰檐, 木楼板上铺花阶砖,四壁木板墙裙。下层以砖墙及彩色玻璃屏门间隔,东南为卧室,西南为客厅及内阳台, 二层宽和深都是6米许,四面开窗户,是专门用于作画的画室。现楼尚保存完好。
高奇峰(1889~1933),广东省番禺县圆岗乡人,少年时代在其兄高剑父指导下学习国画,光绪三十三年(1907)东渡日本,师从日本著名画家田中赖章,在日本期间参加中国同盟会,次年回国,投身革命运动,主持《真相画报》,提倡美术教育,广泛与世人结交,研习绘画艺术。他所画的飞禽走兽,设色渲染,清丽逼真,气势雄伟,以其技法在用笔、用墨上更加苍润淋漓,气势蓬勃,奔放有趣。他又发明了水排笔的使用,其书法也体现出郑板桥与唐人的风韵。
1925年受聘于岭南大学为荣誉教授,要求学生“努力于缮性利群的绘事,阐明时代的新精神”。在广州府学西街开美术馆,开设“天风楼画室”。
1929年,岭南画派的创始人之一高奇峰因患肺病,迁入广州二沙岛梁培基开设之“颐养院”疗养,由德国医生柯道(h.f.otto)主治,并遵医嘱以政府购画款在岛上自建一楼作养病之用。翌年,高氏肺病稍愈,遂搬入新楼,颜其额曰“天风楼”。此楼与岛上梁培基和陈可钰的住宅比邻,号称“三家村”。高奇峰在此除与弟子谈艺作画、雅集外,极少与外界应酬,这里成为他一生的最后栖息地。他在天风楼收徒授画,师从者达数千人,其中较有成就者有周一峰、张坤仪、叶少秉、何漆园、容漱石、黄少强、赵少昂,时称“天风七子”。高奇峰与七个著名的弟子等一起在天风楼共同度过了4年亦师亦友的黄金时光,他们在一起谈艺、作画、雅集,成就了高奇峰最后的艺术光辉,同时也使高氏七个弟子与“天风”一词结下不解之缘。“天风七子”因而成为高奇峰传派的代名词。
1933年高奇峰应邀出外主持中国画展览的开幕典礼,途经上海时病发不治。他在逝世前,留下遗言,“把天风楼及池塘献出,设奇峰画院用宏教育”,并将生平作品分赠世界各国各省艺术馆暨图书馆。现天风楼已经与陆地连成一片,楼仍保存完好。
1945年深秋诗人郑春霆到广州二沙头,寻迹高奇峰“天风楼”故居。其时,高奇峰已弃世12年,中经八年抗战,只见“一角危楼,烟波寂寞,花树凋零,无人踪迹。” ,“低回久之”,“不胜琴在人亡之慨”。郑春霆《岭南近代画人传》有诗云:
天风余韵未全无,犹有楼撑夕照孤。
劫后危栏侵碧藓,望中荒渚入青芜。
槐柯往事真如梦,军府当年已厌趋。
搔首河山今昔感,纷纷烟雨为谁图。
如今天风楼虽已承载着岁月沧桑的斑驳痕迹掩映在婆娑大树的绿影里,楼前那个水塘还在,背后几米便是珠江。在这基本与世隔绝的地方,清净的楼宇还在行使着它的历史使命,弘扬着岭南画派不朽的画风。
-全文完-
▷ 进入净莲飘香的文集继续阅读喔!